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韩国新农村运动:口述史的角度
作者:
[韩] 金荣美 著 邢丽菊 马安平 译
定价:
35 元
页数:
256页
ISBN:
978-7-309-11816-2/F.2195
字数:
214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金荣美,女,1967年生于韩国釜山,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国史学科。现任韩国国民大学国史学科韩国现代史专业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殖民地时期至解放后韩国现代社会变迁史等,目前重点关注散落在韩国农村的资料以及日帝时期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中心来研究20世纪60—70年代韩国农村生活史。代表作有《新农村运动》《动员与抵抗》等。
      
       译者简介:
      
       马安平,男,文学硕士,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留学韩国,主要从事韩国语言学研究。现已出版或参与翻译《战神曹薰铉》《那时今日:透过事件解读韩国现代史》等作品多部。
      
       邢丽菊,女,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韩国成均馆大学,研究方向为韩国哲学与思想史、东亚传统文化、中韩人文交流等。主要著作有《朝鲜儒者南塘与巍岩人物性同异论的比较研究》《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研究》,主编有《中韩哲学的发展与人文纽带的构建》,译著有《韩国儒学思想研究》《绝望创造希望——朴槿惠的传奇人生》等多部,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书摘


       目录
      
       序言 找寻民众的生活世界与体验世界……
      
       第一部 我与他们的相遇
      
       第二部 某“自立村庄”的幕后风光
       第一章 回归农村
       第二章 “老区长”和他殖民地近代化的经历
       第三章 又一个调研地,体验的差异
       第四章 从解放到战争:外部和农村共同体的变化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自发的农村共同体——精米联合会的成立
       第六章 20世纪60年代:农村权力的时代更替与青年里长
       第七章 20世纪70年代:新农村运动的另一面
       深度阅读1 新农村运动与农村振兴运动
      
       第三部 成为“新农村红旗手”的农村运动家
       第一章 被《大韩新闻》报道的某青年
       第二章 殖民、解放、战争以及少年期的体验
       第三章 20世纪50年代:爱乡青年会与理想村建设运动
       第四章 20世纪60年代:农协开拓员和农村运动家的道路
       第五章 20世纪70年代:遇见总统,新农村旗手的宿命
       深度阅读2 审视与评价:什么是新农村运动?
      
       第四部 国家新农村运动的故事
      
       附录 我们微不足道的成功案例
      
       译后记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