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书评与书摘 -书评中心 
             

书评详情                

在解构与建构之间拉开帷幕——读《语言的铁幕》有感
乔莹莹

       《语言的铁幕》摆脱了美国东方主义的惯有视角,还原华裔历史和形象的应有面貌,通过引入中国文化的解读视阈,在具体研究和研究立场两个层面对华裔研究界提出建构“新的中国话语”的重要性,历史,文化,文学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清醒的研究视角,使作者既没有否定某种文化时对后路的顾虑,也没有面对新的研究范式时的紧张,而是从容不迫地剥开美国东方主义的伪装,满怀自信地阐释中国文化的解读。
      
       对美国东方主义的解构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的发展,从东方主义出发,但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材料梳理和历史的关照。即便是对美国东方主义的认识上,作者与一般被认为是美国后殖民主义的学者也存在立场的区别,这种区别来自于解构主流话语霸权时学者自身的背景和关照的对象的区别,现有的很多以东方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停留在东方主义对“他者”言说的表面,没有从深层的社会,文化体制的形成进行研究,故流于语言的游戏和非此即彼的二元模式的对比;《语言的铁幕》从美国的东方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现实矛盾和作为一种规约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进行研究,是一种彻底摆脱了东方主义话语束缚的解构。
       得益于这种立场的清晰,作者的解构性研究不是二元对立的,非次即彼的结论性研究,而是建立在否定绝对化,呈现多种可能性的出发点进行的探索。华人形象的多种可能性与美国东方主义支配下的媒体宣传中单一的,负面的形象;移民历史的多种可能性与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的霸道地“禁声”;作家创作及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和美国东方主义笼罩下的学术界的误读和单层面解释;文化互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传统的鲜活地发芽的多种可能性和被美国东方主义施咒的官方规约中的华裔的被拯救地位。呈现了被遮盖的历史,形象,文本之后,作者将矛头直指外交史的因素和美国内部社会的因素,揭露了种种现象背后暗含的玄机,跳出了单纯的文化杂糅,多元文化的视野,而将目光转向文化背后的种种复杂的支配因素。
      
       对“新的中国话语”的建构
      
       对于中国文化的重新发掘是本书与同类研究相比最大的亮点,用一种跨国的视角提供了解构现有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之后的重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发掘有两个层次,第一是重新解读被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体系下的学术界误读的汤亭亭的创作,激发深藏在文本内部的作者的深意,以及种种误读背后的视野局限;第二是吃透汤亭亭的文本之后,基于林涧教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对汤亭亭创作的“生长点”进行培植,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针对当下要紧的问题,如中国威胁论等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质疑。
       中国文化通过华裔在美国经历过程中的代代相传,有些传统已经进入美国的文化精神之中,但中国文化传统在美国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与主流文化愿意承认的程度大相径庭,甚至被视为负面的,威胁美国利益的不安定因素,可以说,《语言的铁幕》解构了华人形象,移民史,汤亭亭的文本等方面的模式化解读,同时在文化传统的交互式影响的层面,对中国文化在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的被贬低进行了反驳,并通过澄清中国文化本来的面貌,一方面个给负面化宣传以致命一击,另一方面打开了华裔研究的新的视阈,给中国研究者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话语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术体制也事在人为,关键在于看清自己的脚下是哪一块土地,研究的价值在于什么。“新的中国话语”不仅意在改变既存的反面的“中国话语”,(甚至“中国话语”这个词本身也有问题,因为其很大程度上不是中国的原意)还在于给学术界当头一棒,喝醒沉浸于表面繁荣的谄媚,是一种“新的中国学术话语”的构建。
      
       幕后丰富的世界
      
       林涧教授倾注心血将铁幕拉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万花筒一样的世界,林涧教授称之为“中式自助餐”,但美食易得,消化难为,这本书的阅读需要扎实的外交史和移民史,中美文化和文学,后殖民主义理论,后现代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等知识储备,同时要对汤亭亭的创作和文本有较深的理解,但因其难能,所以可贵,也正由于其内容之丰富,观点之独到,读《语言的铁幕》是进入美国华裔研究的基本工作,只有掌握了《语言的铁幕》中对于美国东方主义的解构和对“新的中国话语”的建构,才能找到一种华裔研究者应有的立场。林涧教授在书中提供的很多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研究模式会给华裔研究带来一场革命,参加的资格是认真研读此书。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