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不泯的童心——陈镒康作品集
作者:
贝品联 徐建国 编
定价:
80 元
页数:
828页
ISBN:
978-7-309-11856-8/I.946
字数:
100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陈镒康(1936-2009),浙江鄞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早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行知艺校)音乐科。1957年8月参加工作,在上海市西郊区第三中心小学任教,1958年8月,在长征中心小学任教。1966年9月,在真如中心小学任教,并担任大队辅导员。1983年调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担任教研员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调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工作,担任《少先队活动》杂志编辑工作(任编辑部主任)。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会、中国社会音乐学会、上海民间文学家协会的会员,上海音乐文学学会的第一任秘书长,上海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理事。
       多年来,陈镒康在儿童歌词、诗歌、音乐领域辛勤耕耘,在艺术教育、少先队研究中努力开拓,以笔名风峰、柳河等发表作品四千余首,其中获奖作品200余首。出版个人歌曲音带《少年迪斯科》《小鲤鱼》等10余盒,歌曲、歌词、儿歌专集6册。其中,主要代表作品有《学好文化顶呱呱》《藤儿长长牵着瓜》《解放军叔叔还在站岗》《金色的童年,幸福的时光》《我们的祖国》《哦,十分钟》《小小蓓蕾》《赖宁,我们的好伙伴》《玫瑰,红红的玫瑰》等。他创作的作品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多年的创作积累,佳作叠出,成为一代少年儿童歌词创作的典范。
      
       全书共收集陈镒康老师50多年来公开发表的作品,分为诗歌、歌词、少先队活动串联词、音乐教育论著、相关报道和采访以及其他文字作品。陈镒康老师的作品准确地把握了青少年儿童的特点和脉搏,热情地为时代讴歌,歌颂党、歌颂新社会,歌颂时代的发展;他积极引导少年儿童热爱集体的共产主义思想,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本书可供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少先队辅导老师、学生和家长作参考。
      
      

作者简介


       贝品联,男,1962年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副处级干部。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长期在卫生防疫领域工作。因援疆在阿克苏工作三年。曾当选为政协上海市普陀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共青团上海市普陀区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普陀区第一、第二届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现为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童少年卫生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是《上海预防医学》《中国学校卫生》《中国校医》等杂志的编委。主编有:《学校卫生工作指南》《学校健康教育墙报集锦》等;参与著书(大学教材)10多部。承担过国家级、地市级和院(所)级的多个科研课题。曾在《阿克苏日报》上开有《贝大夫谈健康》专栏。发表各类专业论文100余篇。有数百篇科普文章在全国多家报刊上公开发表。
      
       徐建国,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塑料薄膜的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及技术工艺、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任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塑料制品委员会副秘书长。1987年6月、2007年12月两次赴日本国考察、学习、研修。参加了“农用吹塑薄膜”国家标准的抽样调查,编制了近10个企业产品标准。参加了20多个上海市科研、新产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及市级的多种奖励,其中,“耐候光转换无滴农膜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书摘


       目录
      
       作品篇
      
       一、编入中小学教材的优秀作品
       二、作曲的部分作品
       三、诗歌类
       四、歌词类
       五、小歌舞剧作品类
       六、长诗和朗诵诗类
       七、少先队活动串联词类
       八、专业论文(点评文章)类
       九、在《中华音乐文化教育杂志》发表的专题文章和作品
       十、为《小学生学习周报》撰写的采访稿等
       十一、通讯文稿类
       十二、其他文字作品
       十三、部分专著、专册介绍及获奖(部分)作品一览表
      
       附录
      
       报道及采访篇
       纪念篇
       整理编辑工作纪实
      
       编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