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
作者:
章可 著
定价:
45 元
页数:
288页
ISBN:
978-7-309-11926-8/B.566
字数:
27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采取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人文主义”这个概念在近现代中国逐步生成的历史。本书并不是从学界已有的“人文主义”定义出发,追溯这个观念的发生和演变,而是以概念的词汇形式为主要关注点,力图回到近代中国的原初历史语境,探索晚清以来对“humanism”这一西方概念的翻译过程和多重理解。
       本书将“人文主义”的涵义分为“史学概念”和“哲学概念”两种,前者意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后者则表示与“人”有关的普遍的思想观念。作为史学概念的“人文主义/humanism”与中国西方史学中对“文艺复兴”的叙述密切相关,它本身生产的历史能体现汉语西史叙述的建构性。而作为哲学概念的“humanism”最初被译为“人道主义”。到了民国初年,“人道主义”的涵义逐渐转向“humanitarianism”。后来的学者创制出新的“人文主义”概念,正是基于对“人道主义”的批判,而这一新概念也很快与学者对中国传统的再诠释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章可,浙江杭州人,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2009年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曾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史学理论等。曾先后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合编《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2014年),出版译著两种,另撰有多篇随笔和评论散见于各报刊。
      

书摘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界说: 观念史与概念史
       二、学术史回顾和译名问题
       三、德语“Humanismus”概念溯源
       四、英语“humanism”概念略说
      
       上编 作为史学概念的“人文主义”
       第一章 20世纪前汉语文献里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第一节 明末清初“文艺复兴文化”的传入
       第二节 19世纪的西方文艺复兴书写
       第二章 清末西方史学里的“人文主义”译词
       第一节 《欧罗巴通史》中的“人道派”
       第二节 西史译著中的“人文主义”
       第三节 其他书籍中的“人文主义”
       第三章 清末“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知识生产
       第一节 复古与开新:“古学复兴”的两面
       第二节 中世纪还是近代:“文艺复兴”的时代定位
       第三节 从译词到内容:西方历史知识如何构成
       第四章 民国初年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表述
       第一节 围绕译名的争论
       第二节 史学经典叙述的确立
      
       下编 作为哲学概念的“人文主义”
       第五章 晚清有关“人”的思想
       第一节 人类平等观念
       第二节 “仁”的诠释与儒学人道思想
       第六章 译词之争:“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
       第一节 《新尔雅》:“人道主义”的出现
       第二节 清末民初辞典里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
       第七章 利己与利他: 周作人与“人道主义”
       第一节 《人的文学》中的两种主义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与俄国文学
       第三节 “人道主义”与武者小路
       第八章 普世与国家: 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
       第一节 普世主义和博爱精神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与中国现实
       第三节 从“人道主义”到“人文主义”
       第九章 “学衡派”与“中国人文主义”概念
       第一节 梅光迪的精英主义个人观
       第二节 人文主义与“内在制约”
       第三节 中庸: 儒学人文主义的原则
       第四节 道德人文主义的产生
       第五节 寻找中国的人文思想
      
       余论 “中国人文主义”的发明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