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正常人体功能(第二版)
作者:
许劲雄 马平 主编
定价:
64 元
页数:
429页
ISBN:
978-7-309-11531-4/R.1469
字数:
63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正常人体功能》为湖北高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高职医学专业系列),为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合作研究的成果。
       本书属高职基础医学类教材,供高职医学、护理、药学和医疗技术相关医学类专业使用。其指导思想是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引导学生掌握“三基”为主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学生医学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体现高职医学类专业教育的特点。
       “正常人体功能”是研究人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发生机制、条件、过程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教材的创新之处是打破了传统的按学科编写《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常规框架,探索按人的整体功能编写教材,对“生理学”和“生物化学”2门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和精简,把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紧密联系,突出知识学习与人体整体功能的一致性,力求知识的循序渐进,减少知识的交叉与重复,为探索高职医学专业基础课教材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
       教材结构比较新颖。每章提出学习目标,分掌握、理解、了解3个层次;插入知识小贴士,开阔学生视野;后附思考题,强化知识点,便于学生自学;实验项目和教材结合,建立实验课标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书后附主要参考资料,可供学生知识拓展。全书分为5篇,共24章。第一篇细胞基本功能和生物大分子,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蛋白质、核酸、酶;第二篇正常人体生理功能,包括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与衰老;第三篇物质代谢,包括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核苷酸代谢、无机盐与维生素代谢;第四篇遗传信息传递,包括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常用基因技术;第五篇实验指导,包括22个实验项目供实践教学选用。根据专业不同,“正常人体功能”教学安排100~140学时之间,其中实验20~36学时。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书由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仙桃职业学院、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荆楚理工学院、黄石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高职院校的研究人员、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教师等共同编写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本书继承了湖北高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的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许多同行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得到了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和各参与院校、医院及许多专家、学者和朋友,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担任本书主编的赵汉芬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关注,得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正常人体功能(第二版)
       前言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张,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在此,恳请广大师生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今后进行修订,使之不断提高和完善。
      
       编者
       2015年8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篇 细胞基本功能和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表现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三章 蛋白质
       第一节 蛋白质生物学功能
       第二节 蛋白质分子组成
       第三节 蛋白质分子结构
       第四节 蛋白质理化性质
      
       第四章 核酸
       第一节 核酸生物学功能与分类
       第二节 核酸分子组成
       第三节 核酸分子结构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五章 酶
       第一节 酶促反应特点
       第二节 酶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第二篇 正常人体生理功能
      
       第六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浆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红细胞代谢
       第五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第六节 血型和输血
      
       第七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 器官循环
      
       第八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九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 吸收
       第七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第八节 肝胆生物化学
      
       第十章 肾脏的排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第四节 尿的排放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第三节 耳的听觉功能
       第四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第十三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第四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第五节 胰岛
       第六节 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第十四章 生殖与衰老
       第一节 男性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第三节 妊娠与避孕
       第四节 衰老
      
       第三篇 物质代谢
      
       第十五章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第二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第三节 能量代谢
       第四节 体温
      
       第十六章 糖代谢
       第一节 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及代谢概况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合成与分解
       第四节 糖异生
       第五节 血糖及临床常见糖代谢障碍
      
       第十七章 脂类代谢
       第一节 脂类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
       第二节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第三节 脂肪的中间代谢
       第四节 磷脂与胆固醇代谢
      
       第十八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营养作用及消化吸收
       第二节 氨基酸一般代谢
       第三节 个别氨基酸代谢
       第四节 氨基酸、糖与脂类代谢的联系
      
       第十九章 核苷酸代谢
       第一节 核苷酸的生理功能与消化吸收
       第二节 核苷酸合成代谢
       第三节 核苷酸分解代谢
       第四节 核苷酸抗代谢物及应用
      
       第二十章 无机盐与维生素
       第一节 无机盐代谢
       第二节 维生素
      
       第四篇 遗传信息传递
      
       第二十一章 DNA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复制
       第二节 反转录
       第三节 DNA损伤与修复
      
       第二十二章 RNA生物合成
       第一节 转录体系
       第二节 转录的过程
       第三节 转录后的加工
      
       第二十三章 蛋白质生物合成
       第一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调控
      
       第二十四章 常用基因技术
       第一节 基因工程技术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第三节 转基因技术与克隆技术
      
       第五篇 实验指导
      
       第二十五章 注意事项
      
       第二十六章 实验
       实验一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与等电点测定
       实验二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实验三 酶作用专一性及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四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五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六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七 哺乳动物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八 哺乳动物动脉血压调节
       实验九 人体血压的测量、心音的听诊和心电图的描记
       实验十 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十一 胃肠运动的观察
       实验十二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十三 破坏动物一侧迷路的效应
       实验十四 人体腱反射检查、蛙屈腿反射观察及反射弧分析
       实验十五 动物去大脑僵直的观察、破坏一侧小脑动物观察
       实验十六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十七 血清葡萄糖测定
       实验十八 肝中酮体的生成
       实验十九 血清ALT测定(赖氏法)
       实验二十 血清尿素氮的测定
      
       主要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