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国际SCI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作者:
蔡基刚 著
定价:
42 元
页数:
216页
ISBN:
978-7-309-15116-9/G.2127
字数:
42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目的:
       国际科学界有一句名言:“一项科学实验,直到其成果发表并被理解才算完成。”近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多的理工医农科教师和大学生走进了实验室,但如果他们的实验结果或科研成果未在期刊上发表出来,未用恰当的语言让同行理解,那么这项实验或科研即便结项或写成了学位论文,都不算最后完成,他们做的工作严格来说等于白做。这就是本书对于Publish or Perish的新诠释。
      
       特色:
       同一主题的“国际SCI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图书,科学家与外语教师的写法有所不同。前者往往通过模仿和实践总结期刊论文的写作经验,但似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书则通过基于功能语言学的体裁分析理论,把论文的每个部分分解为语步语阶(篇章功能)和与之对应的词语、语法和修辞等语言特征,通过分析如何操纵动词时态、句法结构、语法隐喻、引用方法、委婉语、自我提及等元话语资源,使得同一内容的表述更准确简洁,同一发现的报告更有说服力,同一结论的解释更有新意,从而使论文获得更高的引用率而不仅仅是得到发表。更重要的是,本书设计了近百张表格,用显性的语言教学法表示以上内容,帮助学习者在几十个学时里理解性掌握而不是经过数年的模仿后习得。
      
       意义:
       世界上95%的SCI期刊语言是英语。用英语撰写专业期刊论文是专业素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其重要性不亚于专业知识或实验方法。大到数据报告和解释,小到句法和词汇选择,都可能决定论文写作成功与否,在学科领域内能否产生影响。没有解决问题的导向和为发表而写作的意识,是不可能讲好故事的。科研人员必须在高校里就学会用英语在国际专业期刊上讲好故事的本领。
      

作者简介

书摘


       前言
      
       坚持对大学生提出发表期刊论文的训练要求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柳叶刀》(The Lancet)、《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生物预印本平台(bioRxiv)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平台,在2020年1月9日到2020年2月3日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刊出了新型冠状病毒主题文章共68篇(其中正式论文45篇),作者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和印度等国家,论文内容有的涉及病毒传播模型构建、预测疫情走向,有的描述临床表现、提出发现指标,也有的提出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作者们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第一时间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分享了应对这次国际公共卫生危机的成果。
       现如今,世界上95%的科研论文是用英语发表的,培养大学生——未来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用英语阅读并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的能力,已成为中国高校迫切和普遍的需求。
       英语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莘莘学子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通过某种英语考试,达到某个英语能力等级,也不仅仅是为了能够阅读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而是能用英语有效地开展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对希望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理工医科大学生而言,学习阅读和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根本目标。不向我们的大学生提出这个要求,就等于宣告他们十几年的英语是白学的,就等于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的悲剧还会继续上演,即无法自己撰写英语论文,而不得不求助于论文代写公司。
       我们赞成取消把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论文发表与学位挂钩的规定,但是我们绝不能取消对大学生进行期刊论文写作训练的要求。学位论文不能代替期刊论文,以发表为目的的期刊论文写作训练和以获得学位为目的的学位论文写作训练完全不同。
       第一,问题导向。学位论文主要是展示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所学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了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以便导师和学校判断该学生是否达到所申请学位的相应要求。而期刊论文是为了解决问题,旨在通过介绍自己的一项研究成果或研究思想来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必须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一篇自娱自乐、无病呻吟、不旨在解决问题的论文是不可能被录用的。
       第二,读者对象。学位论文的读者主要是学生自己的导师和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们。而期刊论文的读者对象要宽泛很多,它面向某一学科专业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期刊论文的第一读者是期刊编辑和同行匿名审稿人。即使他们认为论文质量没有问题,受版面制约,他们还要让该论文与其他相同主题、同样质量的稿件竞争。因此,期刊论文的发表率远远低于学位论文的通过率。
       第三,学术体裁。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同的体裁。同样的主题和内容,如何在期刊论文很小的篇幅里把一篇学位论文的内容表达出来,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是做不到的。比如,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或理论框架介绍面面俱到,以展现作者对相关文献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但期刊论文引言部分不长,往往只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文献梳理,其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不足或可以改进的地方。
       可见,没有明确的读者对象,没有问题导向意识,没有期刊论文规范,简言之,没有发表意识,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期刊论文的。写期刊论文不只是把从实验室或用其他方法获得的数据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独特的视角,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段把这些数据背后的发现表达出来,并用准确简明的方式在学科共同体甚至社会上分享你的发现。因此,关键就在于有针对性的训练。大学生必须学会以发表为目的讲故事的本领,语篇布局、修辞手段、句法结构甚至词汇选择等都可能决定故事是否讲得成功,文章能否在学科领域内产生影响。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科学家,都必须学会如何在国际专业期刊上讲出并讲好故事。这种期刊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专业能力。国际科学界有一句名言:“一项科学实验,直到其成果发表并被理解才算完成。”科学家法拉第(Faraday,1996)是这样说的:“去做实验,去完成,去发表。”也就是说你的实验或科研即便结束了,其结果若不用论文形式在期刊上发表出来,不用恰当的语言让同行理解,那么这项实验和科研就还没完成。要么出版,要么出局(Publish or Perish),不把你的文章发表出来,不能讲好你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你作为大学生从事研究的失败。因此,越来越多从大学毕业的科研人员,深感期刊论文的英语写作是他们专业素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必须在高校里得到专门训练。不对从事科研的大学生进行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更不用说未来的合格科研人员。不对大学生进行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训练,是高校英语教育的失败。这就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一、使用对象
       本书适用于高校理工医农等自然科学类专业的本科生,尤其是硕博研究生,以及这些专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此外,本书还适用于社会科学甚至人文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和教师,这是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趋同性。
      
       二、选材原则
       科学引文索引(SCI)共收录9 000多种科技期刊,覆盖了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林、工程技术等176个学科。本著作选取的60篇论文均来自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国际专业期刊,话题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如医学卫生、材料化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环境等,同时这些论文的专业度不深,是这些学科的本科生甚至他们的英语教师基本都能看懂的材料。
      
       三、编写理念
       本书主要采用的理论框架是语类分析(genre analysis)、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元话语(metadiscourse)和脚手架(scaffolding)等,并按理工医农等科期刊论文的共性即IMRD (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安排内容,分析语步语阶,以及辨认和分析与其对应的句法、时态和元话语手段等语言特征。本书共10个单元,除最后一个单元是论文举例,其他9个单元分别讨论如何快速汲取科技论文的主要信息,如何撰写引言部分和文献回顾,如何收集数据和设计方法,如何通过文字和图表有效呈现结果,如何通过解释发现和对比类似研究来突出研究价值,如何撰写论文摘要、标题和参考文献,以及如何投稿、发表等。
      
       四、教学使用
       本书也可作为教材使用,因此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大量表格任务(附录1)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笔者建议,如果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可参考笔者的文章(蔡基刚,2019)。附录2为课程大纲,附录3为课程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涉及以下4个方面。
       1. 根据自然班(即各学科学生混合班)特点,建议把选修学生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分组,如分成“医学”“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物理”“电子工程”6个组别,如不足两人,则按照专业最接近原则建组。
       2.要求组里每个学生从自己专业的SCI来源期刊中,挑选2—3篇影响因子较高的论文作为个人的辅助教材。选择的标准是:确定是实证研究性文章;作者最好是英语本族语者;内容与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兴趣相关;长度以4 000—8 000词为宜。
       3. 教师课上分析教材范文的语步(move)和语言。学生课后对自己下载的期刊论文进行语步和语言特征的辨读。任务包括:确认论文结构是IMRD、IRDM还是IM(RD)C;辨认以上部分(section)中的每个语步和具体语阶(step);分析某一语步或语阶缺位的原因;研究表达这些语步语阶的语言特征,即作者用什么词汇、句子结构、时态等来表达某个语步功能;比较自己下载的2—3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差异;再与本组其他成员下载的文章进行对比,找出同一学科不同期刊论文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传统、它们的共性和差异;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交流。
       4. 课程评估。完成基于个人所下载的2—3篇期刊论文的十几个分析表格填写;下载自己专业内某一期刊的投稿指南(submission guidelines);根据完成的十几个表格和投稿指南写出2 000— 3 000词的论文分析报告(可以使用汉语);要求每个学生模仿自己专业的期刊论文,写出一篇2 000词以上实证性期刊小论文(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不作这个要求)。
      
       本书完稿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因而选择了相关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作为分析材料,以纪念这一特殊时期,向参与一线工作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致敬。
       复旦大学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已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4次“国际期刊科技论文读写与发表”课程,全国有累计近250位外语教师和其他专业的教师旁听了课程,主讲教师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等地的高校。本书吸收了这些教师的教学理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出版之际谨向他们表示感谢,并向提供资料的蔡竹君、刘佳佳、查苡莉、赵兴刚和蔡虹等表示感谢。
      
       蔡基刚
       2020年2月11日
       完稿于复旦文科楼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