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五四细节
作者:
陈占彪 著
定价:
48 元
页数:
231页
ISBN:
978-7-309-14197-9/K.692
字数:
193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小见大,从鲜为人注意的细节切入,分析五四运动爆发必然中的偶然因素、曹、陆、章的“卖国贼”身份,军警的表现,五四当日的主导者和领导权等问题。
       抚今追昔,探寻“巴黎五四”的遗踪旧迹,感受百年前中国劳工、战士的义无反顾和慷慨捐躯,讲述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内部的摩擦和龌龊,以及巴黎留学生、工人的呐喊与奔走。
       正看反观,展示国民党对五四纪念的忌避和压制,讨论五四“反卖国政府精神” 的潜伏、涌动和爆发,以及国民党对五四阐释的力不从心。
       本书希望通过一些特别的视角,对老生常谈的五四运动做出一点令人信服、耳目一新的阐述。
      

作者简介


       陈占彪,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巴黎第十大学访问学者。
       著有《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自由及其幻象:当代城市休闲消费的发生》《五四细节》《观图记》等。编有《五四事件回忆(稀见资料)》《从“五四”到“六三”》《五四图史》《五四的百年纪念》《甲午五十年(1895—1945):媾和·书愤·明耻》《三岛蜷伏,日月重光:抗战胜利受降现场》《从琉球国到冲绳县:琉球亡国史料辑录》《清季琉球悬案始末》《明代使琉球录集辑》《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思想药石:域外文化二十家》等。主编《琉球认同与归属文献丛刊》。执行主编《上海文学发展报告》(年度)。
      

书摘


       目录
      
       前言 首举抗日爱国旗
      
       五四细节
      
       星期天
      
       烈日炎炎、尘雾滚滚
       芮恩施去门头沟了
      
       白旗
      
       为曹、陆、章“出丧”
       “欣然同意”是导火索
       两个“换文”的原委
       还有“二十一条”旧账
       说他卖国,拿证据来
       “我之亲日,并非媚日”
      
       老前辈
      
       “难道我们做官的就不爱国”?
       “火起,请学生速整队归去!”
       优待?虐待?
       军警跪地哀求学生不要演讲
      
       火柴
      
       曹家放火,嫁祸栽赃?
       “他要我快跑去买盒火柴”
       高师的“秘密小会”
       文北大,武高师
       迎面一砖,当头一杆,浑身臭蛋
       “最好我们到检厅自首,判什么罪,情愿领受”
      
       巴黎五四
      
       博迪古公园:捐躯
      
       既有“劳工”,更有“战士”
       中国对“一战”没有任何贡献?
       “嫁给他一定很好”
       迟到的认可
      
       吕特蒂旅馆:内讧
      
       代表席位之争
       汪精卫:“我要当你面打他耳光”
      
       哲人厅:对话
      
       “二十一条”是不是你陆徵祥签的字?
       王正廷:“不得自由虽不死不如死”
       “设政府令诸公变更态度,将若之何?”
      
       圣克卢医院:阻签
      
       病气交加避医院
       签,还是不签?
       围堵陆徵祥
       唯一拒签对德和约的国家
      
       圣日耳曼宫:完约
      
       东邻有拒我单签奥约之意
       只说陆代表“跟山东人一齐受苦”
      
       五四精神
      
       青年节的设置和重置
      
       向蒋委员长和毛泽东同志献旗
       “人民却偏不肯忘记五四”
      
       “反卖国政府”精神的潜伏、涌动和爆发
      
       “他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反帝”精神压倒“反政府”精神
       “×朝忌避五四的社会革命的精神”
       反抗国内的法西斯压迫者
      
       国民党的“五四批判”
      
       “时代变迁论”与“远离政治论”
       你国民党有种骂骂五四看
      
       国民党的五四阐释
      
       “链条之一环”和“洪流之一支”
       五四为国民革命所启示?
       孙中山“监临”五四?
       国民党党员蔡元培“同志”
       五四为国民党改组做了准备
       成败迥异的阐释
      
       附录 用强力拥护公理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