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名菜:大淮扬风味制作
作者:
陈苏华 主编
定价:
48 元
页数:
364页
ISBN:
978-7-309-12395-1/T.579
字数:
43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项目驱动的形式,进行模块化教学,共设计了七个项目驱动模块:中国大淮扬风味体系绪论;水产类菜例(上);水产类菜例(下);畜肉类菜例;禽蛋类菜例;综合与果蔬类菜例;山海珍品类菜例。全书凝聚了作者对名菜制作、教学研究30余年的经验集粹,所举菜例凡400品,既尊重历史名菜的原版,又提炼了大量社会新品。
      

作者简介

书摘


       前言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烹饪专业的中专、大专乃至本科教学皆缺乏具有各自特色的规范性谱系教材,至今仍沿用着一些社会基层编写的菜谱,此类菜谱则明显地存在着两种倾向:
       第一,对旧时菜谱抄录,你抄我、我抄你,不管是否适应时代、是否适应教学、是否适应社会一线实践的需要,照抄不误,乐此不疲。绝大多数编者并不会制作或不熟悉所编菜品,且不了解烹饪教学的特点,编书只是一种文人或行外人的游戏活动。品种的滞后,体例的老化,内容的谬误等现象颇多,编者自不知其所以,读者更不知其所云,有很强的娱乐性特征。
       第二,面对基本厨师的大众读物,以图片取胜,阐述非常简单,似乎还言犹未尽,某些商家机密不能明言。粗制滥造,快速生产,罗列书面种种众手献艺,一家难言,良莠不分,无限重复,从而缺乏个性特征。图片虽好却如镜中看月,雾里看花,很难适应中高层次教学的需要。
       值得称赞的是,由原中商部饮食局主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一套20余册的《中国名菜谱》真实而权威性地记录了当时京、津、沪、苏、浙、皖、闽、鲁、豫、鄂、湘、粤、川、滇、辽、黑以及清真、素菜风味的著名菜肴品种,具有巨大的历史文献意义,代表了我国当时以及之前历史时期的最高烹饪水平,是中国区域风味真实而客观的历史写照,同时也明显反映出历史时代特征。但是,这种庞大规模的历史性谱系记录既不方便学生学习,也不适应当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各学校具体的特色性教学过程。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融合的规模与速度均不是20世纪所能比拟的,南北交融、东西合璧、中外渗透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使今人的思维与意识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烹饪进入了以整合与创新为特色的饮食传统重建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历史的存在只说明过去的辉煌,饮食的传统正随着时代而演变。
       由于上述种种,编写适应中国东南地区区位特征的大专、本科营养与烹饪专业教学所需要的谱系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时代的积累资源也给予了这类谱系教程开花结果的条件。菜肴制作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区域饮食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所培养的学生首先要适应区域饮食市场的需要,然后才能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在新世纪大文化、大经济、大流通的背景下,教学的区域特征已不能局限于旧时的一省一市局部范围,而必须以更大的自然与文化时空为背景,立足于对具有相似餐饮特征的区域资料的广泛整合,诱导菜品市场化的进程。同时,教学内容亦必须紧握市场流通的脉搏,力主个性化创造性思维,从模仿性教学向设计型教学方向迈进。由此观之,本书有如下特点。
       一、以传统为坚实的基础
       本书三分之二内容取自区域传统菜式的经典之作,因为区域饮食传统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历史长期的自然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平衡、人与食物平衡的结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自然与文化传统环境之中,深深印刻着对传统自觉或不自觉传承的烙印。因此,所谓“迷综”无视传统的则是无根之本,无土之花,也是事实上不存在的。我们深信,没有传统便无创新。
       二、以整合为时代的特征
       如前所述,当代教学应立足在对相似饮食文化区域性整合上,因此所举菜例正是从淮河与扬子江流域地区“清淡平和,咸甜适中”的总体风格特征上对其作时空的广泛整合,并集中体现的。跨越了所谓小淮扬的概念,从历史到空间的跨度上总体还其本源真实的面貌。该区域包括了江、浙、沪、皖、赣、闽、台等广大地域。实际上在当代市场流通过程中,该区各地之间的相互渗透,使特色与差异已大大地归于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缕脉难清,共同发展。从历史上看,其演进历程又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整合的优势大于割裂。新的流行必定产生新的名品,新的名品必定创造新的辉煌。人们饮食观念的演变正促进烹饪的创新,产生新的流行与新的名品,并形成新的饮食时尚与风俗。在这里,中国烹饪正从普遍模仿的公众形象演进为个性化创新的特色形象。以卫生为基础,风味为核心,营养为目的,也就是说以卫生、营养、美感三要素的高度统一为名菜创作的方向,已成为共识,从而指导着饮食大众对传统批判性传承,选择性重构的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始中国烹饪技术的历届全国大赛,第一届、第二届基本上是老厨师、老菜式、老传统,第三届可以说是新旧参半,到了第四届、第五届则新式菜肴占到了绝大多数。尤其是第五届全国大赛,个人设计创作的新菜式基本上占到了95%以上,而传统品种几乎不见踪影。这虽然有偏颇之处,但不能不说是时代大潮的必然。那些大赛的菜谱记录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以重组为创新的思路
       所谓重组,就是重新组构。这取决于对历史传统的整体回顾和重新评估,以世界空间大舞台为背景,优化组织并重建我们的传统。世界各民族历史相当多的事例证明,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传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演进的。就淮扬地区而言,28年前的传统与当代的传统虽是一脉相承,但在许多方面已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为了传统而传统那不是当代烹饪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当一个新的观点、新的意识、新的结合点产生的时候,如果约定俗成,并被传承下来时,那就是一种经过重组过程形成的新的传统。反之,如果我们原封不动地将古八珍搬到现代流通市场,让大众消费的话,那么就是愚蠢的,十分可笑的。当代许多流行菜式的产生,正强烈地说明了,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到了对传统的重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本味的时代演变为优化调味的时代,形式美的时代演变为科学美的时代。多元复合的、多重结合的,使安全卫生、营养保健、风味美感的高度统一成为当代中国烹饪的科学之美,这就是当代以重组为创新思路的特质。
       四、用经典为教学的模板
       所谓经典,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众口同嚼的,广为流传的,具有典型性质的菜式。这也就是名菜。名菜不是昙花一现,一般具有较长的生存价值,被众口传颂着,它代表着一个范畴、一个档次、一个品级,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以一菜代表一类。这是其具有精细的加工,独特的风味,优质的营养与疗补特征所决定的,因此,运用名菜作为教学的模板正是我们的追求。然而,名菜也随着时代的进化而进化着,新的名菜在不断地更新着名菜谱,这是名菜与音乐、绘画、雕塑应用性质的不同所决定的。通过科学的复演能直接应用于社会饮食生活之中,正是名菜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就必须依据时代的标准,适应社会的要求,更新名菜的教学,运用现代所赋予的科技知识研究名菜的创作与生产过程。本书正是基于这个观念对许多传统名菜进行再打造。因此,本书不是僵死的,照本宣科的,而是灵活的,标新立异的。同时也要说明,本书所用每例历史名菜都经过仔细的推敲分析,具有优化重组的过程。本教材以项目驱动的形式,进行模块化教学,共架设了七个项目驱动模块。项目一,中国大淮扬风味菜系绪论。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了大淮扬风味的生成、特色与结构。项目二与项目三,水产类菜例。大淮扬风味具有水产重于陆产的倾向性特征。项目四,畜肉类菜例。项目五,禽蛋类菜例。项目六,综合与果蔬类菜例。项目七,山海珍品类菜例。
       五、张扬个性发展是名菜教学的目的
       烹饪技艺的学习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在3~5年中即使是经过艰苦磨炼的人也难以成为一个好厨师。十年磨剑,百里挑一,即使成为好的厨师,也难以寻觅全才、通才,亦即各项技术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大师级厨师也各有短长,实际上衡量一个厨师的高低,主要是以他所掌握名菜制作的质与量为标准的。对名菜的教学使之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富于变化,长于创新,这就是教学的希望。我们的每位厨师都有专长,如能张扬专长,精益求精,优长于多数人,那就是专家。如能综合运用,触类旁通,标新立异,那就达到了大师级标准,仅靠一两次大赛金牌的偶然获得而无深厚的名菜知识积淀,那不是真正大师级的人才,也不是教学所应推崇的。对每种定型名菜的复演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再创作过程,抱着这种心态,走向创新那是必然的。创新的积聚与爆发过程,就是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的过程,培养未来的名师、大师正是本教程的崇高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广阅读、精复演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的不是刻板的名菜模型,而是掌握名菜的精神灵魂。名菜是怎样设计并制作的?为什么?有什么长短?怎样进一步优化?怎样推演和派生?名菜的各项元素怎样提炼?怎样综合?怎样达到真、善、美、新、奇、特的创新应用效果?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本书中三分之一的品种纯属我们最新的设计,在每种案例里可以看到一个或两三个名菜的影子,但又有着全新的缜密的科学美思考。抛砖引玉,为学生开拓思维提供参考。
       以上五个方面可以说明本教程是不同于社会一般菜谱读物的,我们为了目前华东地区烹饪工艺大专、本科的教学需要而编著此教材,充满了区域饮食文化个性化的特征。其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凝聚着我们制作与研究的心血,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名菜制作研究教学30余年的经验集萃。所举菜例凡400品,无一野生动物,鲍、参、燕、翅等山海珍品择其典型者,大量地采用了农、牧、副、渔产品原料,既尊重历史名菜的原版,又大量提炼社会新品,采用新思维,打造新模式,贴近一线应用,方便教学过程,推崇绿色食品,面向21世纪的社会大餐饮。
       本教材可作为东南地区高职教育的普及性教材,尤其在江、浙、沪、皖具有较强的侧重性和适应性。
      
       2014年12月于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