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安部公房小说研究
作者:
邹波 著
定价:
36 元
页数:
357页
ISBN:
978-7-309-11110-1/I.878
字数:
217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悦读”安部公房的前卫文学
      
       谭晶华
      
       安部公房是日本战后首屈一指的文学家,他将目光投向日本现代社会中人的现实处境,以新颖独特的文体和表现形式确立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文学打破了日本近代以来细腻、写实的文学传统,是超越国籍的、充满奇特幻想的文学。他的代表作《墙——S·卡尔玛的犯罪》、《砂女》对人的存在和社会的病理进行深入的挖掘,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使他与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一起成为代表日本现代文学最高水准、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2012年3月21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接受了日本《读卖新闻》的采访,他明确地指出:“如果安部公房没有突然去世,他应该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离获奖非常、非常近。”
       20世纪80年代,安部的一些短篇和长篇代表作《砂女》、《樱花号方舟》被零星地译介到中国,但是并没有引起读者的普遍关注。80年代初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读者们求知若渴地广泛阅读外国的文学作品。在日本文学中,较受中国读者青睐的主要是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井上靖、三岛由纪夫等作家。经历过十年文革的文化真空,中国读者似乎还不太适应安部公房文学的前卫性。安部公房是一位敢于挑战读者阅读惰性的作家,作品中有充满隐喻和想象的主题,干燥、跳跃的叙事方式,这些都难以使当时的读者产生共鸣。
       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迅速译介到中国。大江在少年时期便喜爱阅读安部的作品,加之同样受到法国文学的熏陶,创作的主题与表现方式与安部存在若干相近之处。1997年,中文版《安部公房文集》问世,封底上印有大江健三郎的一句话:“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在,(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殊荣非他莫属,而不会是我。”身为诺贝尔奖作家的大江的赞誉无疑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扩大了安部在中国读者中的影响。安部在文学上对大江起到了指引的作用,他在海外的声誉也与大江不相上下,但是在中国的阅读和接受情况来看,安部公房无疑是继大江之后“被发现”的日本现代作家。
       安部公房常被视为“日本的卡夫卡”,他的小说饶有趣味,但是不易解读,日本的研究专著相对较少。正如《安部公房小说研究》所提到的,日本的新生代研究者主要着眼于安部与殖民地体验、战后媒体的关系出发,研究安部作品的“周边”问题。而《安部公房小说研究》立足文本,从现实性与安部文学关键词“存在”与“前卫”的关联性出发,以整体性的视角对安部公房的代表作进行了综合研究。
       本书的第一部分在评传的基础上对安部公房小说创作进行了时期划分,以创作特点为依据的分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集中分析了安部早期作品中的“变形”主题,借助存在主义哲学揭示安部对于战后日本社会人的存在的认知与表现。安部文学警示我们:人类创造了符号,但是符号又取代活生生的人被社会认可,人反而变成了名衔的附庸。安部公房通过“变形”揭露异化世界中的人的存在的荒谬性,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名字等同于身份、名誉、权力的本质,再现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安和恐惧。第三部分合理地分析安部对超现实主义的接受与扬弃,分别对安部作品中的梦境表现、都市空间的认识机制进行了阐释。安部文学显示,现代人只有面对单调的日常生活和荒诞的处境,才有可能超越现实,趋向自由。第四部分打破了传统作品论的局限,围绕“现实与表现”的主题对安部的小说进行纵向研究,涉及数学的拓扑理论、心理分析、互文性等研究方法,对安部作品中的心理现实、谐谑与现实、虚构与现实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评析。正如马尔罗所说,“现实的因素是通过消化进入艺术世界的。”
       《安部公房小说研究》将安部的摄影创作纳入评述的范畴,以文解图,以图证文,以直观的视觉效果提升了研究性专著的可读性。由于作品是作家的幻想世界,创作又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所以立足文本的研究相对比较枯燥,而《安部公房小说研究》的难得之处在于引证有理有据,分析又饶有趣味,解读出安部作品中的智慧与趣味,令人爱读。我以“悦读”作为序言的标题,不仅出于我的个人所感,而且也相信会成为读者们共同的感受。
       邹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首届文学博士毕业生,他从硕士阶段起关注安部公房的文学作品,陆续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相关的研究论文,翻译了一些日本现代文学名作。他向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界及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位日本现代作家最为敏感的体验、见闻、思维、情绪、想象力和文才——不论是这位伟大作家的真实的内心世界,还是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邹波还持续关注海外安部公房研究的新动向,结交安部公房生前的友人、安部公房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以及日本的新生代研究者,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拓展了研究的视野。日本新潮社于2009年出版了《安部公房全集》的第30卷,书中的《参考文献目录》收录了邹波以日文撰写的两篇论文索引,这充分显示了他的研究实力和潜质。
       专著《安部公房小说研究》是邹波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在出版之际他请我作序。握管面对书稿,心头充满敬意。我感觉他的研究较之博士生时代更加扎实,也更具灵气,对他在学术上的成长深感欣慰。近年来国内的出版机构陆续推出了一些安部公房作品的新译本,尚有一些在筹划之中(包括笔者刚刚交稿的《密会》)。从出版后读者的反馈来看,安部文学是可译的,将他的主要作品系统地介绍给读者亦是可能的。而且,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使21世纪的中国读者产生共鸣。所以我颇为认同邹波在《结语》中提出的观点:“对于习惯了传统现实主义作品的读者而言,安部的作品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但总有一部分善于思考的读者能从中发现更为本质的现实生活。安部的文学冒险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认识途径,而且正在培养具备全新感受力的读者群。”
       《安部公房小说研究》是国内第一本安部公房的研究专著,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安部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安部公房小说研究》是一个坚实的起点,以邹波对安部文学的了解之深,以他的文学素养和研究功力,完全可以在安部文学的译介上有更大的建树,在安部文学的研究上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我期望。
       梅雨季节,沪上连日阴雨绵绵。今日老天难得放晴,洒下的阳光恰似在热情欢迎一部优质文学研究著作的诞生。推开窗棂,率尔命笔。不暇辞饰浅陋,是为序。
         
       2014年6月28日
       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日本战后派文学的旗手
       第二节 安部公房作品研究简史
       第三节 如何研究安部公房
      
       第一章 安部公房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作家之前的安部公房
       第二节 安部公房与战后文艺运动
       第三节 安部公房与日本共产党
       第四节 安部公房的小说创作
      
       第二章“存在”与现实
       第一节 安部公房与存在主义文学
       第二节 “存在”的主题
       第三节 “存在”的荒谬与超越
      
       第三章“前卫”与现实
       第一节 超越“超现实主义”
       第二节 梦境表现与现实
       第三节 安部公房的都市“风景”
      
       第四章 安部公房的现实与表现
       第一节 心理意象与现实
       第二节 谐谑与现实
       第三节 虚构与现实
      
       结语
      
       付録一 安部公房と中国
       付録二 安部公房研究案内
       附录三 安部公房研究资料索引
       附录四 安部公房年谱
       附录五 参考书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