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文话流变研究
作者:
慈波 著
定价:
88 元
页数:
396页
ISBN:
978-7-309-14890-9/I.1213
字数:
367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首部通代探研文话的学术著作,从文话形制、文化场域与文章思想角度,动态把握文章学发展脉络。著作以历时流变的轨迹与理论价值的寻绎为并行线索,对以文话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章学理论进行整体论述。全书自科举文化、文章派别与文化新变三个维度,勾勒出文话发展演进、繁荣兴盛与融会总结期的时段样貌。研治中注重个案细部考察,更突出长时段视野下的大判断,并尝试构建文话的批评话语系统。
      

作者简介


       慈波,1979年生,安徽安庆人,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王水照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章学、宋元文学与文献研究。著有《黄溍评传》(2015)、《陈绎曾集辑校》(2017),整理《爱日吟庐书画丛录》(2012)、《屈辞精义》(2017)等。
      

书摘


       目录
      
       绪论
      
       上编 科举文化与文章学的成立
      
       第一章 宋代:中国文章学的成立
       一 文话与文章学的成立
       二 宋代文话与科举文化
      
       第二章 文话著作体制的初步形成
       一 随笔杂记类
       二 理论著作类
       三 资料汇编类
       四 选集评点类
      
       第三章 套类、选本与论诀:南宋举场论学的三个维度
       一 论学套类与举子素养
       二 选本专门化:古今奥论、时贤典范与举场程文
       三 论诀:从关键到绳尺
      
       第四章 《论学绳尺》版本问题再探
       一 静嘉堂藏“元刊本”辨正
       二 今存三种明刻本的渊源
       三 四库本的底本、分格与篇目诸问题
       四 旧本的刊刻时间
       小结
      
       第五章 陈绎曾与元代文章学
       一 声名湮灭的文章学家
       二 建构体系的努力:从《文说》到《文筌》
       三 元代文化影响下的文章批评
      
       中编 文章流派与文话繁荣
      
       第一章 文章流派与文话繁荣
       一 明清文坛的派别色彩
       二 派别影响下的文章批评
      
       第二章 门径与宗派:明清文章学古论的分合
       一 文必秦汉:截断众流的断代学古论
       二 作为学古途径的唐宋
       三 桐城文章:宗主与兼容
      
       第三章 心学与六朝:派别之外的王文禄
       一 关于王文禄
       二 文统与文脉
       三 明文统系中的六朝
      
       第四章 义理之外:桐城文派的文法论
       一 方苞的古文“雅洁”说
       二 刘大櫆的古文音节说
      
       第五章 不喜桐城:经世明法的包世臣
       一 文章经世与门面言道
       二 明文法与去依傍
       三 从独见到汇入:包世臣的意义
      
       下编 文化场域与文话新变
      
       第一章 时代新局与文话新变
       一 文话发展脉络当中的晚清民初
       二 文话新变:因与革的张力
      
       第二章 内外交困中的科举与文话举业色彩的淡化
       一 时势转移与科举革废
       二 文话举业色彩的淡化
      
       第三章 语言的权力:文白之争与文章学困境
       一 救亡与启蒙:文白之争的文化语境
       二 文白之争的文学转向
       三 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错位:缺乏交集的论辩
      
       第四章 应激与自省:文话发展的新路向
       一 中西学争:国学沦亡的焦虑
       二 因应西学:从比附到深入
       三 重归经世传统
       四 传统内部的整合
      
       第五章 学堂讲授与文话书写
       一 从经学传统到文学话语
       二 学堂章 程与文话书写
       三 学堂讲授与技法重提
      
       第六章 桐城传统:接续与超越
       一 从《涵芬楼古今文钞》到《涵芬楼文谈》
       二 误读与重释:作为古文家的林纾
       三 《文学研究法》:桐城派文章理论的总结
      
       第七章 编撰体式:沿守与突破
       一 出版时代的文章评点:张相《古今文综评文》
       二 辑述与融贯:作为资料汇编的《古文辞通义》
      
       第八章 传统与现代之间
       一 刘师培的变与不变:从骈文正宗说到文学史研究
       二 西学比照下的传统:刘咸炘与《文学述林》
      
       结语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