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基于留学生认知实验的汉字教学法研究
作者:
王永德 著
定价:
32 元
页数:
292页
ISBN:
978-7-309-11183-5/H.2426
字数:
221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声旁干扰和形旁干扰两个分实验,以语音范畴判断为实验任务,母语使用汉字的大学生为参照,对日语、韩语、越语和非汉字圈桌华留学生在不同类型汉字上的加工表现进行了研究。试图通过分析留学生在这些类型汉字上加工方式和认知规律,探索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率的方法。本研究得出三个结果,并分析了造成结果的原因。最后,结合对外汉字教学实际情况,对研究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作者简介


       王永德,男,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先后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心理学系语言学相关专业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主要兴趣为留学生习得汉语的行为实验研究,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当代语言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现代外语》以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语言习得和认知研究报告或论文四十多篇,出版《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发展研究》等学术专著三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资助的课题数项,相关成果获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教育理论创新一等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书摘


       目录
      
       前言
      
       上篇 汉字特点及其认知与学习的相关研究述评
      
       第1章 汉字的特点及其在认知上规律
       1.1汉字的特点
       1.1.1汉字是以语素和音节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
       1.1.2现代汉字使用音符、意符和记号三种字符
       1.1.3现代汉字构字理据
       1.2基于汉字为母语书写系统的认知规律研究
       1.2.1字形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1.2.2语音和语义在汉字识别中作用的研究
      
       第2章 汉字加工中的激活和抑制机制
       2.1认知加工的激活和抑制机制
       2.2与激活相关的汉字认知研究
       2.2.1汉字认知研究概况
       2.2.2基于激活的汉字认知研究
       2.3与抑制相关的汉字认知研究
       2.3.1抑制加工研究概述
       2.3.2抑制机制与干扰、负启动实验范式的关系
       2.3.3抑制的功能和程度
       2.3.4基于抑制的汉字认知研究
       2.4汉字抑制认知研究展望
      
       第3章 留学生汉字学习与认知调查研究综述
       3.1汉字三属性对留学生汉字学习与认知影响的调查研究
       3.1.1有关字形的研究
       3.1.2声旁、字音及相关研究
       3.1.3形旁、字义及相关研究
       3.1.4正字法的研究
       3.1.5综合性研究
       3.2汉字属性外因素对留学生学习与认知影响的调查研究
       3.2.1学习策略研究
       3.2.2汉字偏误研究
       3.2.3母语及其所使用的文字影响
       3.2.4字频及构词数的影响
       3.3对外汉字教学相关调查和建议
       3.3.1相关教学调查
       3.3.2对外汉字教学建议
       3.3.3关于汉字部件教学的研究和建议
      
       下篇 研究内容和方法、结论及其应用
      
       第4章 研究思路
       4.1问题的提出
       4.2研究内容和意义
       4.2.1研究内容
       4.2.2研究意义
       4.3文字材料
       4.3.1汉字来源及其相关特征
       4.3.2汉字数据库编制
       4.4研究方法
       4.4.1语言文字的认知、习得与教学之间关系
       4.4.2研究途径
       4.4.3研究技术
       4.4.4数据分析方法
       4.5被试及其母语使用的文字与汉字关系
       4.5.1被试
       4.5.2被试母语使用的文字与汉字关系
      
       第5章 实验一:声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
       5.1研究目的
       5.2研究方法
       5.2.1实验设计
       5.2.2被试
       5.2.3文字材料
       5.2.4程序与做法
       5.3结果
       5.3.1各组被试在声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结果
       5.3.2外国被试在声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结果
       5.3.3中外被试在声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结果
       5.4讨论
       5.4.1汉字形体变化大小对被试字音加工的影响
       5.4.2不同处理条件下被试的加工表现
       5.5结论
      
       第6章 实验二:形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
       6.1研究目的
       6.2研究方法
       6.2.1实验设计
       6.2.2被试
       6.2.3文字材料
       6.2.4程序与做法
       6.3结果
       6.3.1各组被试在形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结果
       6.3.2外国被试在形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结果
       6.3.3中外被试在形旁干扰下的汉字语音加工结果
       6.4讨论
       6.4.1汉字形体变化大小对被试字音加工的影响
       6.4.2不同处理条件下被试的加工表现
       6.5结论
      
       第7章 留学生汉字认知规律及教学启示
       7.1留学生汉字认知规律
       7.1.1字形变化大小对留学生汉字加工的影响
       7.1.2声旁干扰下的字音加工规律
       7.1.3形旁干扰下的字音加工规律
       7.1.4字音加工的影响因素
       7.2从留学生汉字认知规律看汉字教学
       7.2.1教学内容应落实在跟音义有关的部件及其组配规则上
       7.2.2从汉字构成要素入手,抓住学生在这些要素上难点
       7.2.3遵循由易而难的教学原则,多认少写、认写分流
       7.2.4单独开设汉字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1两个软件练习字组和测试字组数据库
       附录2被试在各字组上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附录3被试在各因素水平上反应时和正确率
       附录4配对字组反应结果差异检验系列表
       附录5被试在声旁干扰下多因素方差分析系列表(部分)
       附录6被试在形旁干扰下多因素方差分析系列表(部分)
      
       项目研究概况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