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典以载道,文以传声:汉文、英文
作者:
赵翠莲 主编
定价:
79.50 元
页数:
497页
ISBN:
978-7-309-11112-5/H.2411
字数:
525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3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典以载道,文以传声
      
       赵翠莲
      
       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8—20日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主办,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文出版社共同协办,受到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大会共收到论文95篇,来自全国各地近50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通过大会主旨发言和分组讨论两种形式展开学术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部分质量较好的论文汇集成册。这些论文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体现了双语词典学理论与编纂实践的充分结合。相关论文既有现当代语言学理论框架,又有不同程度的词典研编实践支持,论述严密、内容充实、例证贴切,实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二是外汉、汉外词典编纂研究的双向研究。随着外汉词典编纂与研究在质量与数量上的大幅度提高,汉外词典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汉外词典编纂日趋重要,越来越引起双语词典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研究反映了这一双向发展的趋势。三是在词典编纂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深入剖析。相关论文涵盖了从双语词典编纂的总体规划到具体设计特征研究。四是从少数几个语种的双语词典研究到其他语种双语词典研究的横向辐射。五是计算机、语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的深入研究。相关论文围绕电子词典、网络在线词典、语料库方法等对双语词典编纂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六是现当代词典研究与词典史研究的结合。既有对现当代已出版或在编词典的共时研究,也有对双语词典编纂史的历时研究。本论文集分四个部分: 双语词典学理论与翻译,双语词典设计特征研究,计算机、语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双语词典史、双语词典与外语教学研究。
       在双语词典学理论与翻译研究方面,陈国华、石春让对外国人名汉译的原则进行了研究,指出外国人名汉译的根本原则(“名从主人”)意味着尊重外国人自选的中文名字,并在外国人名译成汉语时遵循其一般认可的译名原则;外汉人名词典不仅应提供外国人名的书写形式和中文译名,还应提供其读音和性别标签,放弃根据拼写转写外国人名的做法。魏向清认为词典编纂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实践”或“功能陈述”。她对比论述了我国英汉双语学习型词典的实践水平与理论研究主要受制的两大因素,并提出应开展双语学习型词典设计特征的“异质性”本体研究。赵翠莲、唐平从双语心理词汇表征的角度,探讨了翻译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相对论对双语词典翻译对等性的启示,并得出结论: 抽象词对和具体词对在心理表征中或多或少均有不共享的部分;双语词典的译入语影响着词典使用者的思维模式;词典翻译的完全对等只能接近,难以完全吻合。陶原珂以汉英词典为例,讨论了基于位的语差分析。陈飘平从主谓短语的基本属性出发,结合词典翻译的总体原则,分析在目前已有汉英词典中对于主谓短语的处理方法,尝试归纳总结出汉英词典中主谓短语的翻译原则,以期有助于汉英词典的编纂。赵连振认为,双语词典词目的翻译可视为“二次命名”,并剖析了双语词典词目翻译的“二次命名”过程及其意义。张淑文探讨了外向型汉英词典中实现事件的跨语对应。李大国以动物名词为例,分析了词典释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倾向。王乐分析研究了英语学习词典动词双及物构式信息表呈。杨娜对双语学习词典译义认知语境化及其文本表征进行了研究。薛莲探讨了语用预设对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的作用。
       在双语词典的设计特征方面,苏玉洁、盛培林从对中国学习者常见的动词搭配错误分析入手,探讨了积极型英汉词典中困扰中国学习者的动词搭配警示标记的使用与设置,使之进一步实现用户友善。邓琳对现行主流英语学习词典中的中动结构呈现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在英汉学习词典中呈现中动结构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国EFL学习者二语习得的需要。张立丽、余富林以“语言的纯洁性与词典编纂”为题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字母词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一方面要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必须要反映语言的实际。耿云冬以语言学视域下的语境相关研究为理论框架,重新审视了英汉学习词典的配例实践,认为词典配例本质上是一种对语词意义与用法展开“再语境化”描写的重要手段,而且其所涉及的语境重构呈现多层次特征。申迎丽对权威词典的人格威望进行了探讨,认为词典唯拥有某种具有威望的人格力量,方能以其自身的态度,为他人提出忠告和建议,对他人施加应有的影响。郝勇、陈昕通过对老挝行政地名汉译现状和命名特点的研究,探讨老挝行政地名译名词典的编撰问题。李潇潇比较了《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纸质版与第八版光盘版,从认知词典学视角对外向型学习词典中观结构进行考察与思考。曾东京、赵嘉嘉以及唐晶琼就西文字母词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一事分别撰文论述了自己的看法。秦曦研究了英汉学习词典多语词学术话语标记语信息表征。
       在计算机、语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方面,赵翠莲结合在编《中华汉英大辞典》探讨了概念影射与双语词典语义和语境信息的编排。她认为,通过将词典释义(或双语词典中的对应词)以及(例证中所提供的)语境信息映射到词典使用者的心理词库,词典编纂者可更加合理有效地编排字、词目的结构,以引导词典使用者提取先前储存的概念节,将新习得的语块储存为新的概念节或在上下文中正确使用,因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字、词目。赵志敏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研究网络在线词典的学术论文为样本,借助文献管理软件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以期管窥国内网络在线词典的研究现状。李晖在现代双语专科词典编纂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汉英英汉武术词典》的宏观结构,指出篇幅体系、分类编排和多维检索构成了双语武术词典的有机整体。申迎丽认为,词典编纂者可以将语料库语言学的“语义韵”研究成果引入词典编纂中,根据“语义倾向”选取典型例证,准确提供字词的语义韵信息,使词典做到用户友好,利于使用者掌握词语搭配。朱晓文、曾东京通过研究、编纂、体例与特色四大问题论述了《中国双语辞典学词典》(语文类)的编纂理论与实践问题。尹邦彦以《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为例,谈到资料是保证词典质量的基础,规范性与创新性原则应反映在词典编纂的主要层面上以及词典的修订工作中。李得卉指出《现代汉泰词典》的不足之处,并谈了外向型汉泰词典的编纂设想。贾晓林等谈了测绘双语词典的现状与规划。张亚辉从英语学习型词典出发探讨双语词典的编纂趋势。
       在双语词典史、双语词典与外语教学研究方面,卢华国概述了气象词典史研究现状、确立研究原则,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了气象学科、气象事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对我国气象词典编纂所产生的影响。曾东京通过历史时期之划分及其代表作论述了中国双语方言(土语)的简要历史,并提出了振兴该类词典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卜爱萍从综述、历史时期划分及其代表作的评论与编纂等方面论述了中国英汉/汉英双解辞典简史。郭启新从英语词典发展的历史、语言学相关科学的发展等方面,论证了文化词典学研究的意义,对文化词典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例证和阐释,并借鉴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文化词典学的编纂和研究方法。赵嘉嘉通过对中国大学英语双语词典四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及其代表作的评说,论述了大学英语词典史。张科蕾根据教学实践调查,在现代语言学与词典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词表总体规模和词表选择两方面对日本出版的日语学习词典和我国出版的日汉学习词典进行词表对比分析,从而指出我国日汉学习词典编纂的不足和应借鉴之处,探索提高我国日汉学习词典编纂质量的对策。郭佳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三学生使用英语词典的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了解现在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词典使用技巧的需求,并对英语教学和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技巧的指导提出建议。刘富华以设想中的实验为依托, 介绍了将词典编纂引入外语教学的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及预期效果。
       总体上看,这些论文内容新颖、观点明确,较好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双语词典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如今的双语词典理论研究者与编纂者,在词典编纂理论与实践的武装下,带着各种各样的见解,做好了充分准备,迎接新一期辞书时代的到来。
      
       2013年11月于洛阳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双语词典学理论与翻译
       外国人名汉译的原则: 兼评两部外汉译名手册 陈国华,石春让
       双语学习词典设计特征研究的谱系学思考 魏向清
       从心理词汇表征看双语词典的对等性 赵翠莲,唐平
       基于位的语差分析——以汉英词典为例 陶原珂
       汉英词典中主谓短语的翻译原则探讨 陈飘平
       双语词典词目翻译的“二次命名”过程——以名物词的翻译为例 赵连振
       外向型汉英词典中“实现事件”动词的跨语对应处理 张淑文
       试析词典释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以动物名词为例 李大国
       英语学习词典动词双及物构式信息的呈现研究初探 王乐
       双语学习词典译义认知语境化及其文本表征 杨娜
       语用预设对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的作用——以《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为例 薛莲
      
       双语词典设计特征研究
       积极型英汉词典中动词搭配警示研究 苏玉洁,盛培林
       论中动结构在英汉学习词典中的呈现 邓琳
       语言的纯洁性与词典编纂 张立丽,余富林
       英汉学习词典配例语境观初探 耿云冬
       试论权威词典的人格威望 申迎丽
       老挝行政地名译名词典编撰研究 郝勇,陈昕
       认知词典学视角下外向型学习词典中观结构的考察与思考——基于《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纸质版与第八版光盘版的比较研究 李潇潇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之语用信息构建研究——以模糊限制语为例 荣月婷
       母语/二语词汇语义多模态关系下的双语词典义项描写研究 徐承萍
       西文字母词不能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文的理由 曾东京,赵嘉嘉
       字母词入《现汉》——基于第6版的个案研究 唐晶琼
       英汉学习词典多语词学术话语标记语信息表征研究 秦曦
       标音原则——《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新版)与《剑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的比较 于笑婷
       英汉积极型学习词典名词配例研究——二语心理词汇视角 张晓丹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下《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所收录的中国特色词汇研究 马娜娜
      
       计算机、语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
       概念映射与语义和语境信息的编排——以在编《中华汉英大辞典》为例 赵翠莲
       国内网络在线词典研究现状调查——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1996—2013) 赵志敏
       论双语武术词典的微观结构——以《汉英英汉武术词典》为例 李晖
       语义韵研究与汉英词典编纂 申迎丽
       论《中国双语辞典学词典》(语文类)的编纂 朱晓文,曾东京
       关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编纂的若干思考 尹邦彦
       英国版英语学习词典的用户视角在宏观结构中的体现 李得卉
       测绘双语词典的现状与规划 贾晓林,吴芸,田力,李国建
       从英语学习型词典看双语词典的编纂趋势 张亚辉
      
       双语词典史、双语词典与外语教学研究
       中国气象词典编纂史述略 卢华国
       中国双语方言(土语)词典史 曾东京
       中国英汉汉英双解辞典简史 卜爱萍
       文化词典学刍议 郭启新
       日本日语学习词典和我国日汉学习词典的词表对比研究 张科蕾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技巧情况调查与分析 郭佳丽
       将双语词典编纂理念引入外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刘富华
       中国大学英语双语词典简史 赵嘉嘉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