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
作者:
徐志宏 著
定价:
28 元
页数:
155页
ISBN:
978-7-309-11898-8/C.316
字数:
89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徐志宏,1978年生,复旦大学哲学专业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长于马克思科学观研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比较研究以及当代日常生活批判;感兴趣的领域有身体哲学和女性主义认识论等。曾前往德国康斯坦兹大学哲学系交流访问一年。著有《生存论境域中的科学——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译有《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十七卷(1885—1953)》(原著约翰·杜威,合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在国内核心期刊与论文集中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国内报纸与文学网站上发表非学术类文字作品四十余篇。
      

作者简介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亦称女权主义科学哲学)大致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学界。它得益于女性主义运动与思潮自身发展的成熟以及科学哲学的转向。在积极汲取了后实证主义哲学对“传统”科学哲学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精神要义之后,女性主义科学家、认识论学者与科学哲学家针对科学的研究实践及其认识论议题展开了基于社会性别(gender)的哲学研究与批判,从而迅速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学术领域。
       本书简要介绍了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形成过程(绪论和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二章)、经典理论流派(第三章)、最具争议的议题(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和客观性问题),以及它的现状与未来(结语);展现了该学科领域一些代表性人物(如,伊夫琳·福克斯·凯勒、唐娜·哈拉维、海伦·朗基诺以及桑德拉·哈丁等)的基本思想。
      

书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一个跨学科领域
       第二节 思想背景
       第三节 三个发展阶段
       第四节 最初聚焦的领域和集中关注的议题
       第五节 几点澄清与说明
      
       第一章 女性主义科学批判
       第一节 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判
       第二节 女性主义科学批判的核心议题
      
       第二章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情境中的认知者
       第一节 一般的情境化知识
       第二节 社会情境
       第三节 社会性别:社会情境的一种模式
       第四节 性别化的知识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经典流派
       第一节 女性主义立场论
       第二节 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女性主义经验论
      
       第四章 女性主义为价值负载做辩护
       第一节 价值中立说的挑战
       第二节 不充分决定论的基本论点
       第三节 基本的实用主义策略
       第四节 合理影响科学的社会价值观类型
       第五节 多元论:价值负载研究的结果
      
       第五章 客观性存在吗?
       第一节 女性主义对客观性的批判
       第二节 女性主义者的客观性概念
       第三节 女性主义客观性概念的多元性特征
      
       结语 依然游走边缘的努力
       第一节 外部对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批判
       第二节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趋势:融合、互动与开新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