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古典小说序跋语篇之互文性研究
作者:
陈昕炜 著
定价:
32 元
页数:
271页
ISBN:
978-7-309-13719-4/I.1107
字数:
22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从现代语言学的视角重新解读和发现中国古典小说序跋的存在价值。从语篇互文性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小说序跋的语篇间性,挖掘序跋语篇具有的指定性和自由性篇际关系,并且从篇际关系出发解读序跋语篇的文体特征与四种功能类型,归结出序跋语篇是一个具有边界互文性、承载多元互文空间的场域。本书的指导思想可归纳为“在系统关系中认识个体”和“从个体间的关系去认识系统”。既基于中西方学说系统构建了“互文语篇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方法论的参考,又结合大量丰富翔实的序跋语料多角度分析作者的写作布局,向对中国古典小说和序跋文体感兴趣的读者开启理解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陈昕炜,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曾赴台湾访学。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复旦大学奖学金等,并获“复旦大学重点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方法论启迪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指定性篇际互文
       (二)自由性篇际互文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传统学科视角研究序跋
       (二)现代语言学视角研究序跋
       (三)互文理论与不同学科的结合应用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方法:互文语篇理论
       (二)研究价值
       第五节 语料选取
      
       第二章 序跋体裁及功能类型
       第一节 序跋定义、源流发展和分类
       (一)序跋定义
       (二)序跋的源流发展
       (三)序跋的类型
       第二节 序跋的内容配置与功能类型
       (一)序跋的内容配置
       (二)序跋的功能类型
      
       第三章 互文语篇理论的构建基础及特点
       第一节 互文性、语篇互文性与互文语篇理论
       (一)互文性现象与互文性理论
       (二)互文语篇理论是语篇语言学和互文性理论的结合
       (三)互文语篇理论的特征
       第二节 西方学说对互文语篇理论的贡献
       (一)理论的启蒙:巴赫金的“对话关系”
       (二)理论的提出:克里斯蒂娃的“文本观”与“主体观”
       (三)理论的发展:罗兰·巴特的“可读文本、可写文本”
       (四)理论的上升:布鲁姆的“误读修正”
       (五)理论的深化:热拉尔·热奈特的“跨文本性”
       第三节 中国学说对互文语篇理论的贡献
       (一)系统关系观
       (二)情境观
      
       第四章 互文语篇理论的核心思想
       第一节 “互”的相关问题
       (一)主体:双主体或多主体
       (二)方向:同向性或逆向性
       (三)语境:语篇生成或语篇理解
       第二节 “文”的相关问题
       (一)文本结构单位分类
       (二)互文本的识别方式
       (三)互文本的嵌入方式
       (四)互文本的表现形式
       (五)互文本的语篇来源
      
       第五章 序跋互文层级体系中的关系类型
       第一节 序跋语篇在副文本体系中的定位
       (一)书籍的副文本体系
       (二)副文本体系的层级构建
       (三)序跋在副文本体系中的层级地位与特征
       第二节 序跋语篇的篇际互文类型
       (一)指定性篇际互文
       (二)自由性篇际互文关系
       (三)混合型:指定性篇际互文+自由性篇际互文
      
       第六章 互文模式实现的路径
       第一节 序跋语篇体系中互文模式的应用
       (一)纵向:嵌套式层级
       (二)横向:多轨式并列
       (三)组合递归式
       第二节 互文路径
       (一)生成性互文:实现主副文本关系
       (二)理解性互文:实现主副文本关系
       (三)拓扑视野下不同体裁的互文路径
       第三节 互文空间:互文实现的场域
       (一)互文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互文空间假设
      
       第七章 序跋语篇互文标记类型
       第一节 互文标记与互文本标记的区别
       第二节 指定性篇际互文标记
       (一)受空间位置影响的互文标记分类
       (二)受语义关系影响的互文标记分类
       第三节 自由性篇际互文标记
       (一)半景式互文标记
       (二)全景式互文标记:比较词
      
       第八章 序跋篇际互文的分布特征
       第一节 语篇边界互文性
       (一)语篇边界
       (二)边界互文性
       (三)边界互文性的类型
       第二节 语篇界域类型与区域功能
       (一)边界界域一:语篇标题
       (二)边界界域二:标识小句
       (三)篇内界域一:语篇开头
       (四)篇内界域二:语篇结尾
       第三节 指定性篇际互文的实现机制与边界分布
       (一)标题:空位或称名
       (二)标识小句:动词配价
       (三)语篇开头:现场性空间指示词
       (四)语篇结尾:空间位置、复指称名等
       第四节 自由性篇际互文的实现机制与边界分布
       (一)语篇开头:用典、引语
       (二)语篇结尾:直接引语、用典
       小结
      
       第九章 语篇元功能构建与互文性应用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传递与抗衡
       (一)意识形态同向传递构建互文
       (二)意识形态逆向抗衡构建互文
       第二节 共向互文性模式与话语作用力
       (一)否定互文性
       (二)相对互文性
       第三节 实现人际功能的互文元素
       (一)互文心理距离形成话语基调
       (二)互文主体身份支配人际关系网络
       (三)互文方式体现交际意图
       第四节 互文性运用:序跋写作与阅读
       (一)互文性在序跋写作中的应用
       (二)互文性在序跋阅读中的应用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