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巴金与安那其主义
作者:
[日]樋口进 著 [日]近藤光雄 译
定价:
38 元
页数:
348页
ISBN:
978-7-309-11468-3/K.536
字数:
31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在文艺理论方面,巴金站在左翼作家联盟的对岸,未能摆脱革命浪漫主义。而从他的信念来讲,他当然也不会支持蒋介石政府的路线,必然要考虑到第三种立场。巴金以他自己的方式,把他的立场、文学理念寄托于自我信念之中。……他在文学上找到了安那其主义的道路。
       ——樋口进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樋口进(Higuchi Susumu)。日本广岛人。1920年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吉林师道大学地历科。1953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1971年任日本西南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1973年任西南学院大学教养部部长。1981年任西南学院大学学术研究所所长。1991年去世。著有《巴金与安那其主义》,以及关于巴金、巴人、周作人、赵树理、何其芳等文学家的论文共二十余篇。
      
       译者介绍
       近藤光雄(Kondo Mitsuo)。1983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993年移居日本,现住东京。200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言语社会研究科博士候选人,现任日本独协大学国际教养学部言语文化学科外聘讲师。发表有论文《关于“大跃进”时期的巴金作品批判运动》(日文,《现代中国》第85号,2011年)、《重读〈雪〉——“关怀”劳苦大众的独特方式》(《讲真话——巴金研究集刊卷七》,2012年)、《试论巴金如何关注萨凡事件》(《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1辑,2012年),另有翻译作品多篇。
      

书摘


       目录
      
       译者说明
      
       第一辑 巴金与安那其主义
       序章
       第一章 幼年时代
       第二章 五四运动时期
       第三章 从成都到上海
       第四章 泉州民团训练所
       尾声
       附录一 关于巴金的出生年月日、本名、笔名
       附录二 巴黎的邵可侣家族
       ——从芹泽光治良《爱、知、悲》谈起
      
       第二辑 论文篇
       巴金的信念Ⅰ
       作品的秩序与现实社会的秩序
       ——以巴金短篇小说《白鸟之歌》为例
       巴金论
       ——有关一九三五、三六年前后的巴金与安那其主义的问题
       巴金与西班牙内战(上)
       ——关于巴金写于一九三六年九月的《答徐懋庸并谈西班牙的联合战线》
       南京时期的巴金(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
       关于巴金小说《灭亡》的若干事
       巴金的演讲《我和文学》
       巴金小说《灭亡》中的爱与憎
       《芾甘(巴金)致袁诗荛的书信》(一九二一年)解说
       巴金《灭亡》论
      
       第三辑 史料篇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二年前后的巴金
       ——巴金文学的萌芽
       五四时期巴金的诸篇论文及致袁诗荛的书信
      
       译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