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上海老年大学论文集(2010~2014年)
作者:
姚梅乐 主编
定价:
50 元
页数:
286页
ISBN:
978-7-309-11554-3/G.1482
字数:
31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值此上海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之际,学校编辑了这本论文集。文集精选了37篇论文,折射出学校近5年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创新,以及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累累硕果。
       这5年中,我虽供职于上海市教育领导机关,但十分关注上海老年大学的发展,十分关注上海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年后,上海老年大学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内涵研究和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果在上海和全国老年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深感学校的发展对推动上海老年教育事业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市一级的老年大学,校领导对市教委给予学校的定位、肩负重任的认识是自觉而清晰的,他们坚持“以学员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坚持在教学上的示范、理念上的引领、功能上的辐射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实践创新和研究探索。
       2011年上海老年大学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创建了上海老年教育学院,创办了大专班,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学历教育,在老年大学办学体制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上海老年大学还探索学分制管理,纳入上海市“学分银行”建设,创新老年教学管理体系,引导老年学员有计划地自主选择课程,有目标地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近年来,为了服务全市的老年教育,上海老年大学开展“三个延伸”办学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与本市东、西、南、北、中5所区级老年大学、9所高校老年大学,6所企事业、媒体单位的老年教育机构组成了“教育联盟”,有效地扩大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就近、便捷地享受优质的老年教育资源。
       校领导认为,上海老年大学不仅要为老年人搭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更要成为长者自我充实、自我完善的“精神家园”。
       学校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以学科教学为载体,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在平等、尊重、关爱的氛围中开展“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 教育活动,历经10年,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成为学校文化的品牌。
       近5年,学校对“长者风范”教育活动开展了课题研究,作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其新的内涵;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传统,让“长者风范”教育活动更加接地气,为老年人所接受。面对老龄化程度的加快,扩大厚重自尊的“长者风范”教育活动影响,向所有老年学校,向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延伸。
       我所关心的课程研究也颇有建树。学校提出:务实与开拓创新是老年教育课程内涵建设必须坚持的精神,课程应遵守适应性、科学性、系统性三项原则,必须坚持时代性、实用性、启迪性、愉悦性。学校既有需求型课程,也有引导型课程,使老年学员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较先进的课程观,将在全市老年学校课程建设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对上海远程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了研究和探索,承担了上海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加强对全市各区各街镇、居村委的学习收视点的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的基层收视点已达到全覆盖,使其成为老年人融入与服务社会、交朋结友、活跃身心、享受晚年生活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上海老年远程教育事业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地发展。
       5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科研力量的加强、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队伍的壮大。学校承担了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工作,建立了复旦、交大等4所高校老年大学的理论研究基地,建立了普陀、奉贤、闵行等5所区老年大学的实践基地,校内又建立了由9个系科的学员代表,骨干组成的老年学员理论研究小组,从学员的角度来研究老年教育理论。
       学校接受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交办的3项全国性课题,以课题主持单位撰写了研究报告,完成了上海市教委关于“建设高水平老年大学”决策咨询课题的研究报告,还与部分区县老年大学完成了2个市一级研究课题。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五个联动”——上下联动,区与区联动,高校与区县联动,理论研究中心与其他支撑服务中心联动,理论研究中心与各有关涉老结构及协会、研究单位联动,科研的导向和支撑功能日趋显现。
       科研的引领推动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论文集中有6位教师的论文从专业、教法、师德等角度展现了其学术价值。我为老年大学有这样一批师德高尚、学艺精湛的教师而感到高兴。
       今天,我作为学校的新任校长为论文集写序,心情甚为激动,因为我欣悉上海老年大学已列入“全国十所省级老年大学”的行列。我要感谢学校的历任老校长、广大办学人员及师生为学校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我坚信,通过我们坚韧不拔的努力,上海老年大学的未来一定会把握新常态,实现新飞跃,创造新辉煌。
       谨以此书献给上海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
      
       李宣海
       2015年4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理论研究篇
       关于老年素质教育的思考  李骏修
       普通高校如何正视老年教育  杜作润
       论“长者风范”  陈雪良
       对我国老年教育管理方式的思考  唐长发
       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江晨清
       讴歌老年学习生活  陈雪良
       老年教育在创新管理中发展  唐长发
       对老年教育概念与理念的解读  高峰
       试论老年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时代意义
       ——兼论老年素质教育内涵构成及对策思考  姚振裕
      
       实践探索篇
       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发展老年教育
       ——上海老年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郑令德
       发挥市级老年大学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郑令德
       让更多的老年人就近、便捷地享受优质老年教育
       ——上海老年大学实施“三个延伸”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晨清
       开展素质教育倡导长者风范  江晨清
       关注老年学员的身心特点和心理调适  张钟汝
       老年大学开展学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熊仿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
       ——深刻认识上海老年大学“长者风范”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金志华
       着力建设覆盖全市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课题组
       对老年学校开展“长者风范”教育活动的再实践与再思考  课题组
       可喜的探索
       ——记体育保健大专班首期学历教育  韩金林 邵琼华
      
       研究报告篇
       上海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报告  课题组
       上海老年大学开展“长者风范”教育活动的调研报告  课题组
       对上海高水平老年大学要素的研究  课题组
       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培育机制研究  课题组
      
       教学与课程篇
       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建设  吕伦渝
       把“旅游文化”课办成精品课程  江晨清
       弘扬传统文化创立精品课程
       ——上海老年大学文史系在不断探索中求发展  金德生 刘光震
       将老年素质教育渗透到养生保健类课程教学之中  课题组
       老年人是一本书,是一笔财富
       ——我在上海老年大学“回忆录写作班”任教  沈全梅
       在时装表演教学上进行新的探索  邵季英
       浅谈钢琴演奏中“心、脑、耳、指、键、声、乐”的相互关系  方怡
       老年学员爱学新科技知识
       ——《珠宝文化与科技》课程教学心得  干大川
       浅论老年保健教学  王世豪
       老年诗词创作
       ——一门蕴涵生机的课程  季肇伟
       针对老年特点,探索教学方法
       ——对周志雄老师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思考  林岗
      
       远程教育篇
       我国远程老年教育发展概述  高峰
       上海老年远程教育学习收视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江晨清 朱家凤
       在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中彰显特色
       ——上海空中老年大学办学理念探微  俞纪东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