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财政经典文献九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文本选择
作者:
刘守刚 著
定价:
30 元
页数:
202页
ISBN:
978-7-309-11586-4/F.2171
字数:
27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公共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由名师领衔、团队攻关,充分展示了上海财经大学在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学科优势、科研资源与创新成果,旨在体现“以系列教材建设为品牌、以精品教材建设为目标、以实验性和务实性教材为特色”的教学改革思路,在深厚的学科积淀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进展,对教学与实践资源的品质加以整合与提升,致力于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

作者简介


       刘守刚,男,1971年生,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副教授,研究领域:财政史、财政思想史、财政政治学。
       出版专著:《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选择》《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近现代中国财政转型与政治发展》《财政中国——财政视野下中华帝国的成长与转型》(出版中)。
      

书摘


       目录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盐铁论》:为中华帝国奠定基本财政原则
       第一节 《盐铁论》的文本
       第二节 《盐铁论》奇妙之处与解读框架
       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是大好还是小好?
       第四节 工商业是否可成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
       第五节 如何管理暴利性资源商品?
       第六节 帝国财政的显基因与隐基因
       第七节 《盐铁论》中其他重要的财政问题
      
       第三讲 《州县官的银两》:帝国财政完善的最后努力与内在紧张
       第一节 作者与作品
       第二节 从帝国财政史看王朝中期财政改革传统
       第三节 雍正帝改革中的传统因素
       第四节 雍正帝改革的新意:财政制度的理性化
       第五节 雍正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之比较
       第六节 雍正帝改革的限度及其原因
       第七节 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动因
      
       第四讲 《文化、权力与国家》:帝国向现代转型的微观财政考察
       第一节 作者与作品简介
       第二节 解读视角与术语介绍
       第三节 财政问题之一:帝国国家是通过怎样的微观机制向社会征税的?
       第四节 财政问题之二:财税压力是如何推动国家现代化并影响微观机制的?
       第五节 财政问题三:从财政微观机制看,晚清和民国的国家建构为什么会失败?
      
       第五讲 《欲望与利益》:为国家转型奠基的利益原则合法化运动
       第一节 作者与作品简介
       第二节 利益原则在西方世界的合法化
       第三节 利益原则合法化的西方思想背景
       第四节 经由“公利”而结束的中国的“义利之辩”
       第五节 对利益原则的反思
      
       第六讲 《大转型》:推动现代国家转型的双重运动
       第一节 作者与作品
       第二节 市场原则的扩张运动:双重运动之一
       第三节 反对市场原则扩张的运动:双重运动之二
       第四节 “双重运动模型”与现代国家的兴起
       第五节 余论:“经济学家不能治国”
      
       第七讲 《致命的自负》:思考现代国家转型中的社会主义运动
       第一节 《致命的自负》的作者与内容
       第二节 哈耶克的理性观
       第三节 高度集权的政经体系的错误
       第四节 市场不受欢迎的原因
       第五节 从扩展秩序看人口增长
       第六节 对哈耶克理论的简短评论
      
       第八讲 《资本的秘密》:重视资本在现代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作者与作品
       第二节 资本为什么重要?
       第三节 发达国家曾经做对了什么?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未做而应做的是什么?
       第五节 中国该做什么?
      
       第九讲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现代国家中的财政制度选择
       第一节 作者与著作简介
       第二节 重视财政学中的欧陆传统
       第三节 用财政来控制政府
       第四节 财政学中的道德观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