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跨文化背景下的北欧文学研究
作者:
孙建 主编
定价:
35 元
页数:
239页
ISBN:
978-7-309-12605-1/I.1018
字数:
28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7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跨文化背景下的北欧文学研究》是复旦大学985重点项目,于2011年立项,由北欧文学研究所负责实施,旨在从跨文化的角度审视北欧经典作家,尤其是现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北欧文学进行新的诠释和建构。
       众所周知,北欧文学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现代文学方面,无论是诗歌、戏剧或是小说,北欧的作家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开拓了一个个新的领域,将西方文学导入了现代的空间,实现了文学形式和内容的革命性突破,建构了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跨文化研究是当今人文学科中的重要课题,它的兴盛是和全球化的发展相呼应的。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无疑为多角度阐释和重构文本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这种从文学批评传统的方式向跨文化研究的转向,促成了不同视域的融合和不同视域之间的互动。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探寻一种新的方法,探索文学作品在具体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下文本和话语的交互,并由此激发文本的活力,从中获取新的意义。
       本书共分7章,分别为: 第一章跨文化的北欧文学研究——北欧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研究(孙建);第二章北欧古代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视角:第一节北欧古代文学的成就、价值与影响(刘建军),第二节结构主义神话学视角下的北欧神话与中国神话的比较研究(陈靓);第三章针砭时弊的北欧犯罪小说(段枫);第四章北欧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意识与样式(王爱萍);第五章北欧文学中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互文呈现(叶如兰);第六章北欧文学史上的明珠: 多视角下的安徒生研究:第一节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性别意识塑形探讨(卢丽安),第二节安徒生研究中的现实主义魔咒(李红叶)。第七章北欧文学作品电影改编及戏剧研究,第一节从《玩偶之家》和《朱丽小姐》的电影改编看北欧文学经典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接受(朱建新),第二节斯特林堡: 一个扰人灵魂的戏剧家——从《朱丽小姐》谈起(刘明厚)。
       在第一章中,笔者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北欧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全面地审视了北欧文学研究在中国发轫、发展、兴盛的整个过程,比较详细地对北欧文学的译介、传播、研究进行了梳理,除了突出介绍经典作家及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以外,还展示了许多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和创作风格,集中探讨了北欧文学研究的动态、方向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在跨文化视域下的研究趋势。笔者认为在跨文化的语境下,中国的北欧文学研究学者可以在同一个层面,就同一个主题和研究课题和国外的同行展开交流和平等的对话。这对于解构西方的话语霸权,破除文化偏见,摒除“拿来主义”的习惯,开展无障碍的、健康的学术交流很有意义。
       第二章主要从跨文化视角论述北欧古代文学研究。在第一节中,笔者以北欧古代文学的成就、价值与影响为题,探讨了北欧文学的独特性及其对欧洲的影响,认为公元11世纪前,作为欧洲一个独立板块的北欧文化,仍然处在原始社会文化发展的末期和文明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其文学样式和表现内容、独特的寒冷地域生活体验、神祇的特殊风貌、不断探险拓殖的英雄特征以及对生活技艺的多方面阐释,都是其他民族早期文学中不多见的。而北欧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这些文化因素,经过维京时代二百多年的对外抢掠和拓殖活动,在政治、人生态度和文学领域等方面影响了后来欧洲文化和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则是在结构主义神话学视角下对北欧神话与中国神话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挖掘了神话内在的语言符号逻辑及其运行特点,强调不同文化赋予其文化语境下的语言符号以相应的象征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以及不同的文化交融中,这些符号也呈现出动态、多元的阐释意义生成,并在动态的意义建构和阐释中传递着集体无意识。不同的民族因文化语境、地理条件、道德理念及自然观等等的差异,神话叙述的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在集体无意识的深层结构中,不难发现许多的共同之处。因此,这些符号不仅作为历史文本记载了文化实践,更重要的是展示了相应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笔者认为,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剖析神话,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神话的宏观结构和不同神话背后展示出来的人类语言及思维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多元意义的探寻,反溯特定文化的时间和空间模式和世界观,将会形成一个活跃的历史与文本的互动探求机制。
       近来北欧的犯罪小说很受人欢迎,由这些犯罪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也很有人气。犯罪小说在北欧的流行,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文学现象。本书第三章以“针砭时弊的北欧犯罪小说——文类传统和历史发展”为题,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 为什么在这块曾经产生过北欧神话和冰岛萨迦的土地上,犯罪小说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异军突起,成为本地区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文学体裁?这种文学体裁的文类传统是什么?北欧犯罪小说为什么能够在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吸引评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目光?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北欧犯罪小说的文学特性、社会关怀及其目前发展的基本趋势?根据北欧社会及文化的特点,笔者的答案是: 也许正是因为北欧社会的相对单一性,社会结构上的瑕疵和不足才更容易引起民众和小说家的重视,也许正是因为福利社会所树立的“人民之家”理想,北欧犯罪小说家才对自己国家应该具有的民主和开明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利用犯罪小说这种流行了一百多年的文学体裁,借助缜密的情节设计、饱满真实的人物形象,他们试图面向更为广大的读者群,也尝试借助小说叙事所提供的虚构空间,探索处于社会大环境下的个人生活和心灵,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种种社会暗流作出自己的回应。他们的努力与尝试已经展示了犯罪小说娱乐性之外的社会价值和发展潜力,也确立了北欧犯罪文学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大旗。
       在以北欧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意识与式样为题的第四章里,笔者主要研究了现当代北欧女性作家作品中典型的女性主义意识——性别差异、社会身份、政治诉求、女性话语和权力关系,进一步梳理了北欧现代女性主义群体创作深层的政经社会基因和现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渗透影响,从而来解读现代北欧女性作家女性主义意识与文学创作样式之间的机理关系,并凸显它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建构意义。在文中笔者在运用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研究方法后,提出了后续的相关研究: (1)个案研究。通过对30位北欧女作家主要作品的介绍和点评,我们不仅可以展示这些作品中丰富多样的女性主义主题切入、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哲理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示北欧乃至西方社会发展在不同女性主义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历史特性和国别特性。(2)影响研究。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北欧女性主义作家创作的影响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北欧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要素的共性及其共同关注点: 身份诉求、性别身份、话语权力、身体写作、权力关系等,并进一步梳理北欧女性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和现代超越。(3)对比研究。本章虽然以北欧女性主义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几大女性主义要素为框架,但是也提及北欧现代女性主义发展不同时期及其文学意识和样式的变化,从而涉及女性主义作品思想和文本的不同层面: 从集体性别到个人心理、从社会政治到文化意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复杂等。笔者建议研究现代北欧女性作家女性主义意识与文学创作样式之间的机理关系,重在凸显这个群体独特而又典型的政治信仰、思想观念、审美特征和文化建构意义,并且此意义已经超越女性这个性别之外。
       北欧的许多文学大师本身又是艺术家。易卜生的绘画和安徒生的剪纸都闻名于世。因此,艺术和文学的交融在北欧国家非常普遍。第五章“北欧文学中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互文呈现”里,笔者对画家蒙克和戏剧家易卜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通之处;对安徒生剪纸和拼贴画的分析,笔者揭开了这位童话家心灵的又一扇窗户。笔者得出的结论是: 当有了与视觉艺术的互动,文学也就具有了超语言学所阐释的交往性和对话性,是作家、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交往和对话,这种相互关联使作品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蒙克的绘画与易卜生戏剧作品的互文强化了两者作品的精神诉求,安徒生的剪纸与童话的交汇调动了读者的想象来完成对其作品的多维度阐释和重构。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互文使思想逾越了语言的文化与地域局限性,在对话中呈现开放性和多元性。
       第六章“北欧文学史上的明珠: 多视角下的安徒生研究”中有两节。在第一节中,笔者浅探儿童文学、童话范畴与性别意识的关系: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与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的代表作《长袜子皮皮》进行对比,从儿童研究与性别研究的视野来一窥西方文化自现代以来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变迁,并从而延展至讨论18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中,情感结构的变化对儿童个体认知与儿童教育的影响。在序言中笔者首先框定全文边限与议题;在第二部分将先由西方儿童研究学着手,论述“儿童”的发现史、西方智识论中关于儿童教育的起源,并从性别史中挖掘儿童的存在。在第三部分则分析安徒生代表作品及其时代的性别意识,尤其深入讨论其童话故事中讳莫如深的、怪异的情感表达。第四部分以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为文本依托,绘述20世纪上半叶所形成的新的女性性别意识。在结尾处,笔者讨论了我国安徒生研究深陷儿童文学研究范畴的困境,引导出儿童文学与性别研究的微妙辩证关系作为结语。
       在题为“安徒生研究的‘现实主义’魔咒”的第二节中,笔者以批判性的思维,深入探讨了中国安徒生研究所遇到的问题和瓶颈,指出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意义生成受制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将安徒生童话“现实主义”化是其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文化基础。然而,只有摆脱这一相沿长久的认知模式,摆脱安徒生在中国的“现实主义”魔咒,安徒生研究才可能寻找到新的突破口。笔者强调我们只有“跃出”历史限定的视阈,摆脱因袭的认知模式重新面对经典,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方式、贴近原貌的思想意蕴方能充分显示出它在当代文化构成中的意义。当我们从“现实主义”的思维套路中超拔出来,“意义”的生成立即变得有无数的可能性。安徒生童话所表现出来的对纯真事物的推崇,对诗性品质与幻想的守卫,对自然的亲近,对儿童精神的张扬,对生命与灵魂的追问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深沉的宗教情操,它的寓深刻于单纯的表现世界、表现自我的方式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我们以审美的方式进行更深广的探究,从而使安徒生童话成为当代人精神世界里更丰富的存在。
       北欧文学中的许多经典作品常常被改编成电影,这种实践有力地传播了这些作品的影响,而其传播方式有其独特性。在第七章中,第一节论述了北欧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特点,以《玩偶之家》和《朱丽小姐》的电影改编为例来分析北欧文学经典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以笔者看来,电影改编对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节以外国电影工作者对易卜生剧作《玩偶之家》和《朱丽小姐》的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从一个侧面剖析大众媒体对北欧文学在世界范围传播和接受的影响。笔者最后的结论是: 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外国电影人改编《玩偶之家》和《朱丽小姐》的历史,重温娜拉和朱丽这两个舞台形象在银幕上的再现和演变,了解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经典戏剧的理解和阐释,探讨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氛围等对作品接受的影响,足以让我们认识到电影改编对北欧文学经典传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外国观众通过欣赏电影改编,开始接触并熟悉北欧文学,继而认识到北欧文学的丰富性、审美性和认识价值。同时,北欧文学也能借此走向世界,对世界各地的读者产生应有的影响。
       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对西方现代戏剧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朱丽小姐》是西方现代戏剧的经典,久演不衰,并被改编成电影,影响很大。第二节以“斯特林堡: 一个扰人灵魂的戏剧家”为题,从精神危机和两性冲突的角度,对该剧进行了新的解读,指出斯特林堡不如意的人生经历和三次失败的婚姻,使他的戏剧总是与人的精神危机紧紧相连,在压抑、沉闷的戏剧气氛里,给人一种特有的、苦涩的力量。那位在仲夏节之夜走向死亡的贵族小姐朱丽的痛苦与绝望,代表了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的衰落和一个新兴的阶层的崛起,斯特林堡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深藏在人的心灵深处丑恶自私的欲念,表现了灵魂中的隐痛与隐私。他把戏剧重心从外部行动移到内心斗争上,这是《朱丽小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斯特林堡是资本主义“死亡世界”的揭露者,也是拓宽艺术表现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人欲横流、尔虞我诈的冷酷世界,他那颗无法安息的灵魂,扰得我们也不得安宁。
       综上所述,本书是作者们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结晶,代表了我国在北欧文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也开辟了北欧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令人可喜的是,作者们在文章中都展示了问题意识,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破除了许多旧框框和习惯性思维。我衷心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让北欧文学研究的学者和爱好北欧文学的读者分享我们的成果并进一步推动北欧文学的研究。
      
       编者
       2016年9月于上海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的北欧文学研究
       ——北欧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研究
       第一节 北欧文学研究的发轫期(1949—1989)
       第二节 北欧文学研究的发展期(1990—1999)
       第三节 北欧文学研究的兴盛与成熟(2000—2009)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北欧古代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视角
       第一节 北欧古代文学的成就、价值与影响
       第二节 结构主义神话学视角下的中国神话与北欧神话比较研究
      
       第三章 针砭时弊的北欧犯罪小说
       ——文类传统和历史发展
       第一节 犯罪小说:历史溯源和文类传统
       第二节 北欧警察程序:舍瓦尔和瓦勒所确立的传统
       第三节 北欧式的焦虑:亨宁·曼凯尔的贡献
       第四节 世纪末的挑战与转型:斯蒂格·拉尔森的启示
       第五节 结语: 北欧犯罪小说和现实世界
       第四章 北欧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意识与样式
       第一节 北欧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政治经济社会基因
       第二节 北欧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历时影响
       第三节 北欧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意识与样式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互文呈现
       ——北欧艺术家与作家的精神交响
       第一节 戏剧与绘画的共鸣:蒙克与易卜生灵魂深处的呼嚎
       第二节 艺术与文学的互文:安徒生的剪纸艺术与他的童话世界
      
       第六章 北欧文学史上的明珠:多视角下的安徒生研究
       第一节 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性别意识塑形探讨
       第二节 安徒生研究的“现实主义”魔咒
      
       第七章 北欧文学作品电影改编及戏剧研究
       第一节 从《玩偶之家》和《朱丽小姐》的电影改编看北欧文学经典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接受
       第二节 斯特林堡:一个扰人灵魂的戏剧家
       ——从《朱丽小姐》谈起
      
       附录 1949年至2009年中国关于北欧文学研究发表的论文目录汇编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