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词汇学简论 训诂学简论(增订本)
作者:
张永言 著
定价:
32 元
页数:
266页
ISBN:
978-7-309-11053-1/H.2403
字数:
21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张永言先生是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毕生致力于语言文字学的教学与研究,其著述以渊博精深著称于世,而在词汇学和汉语史研究方面尤多创见,成就卓然。本书所收两本《简论》初版于20世纪80年代,篇幅虽不大,但在当时却广受好评,被学人据为典要。其中《词汇学简论》是“一部有中国气派的词汇学专著”,诚如著名语言学家严学宭先生在弁言中所说,该书“对词汇学各关键问题都有所论列,取材广泛,叙述精要,观点新颖,适合作为普通词汇学的入门向导,对汉语词汇的研究也富有指导意义”。《训诂学简论》则在众多训诂学概性著作中能独具一格,其取材广博精当,论述精辟简练,熔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读之令人忘倦,是训诂学入门书中的佳作。此番二书作为《张永言先生著作集》之一种合刊重版,则是据张先生自存改本加以增补订正,并经统一体例、精心校对而成,是故具有全新的学术面貌。
      
      

作者简介


       张永言,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语言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汉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1990年获“五一”劳动奖章,为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对语言学、汉语、词汇学和汉语史均有精深研究。着有《词汇学简论》、《训诂学简论》、《语文学论集》等,主编《简明古汉语字典》和《世说新语辞典》。

书摘


       詞彙學簡論(增訂本)
      
       目録
      
       第一章 序論
       §1.1詞彙學的對象和分科
       §1.2研究詞彙學的意義
       §1.3詞彙學的任務和方法論基礎
       §1.4詞彙學跟其他語言學學科的聯繫
      
       第二章 作爲語言單位的詞
       §2.1詞的定義
       §2.2名稱和事物的關係
       §2.3詞的“内部形式”
       §2.4詞的分離性問題
       §2.5詞的同一性問題
      
       第三章 詞的意義
       §3.1什麽是語義學
       §3.2詞的詞彙意義——詞義和概念
       §3.3詞的多義性
       §3.4詞的意義結構和詞彙意義的類型
       §3.5詞義變化的原因
       §3.6詞義變化的分類
      
       第四章 詞彙體系中詞的類别
       §4.1詞彙分類的各種原則
       §4.2詞的語義分類
       §4.3地域方言詞語
       §4.4所謂社會方言詞語
       §4.5新詞和舊詞,基本詞彙
       §4.6外來詞
       §4.7詞的風格分化——口語詞彙和書語詞彙
       §4.8表情詞彙
      
       第五章 同義詞、反義詞、同音詞
       §5.1同義詞的性質
       §5.2同義詞的分類
       §5.3同義詞的來源和作用
       §5.4反義詞
       §5.5同音詞
      
       第六章 熟語
      
       附録 一部有中國氣派的詞彙學專著 世曉
      
      
       訓詁學簡論(增訂本)
      
       目録
      
       第一章 概説
       一、什麽是訓詁
       二、爲什麽需要訓詁
       (一)語言的原因
       (二)語言外的原因
       三、什麽是訓詁學
       四、爲什麽要學習訓詁學
       五、訓詁學和語文學各學科的關係
       (一)訓詁學和音韻學
       (二)訓詁學和語法學
       (三)訓詁學和修辭學
       (四)訓詁學和方言學
       (五)訓詁學和比較語言學
       (六)訓詁學和文字學
       (七)訓詁學和校勘學
      
       第二章 歷代訓詁述略
       一、先秦
       二、兩漢
       三、魏晉南北朝
       四、唐代
       五、宋元明
       六、清代
      
       第三章 訓詁著作舉要
       一、《毛傳》和《鄭箋》
       二、《爾雅》和“群雅”
       三、《方言》
       四、《釋名》
       五、《説文解字》
       六、《玉篇》
       七、《經典釋文》
       八、玄應《一切經音義》
       九、《經籍籑詁》
       十、《説文通訓定聲》
       十一、《辭通》
       附論《聯緜字典》
       十二、《助字辨略》和《經傳釋詞》
       十三、《古書疑義舉例》
      
       第四章 訓詁方式和訓詁用語綜述
       一、訓詁方式
       (一)形訓
       (二)聲訓
       (三)義訓
       二、訓詁用語
      
       校補後記 汪維輝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