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文殊师利二经密意
作者:
谈锡永 著
定价:
20 元
页数:
168页
ISBN:
978-7-309-11279-5/B.522
字数:
147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文殊师利菩萨不二法门有众多经典,现在先选出两本诠释其密意。
       所选两经为《文殊师利说般若会》及《文殊师利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选这两本经的缘故,是由于两经所说彼此可以融汇。《文殊师利说般若会》是由不二法门来说空性,说法与“缘生性空”亦无相违。
       于不二法门中,由缘生而成为有的只是现象,这些现象不能执为实法,因此一切诸法本体为空。与空相对,则是执现象为实法的有。如何超越有法,即是于不二中离一切相对,因为凡执现象为实法必依相对,倘若超越相对,即成不二,是即于不二中超越有法。
       当超越有法时,倘若要追究一切诸法的自性,不二法门便说之为“本性自性”,亦即一切诸法以其本性为自性。
       识境中的因果,亦必须说其自性为本性,当知本性即是不可思议佛境界时,自然由不二而超越因果,亦必须超越因果才能现证深般若波罗蜜多。
       这样,便引导到《文殊师利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这本经先说佛境界,然后说入佛境界的观修。是故本经说佛境界之余,亦有很大的篇幅说由观修悟入佛境界之所行,这便是本经的第二部分。
       在这部分,又再分为两份。先说不放逸行,行者必须以不放逸行为前行,然后才可以入经中所说的菩萨道。
       文殊师利于说此两份菩萨行时,许多处并未依不二而说,如说“头陀功德”,即依识境而说,此即因并非全为已登地的菩萨说法,实亦同时为欲入菩萨道的初机而说,是故即不能唯依不二而行。
       如上所说,便知道我们为什么将此两经合成一册,说其密意。望读者能依此脉络来理解文殊所说的密意。
      

作者简介


       谈锡永 广东南海人,1935年生。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传密宗,师从宁玛派敦珠法王,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阇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佛家经论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鬘》《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鬘》(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定宝灯》(不败尊者造)、《吉祥金刚萨埵意成就》(伏藏主洲岩传)等,且据宁玛派敦珠法王传授注疏《大圆满禅定休息》。著作等身,其所说之如来藏思想,为前人所未明说,故受国际学者重视。
       近年发起组织北美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得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佛学家加入。2007年,应季羡林先生、冯其庸先生之邀,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应聘为客座教授,主讲佛学课程,并应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之请,讲如来藏思想。
      

书摘


       目录
      
       总序
       一、说密意
       二、智识双运
       三、略说如来藏
       四、结语
      
       别序
      
       《文殊师利说般若会》密意
       引言
       前分
       正分
       后分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密意
       引言
       前分
       后分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