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发展
作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编
定价:
65 元
页数:
359页
ISBN:
978-7-309-14064-4/G.1930
字数:
49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米博华
       《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发展》是2018年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部分教师论文合集。学院计划,今后每年拟结集出版一部本院教师当年发表的论文选。目的在于,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相互观摩学习切磋,记录学院发展足迹。
       我到新闻学院工作时间不长,虽然隔行如隔山,但读书如阅人,借由每一行文字更多了解老师们学术专长和为人处世风格。这是一种难得的学习体验。
       即将迎来九十华诞的复旦新闻学院积厚流光,拥有不少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更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新闻事业人才,同时也形成具有“海派”风格的“复旦新闻”。
       正如大家所知,问题驱动创造,挑战焕发能量,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勇于直面挑战、解决问题。
       当今中国社会变化太快、发展太快,新闻传播知识更新太快。“三快”叠加,使人们普遍感到焦虑、逼仄、困惑。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新闻与传播范式正在被大幅度改写,我们所习惯的业态模式在不少方面已经被颠覆。这一切,要求新闻传播学的科研教学作出与之同步的回应。
       本书按三大板块分类: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学。应该说,上述三类论文集中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新闻传播学所呈现的面貌和形态,深度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学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不少改进新闻传播学科研教学的思路和方案。
       众所周知,新闻学历来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学科。一方面,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通过新闻报道宣讲政策、引导舆论和推进社会治理,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内容,增强传播吸引力,使新闻传播发挥倍增效应,是当下必须回应的重大课题。总之,新闻传播学以及新闻史学研究都应该整合、提升、创新和发展。
       新闻学部分的探讨方向和主要思路,或可概括为推陈出新。从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时代内容,到在文化合力中构建新闻话语体系;从人才供给角度思考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到自媒体等新事物不断涌现带来的社会治理诸多问题……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必须拓展新闻学研究空间,创新新闻学研究理论。
       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属于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通过新闻舆论工作实现科学规范社会治理,实现国家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目标,还需要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升级知识系统,在新闻学教育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传播学部分的一个特点,就是着力于对理论和实践的厘清、梳理和整合。传播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这方面耕耘多年,成果颇丰;但我们也感到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日新月异,还需要做大量基础性工作,如传播格局转型与宣传效果、社会转型中的数字鸿沟、新媒介技术条件下的意见表达、社交媒体的从众效应、城市传播中的媒介话语解析等等。这些探讨,对新闻传播学涌现的大量新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界说,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级次等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对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深度考察。
       与此同时,本书还有几篇论文,在新闻传播2.0语境下,对中外新闻史的有关史料、典型案例也进行了新的开掘和解释。这同样令人神往。
       这部论文合集,当然不能够全面展现新闻传播学发展全貌。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们试图从一些前沿课题和实际应用方面展开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酌的意见,也因此难免会有许多不周到、不妥当之处,希望读者和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我想说,老师们在研究和创作中既有宽阔的视野和新锐的思索,同时又表现出理性、沉着、纯粹的治学精神和良好学风。这在当下有些浮躁有些功利的知识界,能够保持这样的淡定和沉潜是难能可贵的。
       教育是永续发展的事业。走过了九十周年的复旦新闻学院,还会有下一个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用论文写下的历史会长久地保存。许多年以后,重温这些文字的时候,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在为复旦新闻学院接力传承中,我们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前人的光荣和后辈的期待。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新闻学类
       我国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及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立法/陈建云
       新信息环境下我国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邓建国
       新媒体环境下评论侵权抗辩事由的演进——以汪峰系列名誉权纠纷案为例/窦锋昌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李良荣 袁鸣徽
       全球民族性:24小时英语新闻频道网站新闻的比较分析/沈国麟
       在文化合力中推进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童 兵
       “一带一路”沿线华文传媒分布差异化/许 燕
       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大选——对《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内容的观察/赵 民 陆 晔
       “新媒体事件”传统媒体报道的多元性——基于中国大陆12份报纸内容的比较研究/周葆华 吕舒宁
      
       传播学类
       城乡起跑线上的落差:转型中国的数字鸿沟分析/曹 晋 梅文宇
       虚构、审视与反思——有关中国当代摄影与数码技术之关系的思考/顾 铮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truggles to Gain Footing/胡春阳
       新媒介技术环境下上海大学生的意见表达研究/廖圣清
       数字知识传播:创造、生产、消费、边界——关于互联网时代认知盈余与知识变现问题的学术思考/孟 建 孔祥飞
       政治法律与休闲之都:全球媒体上海城市形象的框架分析/潘 霁
       社交媒体时代的从众效应研究——以拼趣为例/沈 玢
       气候变化传播:基于中国媒体的内容报道分析/孙少晶 韩晶晶
       空间争夺战——中国大城并区的媒介话语分析/孙 玮 潘 霁
       连接城乡:作为中介的城市传播/谢 静
       视觉技术与感知安全:新媒体语境中纪录片身份再聚焦/杨 击
       数字时代传播政治经济的新现象与新理论/姚建华 徐 婧
       技术·权力·结构:网络新媒体时代公共领域的嬗变/张殿元
       传播格局转型与新宣传/张涛甫
       From Harmonization to Recolorization: Ant Foraging Inspired AuditoryVisual
       Synesthetic Pattern Transformation/郑晨予
       时空大数据:数字化城市的“假体观视”——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城市时空关系的重构/周海晏
       网络空间安全实践:面向用户及中小企业的“新信用社会”战略建构——互联网个人数据资产的众智众筹治理模式研究/周 笑
      
       新闻史学类
       “奇闻异事,罔不毕录”:上海“城”的移动——初期《申报》研究/黄 旦
       邹韬奋的报格思想研究/李 春
       近代服饰文化、图案风格与消费美学/李华强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30年代《申报》专刊的女性意识/林溪声
       小鲍威尔时期的《密勒氏评论报》(1945—1953)及其“左翼”朋友圈/伍 静
       不忘初心 追望大道——“共产主义”是如何传到中国的/周 晔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