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生理学(第二版)
作者:
朱大年 郭瑛 主编
定价:
39.50 元
页数:
311页
ISBN:
978-7-309-11454-6/R.1463
字数:
48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版教材对前版教材的大多数内容进行了大幅度改写,在内容上有较大更新。例如,在绪论章中,增强了目前对生理学3个水平研究的一些新认识,将反馈控制的内容前移至内环境与稳态中,使稳态的维持与稳态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在负反馈控制中增加了调定点的概念。在细胞章中改写了细胞的信号转导部分,调整了细胞电活动内容的编写顺序,将“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从“刺激引起动作电位的基本原理”中独立出来。在血液章中新增了等张溶液的概念、血液的免疫学特性和自体输血等内容。在血液循环章中新增了房内压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心室功能曲线等内容,修改了血流动力学基本原理部分,修正了肺循环中组织液生成的机制。在呼吸章中增加了用力呼气量的实际应用、2,3-DPG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等内容,删除了通气储量百分比、呼吸功等内容。在消化章中编写顺序有很大调整,按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吸收、神经及体液调节的顺序编写,调节部分放在最后,是为了趋同于其他章,还增加了对消化道各段的调节机制,使其内容更加充实完整。在体温章中增加了能量平衡和体质指数的内容。在尿生成章中删除了肾小管和集合管转运方式的内容。在感官章中修改了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力、前庭反应和嗅觉等内容,增加了房水和眼内压、视觉感受器电位和听觉感受器电位形成的内容,删除了皮肤感觉的内容。在神经章中对神经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觉醒与睡眠等内容改动较大,新增许多内容,如非定向突触传递、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神经调质、递质共存、受体亚型、突触前受体和腱器官等,在躯体和内脏感觉中保留并加强了“痛觉”部分,删除了其他部分内容。内分泌章和生殖章的内容上有大幅度更新和提高,几乎全部重写。本版教材在篇幅上与前版教材持平。

作者简介


       朱大年,男,1949年10月出生于江苏苏州。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94年在上海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1997年以客座研究员身份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老年病医学科室研修一年。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理学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负责人,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生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生理学报》编委。曾经担任上海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
       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科研30余年,承担“生理学”和“高级生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复旦大学教学名师称号。主编和参编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巨型生理学参考书和其他教材,总数达30余部,尤其是主编国家级教育部、卫生部“十一五”和“十二五”双国家级规划《生理学》第7、第8版教材,对国内医学教育有重要影响力。主要科研方向是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高血压和心肌缺血发病的中枢神经机制,针刺治疗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的中枢神经机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等多项基金资助,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郭瑛,女,1962年5月生。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2005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高级讲师,护理实践教学中心主任。从事教学30年,承担“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护理心理学”“精神健康护理”“护理人际沟通”等课程的授课任务,所负责的“生理学”课程获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称号。副主编和参编多部《生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e-Learning学习平台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多项教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生理学及其任务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机体的内环境
       二、稳态及其维持
       第三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功能
       一、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二、由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三、由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第四节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二、兴奋收缩耦联
       三、骨骼肌细胞的收缩
       四、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的免疫学特性
       四、血液的功能
       五、血量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血细胞生成的基本过程
       二、红细胞生理
       三、白细胞生理
       四、血小板生理
       第三节 血液凝固、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与抗凝
       二、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血型
       二、输血原则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二、心音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四、影响心排血量的因素
       五、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第二节 心肌的电生理学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三、心电图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动力学基本原理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的生成与淋巴循环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局部血流调节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二、肺循环
       三、脑循环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二、肺通气的阻力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二、肺换气
       三、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 律的形成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食物的机械性消化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二、咀嚼和吞咽
       三、胃的运动
       四、小肠的运动
       五、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三、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四、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五、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六、大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第三节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吸收
       一、吸收的主要部位
       二、各类物质的吸收
       第四节 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
       二、胃肠激素
       三、消化道运动的调节
       四、消化腺分泌的调节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四、基础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三、体温调节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结构特点
       二、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二、有效滤过压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机制
       二、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三、尿的浓缩和稀释过程
       第五节 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肾泌尿功能及其调节 的生理意义
       第六节 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液
       二、尿的排放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感受器的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
       二、眼的感光换能功能
       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功能
       第四节 前庭器官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
       二、前庭器官的功能
       三、前庭反应
       第五节 嗅觉和味觉器官
       一、嗅觉器官
       二、味觉器官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
       二、突触传递
       三、反射活动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感觉传入通路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三、痛觉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一、中枢运动调控系统的等级
       二、低级中枢对运动的调控
       三、脑运动中枢的调控作用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脑电活动及觉醒和睡眠
       一、脑电活动
       二、觉醒和睡眠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条件反射
       二、学习和记忆
       三、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内分泌功能活动的一般原理
       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
       二、激素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与松果体内分泌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内分泌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内分泌
       三、松果体内分泌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一、甲状腺激素及其代谢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与钙三醇
       一、甲状旁腺内分泌
       二、钙三醇的合成与作用
       三、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一、胰岛素的作用与分泌的调节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分泌的调节
       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内分泌
       二、肾上腺髓质内分泌
       第七节 功能器官内分泌与组织激素
       一、功能器官内分泌
       二、组织激素
      
       第十二章 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功能
       一、睾丸的功能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第二节 女性生殖功能
       一、卵巢的功能
       二、卵巢功能的调节 与月经周期
       第三节 妊娠、分娩与哺乳
       一、妊娠
       二、分娩与哺乳
       三、避孕
      
       附录一 计量单位名称与有关符号
       附录二 习题答案
       附录三 汉英对照索引
       附录四 主要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