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史料与阐释.总第三期
作者:
陈思和 王德威 主编
定价:
80 元
页数:
473页
ISBN:
978-7-309-11893-3/I.952
字数:
69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卷头语
      
       第一次见到韩南先生,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那时他正主持哈佛燕京的工作,从北京来上海,住在老锦江饭店,有选择地找一些青年学者谈话。记得是朱立元先与他见过,回来告诉贾先生,转告我要去见一下韩南。贾先生还特意嘱咐我,要带上自己的著作去送他。我当时完全不了解哈佛燕京是一个什么机构,只是懵懵懂懂地带了一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去了——这本书是1987年出版的,所以现在想来,第一次见到韩南,大概是在1988年前后。记忆中韩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口流利的中文,一见到他,心里惴惴不安的感觉马上就消失了。那天谈话内容已经忘了,但韩南先生的形象就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等到再一次见到他时,已经是十一二年以后了。那次我去哈佛看望李欧梵先生,正好哈佛燕京在举办一个活动,韩南先生也在那里,我上前去打了个招呼,他依然是热情地交谈着,但我想他已经忘记了当年锦江饭店的那次见面。这样又过了十多年,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韩南。去年听说他去世了,正值段怀清去哈佛燕京做访问学者,来信告诉我,他在图书馆里意外发现了韩南先生留下的关于《三言两拍》的读书笔记。我马上回信,希望怀清在这期《史料与阐释》上做一个纪念特辑。于是,在王德威教授的支持下,怀清很快完成了这个纪念特辑,它包括韩南先生读书笔记的介绍、有关韩南的著作目录索引,以及海内外学界纪念韩南先生的各类文章。这个专辑是本期的主打之一,谢谢怀清,辛苦了;也要谢谢各位支持了稿件的朋友们。
       今年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一百周年。从现在起到2019年,还会有新文学运动百年和五四运动百年的纪念,有关这一场伟大思想文化运动在百年中国自强与自我更新历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在我们面对新世纪以来国力雄起、传统重塑的新环境,将会有新的、也是更加深刻的认识。本刊希望在近几年里陆续发表有关这个话题的文章,参与当下文化精神的建设。本期所约王观泉先生的文章《光芒四射之余辉,也光芒四射》,提出了以下几个精彩的观点: 第一,把陈独秀办《新青年》以及新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同时发生的世界大战联系起来考察,而俄国发生的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正是整个世界大势的一个环节;第二,对民国初期当政的中国军人集团参与世界大战的决策给予了肯定;第三,对有关《新青年》阵营分化的信件文献做了梳理,尤其是提供了许礼平先生收藏的三封珍贵书信的手迹原件。为了使读者对这个新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问题有完整的了解,本刊特意将前人陆续整理发表的有关《新青年》阵营分化的信件文献给以重新发表。这项工作获得了孙郁先生以及人民大学博物馆的支持,特此表示感谢。
       再有就是张业松主持的《路翎全集》的出版,这项工作是被列入学校985三期专项计划的,学校给予了重要经费支持;在985项目结项时,复旦大学出版社和中文系联合举办了一个《路翎全集》出版发布会,邀请许多专家参加了座谈。这些座谈会发言稿的整理,花费了较大的时间,一直到发稿前夕才全部完成。事实上全集的后几种文稿,因为录制校对的艰难,至今仍然在工作中。希望这套来之不易的《路翎全集》能够最终以完美的形态呈现在读者手中。
       上述的几项编辑工作都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又逢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出版任务异常繁重,所以本刊的出版又不得不延期,这是实在要对读者抱歉的。下一期的主打专辑为贾植芳先生百年纪念,我们再次郑重发出征稿启事,包括对于先生书信的征集,希望先生的亲友与学生们积极投稿。下辑的稿件到今年年底截至,希望明年能够早日出版。
       还要感谢王观泉先生。王先生还提供了他珍藏的瞿秋白父亲瞿圆初的绘画讲义稿本,这对于重新认识瞿秋白的家世教育,以及瞿圆初与常州画派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本期起,刊物不再标年份为卷数,直接标“总第三期”。以后继续每年一卷。特此说明。
      
       陈思和
       2015年6月10日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特刊·韩南纪念专辑】
       主持人按语
       韩南《初刻拍案惊奇》读书笔记及其他 段怀清
       韩南纪念文集 李欧梵等
       韩南先生关于《创造李渔》的通信 杨光辉
       韩南著述目录简编 段怀清 编
      
       【论述】
       ·在“《路翎全集》发布座谈会”上的发言·
       面对《路翎全集》的杂感 邵燕祥
       被《路翎全集》唤醒的沉重记忆 罗飞
       难得的纪念 杜高
       在阳台上
       ——谈路翎晚年的创作 朱珩青
       关于胡风问题研究近况的介绍  张晓风
       ·“《路翎全集》发布暨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座谈会”实录·
       刘杨 陈雪娜 整理 张业松 审定
       《路翎全集》新书发布会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座谈会
       ·《新青年》百年纪念·
       光芒四射之余辉,也光芒四射 王观泉
       试论《新青年》的青年形象塑造 左轶凡
      
       【文献】
       ·关于《新青年》阵营“分化”的信件综合存档·
       A辑:《涉及〈新青年〉“分化”的几封信》(陈江辑注)
       B辑:选自《胡适来往书信(上)》等书刊中未曾收入A辑的信
       C辑:胡祖望收藏的有关《新青年》“分化”的信件
      
       【辑佚与考释】
       何其芳佚文三篇 解志熙 辑校
       何其芳的变与不变
       ——关于三篇佚文的辑校附记 解志熙
       朱自清的两次讲演与一篇佚文
       ——北平《世界日报》有关朱自清的几则史料 刘涛
       胡风的一篇佚文 刘涛
       “舟中人”是黎烈文的笔名吗? 许俊雅
       时有恒与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小考 周帅
       手抚瞿圆初《山水入门秘诀问答》的遐想 王观泉
       附录:山水入门秘诀问答 瞿圆初
      
       【专题】
       作为杂文家的陈子展 康凌
       《申报·自由谈》未结集杂文辑录 陈子展 著 康凌辑 校
       陈子展著作目录 康凌 汇录
       陈子展杂文目录(依照刊物排序) 康凌 整理
      
       【争鸣】
       从“瞿秋白留下的旧拖鞋”之争论说到新世纪以来萧红研究的种种乱象 秋石
      
       【资料】
       书橱里的父亲 彭小莲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卡片) (1963.11.1) 彭柏山
      
       【通信】
       王观泉致陈思和(二则)
       周履锵致陈思和
       附录:隔海书简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