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科学合理性
作者:
张志林 著
定价:
38 元
页数:
311页
ISBN:
978-7-309-11229-0/N.22
字数:
174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科学合理性”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本书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所提出的“不可通约性”论题为中心线索,追溯了这一论题产生的过程及其对科学合理性观念造成的冲击,分析了这一论题的立论根据和论证思路,评析了回应这一论题的几种典型方案,涉及合理性与科学的划界标准、检验结构、解释模型、科学变化、理论选择等问题的关系,并提示了科学哲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作者简介


       张志林,男,1957年生于重庆,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逻辑与科学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形而上学。已出版学术专著《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合著)、《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技术解释研究》(合著),主编出版了学术论文集3本、译文集2本、学术思想丛书3套。
      

书摘


       目录
      
       引言 为什么科学合理性会成为问题?
      
       第一章 科学合理性:概念与问题
       第一节 概念辨析:何谓科学合理性
       第二节 划界问题: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第三节 科学的本质特征
      
       第二章 范式、科学革命与不可通约性
       第一节 何谓范式
       第二节 科学革命及其结构
       第三节 库恩是怎么确立起不可通约性论点的
      
       第三章 不可通约性与科学合理性
       第一节 科学中的合理性:个体式的与群体式的
       第二节 库恩对不可通约性的论证
       第三节 费耶阿本德对不可通约性的论证
       第四节 迪昂蒯因论题与不可通约性
      
       第四章 科学变化与理论选择
       第一节 科学变化中的累积与革命
       第二节 科学进步:追求真理,还是解决问题
       第三节 理论/范式选择是否具有客观性
      
       第五章 重建科学合理性
       第一节 库恩:《结构》之后的路
       第二节 “库恩遇见贝叶斯”
       第三节 真理、合理性与科学进步
      
       结语 科学哲学往何处去?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