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
作者:
宋娴 著
定价:
68 元
页数:
287页
ISBN:
978-7-309-14217-4/G.1957
字数:
27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馆校合作是20世纪兴起的国际教育和博物馆领域的革新运动,体现了现代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和教育转型,同时也体现了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及学校职能边界的调整。从20世纪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期一批新型的现代博物馆的建立以及课程改革运动,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博物馆群体与学校群体合作的尝试。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馆校合作的历史、现状、主体行为、制度构建为主要线索,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质性及量化实证分析、理论建模等多重方法,对中国馆校合作进行了整体研究,以期获得在中国情境下对该问题的新发现和新理解,以及可能的未来建构路径。
       本书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首先对研究的背景、选题缘由及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继而对“馆校合作”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目标、框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至第四章对中西方馆校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中西方馆校合作的历史脉络、宏观背景、必要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馆校合作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中国馆校合作的必要性包括教育资源的稀缺属性,博物馆与学校的公共属性,学校职能和博物馆职能的有机耦合以及获取外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等因素。但当前馆校合作的制度存在供给不足和目的错位、行政驱动属性较强、中国博物馆与学校内部的异质性等问题,阻碍了馆校合作的深入开展。
       第五、第六章是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质性、量化分析技术,对中国馆校合作的现状、类型、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动机等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当前中国馆校合作与国外相比,仍然处于起步状态。虽然各方对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较为认可,但馆校合作的主要形式较为初级,临时性和投机性较强,发起对象单一,合作不均衡。不同群体对馆校合作的态度以及馆校合作的效果,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馆校合作存在“搭便车”等现象,存在安全、距离、人数、教师绩效考核、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资金、人力、管理、观念等影响因素。
       第七章对包括馆校合作内部管理者与执行者、博物馆与学校组织、馆校合作组织与政府机构在内的三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馆校合作中的互动关系以及行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认为: 不同主体的收益、投入、合作意愿、彼此间的行为选择以及馆校合作的初始状态是影响馆校合作最终演化结果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条件下,馆校合作会呈现多种演化结果。
       第八章在前文对馆校合作的现状、主体关系、合作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方馆校合作经验,构建了包括投入、运行、监督、激励在内的一般馆校合作机制,认为馆校合作中利益相关者行为的规范和改进以及具体合作实践的有序稳定发展,必须以相关合作机制作为保障;在构建馆校合作的机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具体机制的复杂性。
       第九章在前文讨论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者如何合作创建和设计基于博物馆资源的课程材料,以及这些课程材料如何更好地整合博物馆的资源,让它真正意义上区别于学校的课程。
       最后,对研究的结论、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宋娴,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更新改造工程展示策划部部长,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博物馆展示教育、科学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曾参与上海科技馆彩虹儿童乐园的更新改造、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工程项目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承担过二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并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文章,出版过《观众眼中的展品》等专著,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2018年度美国盖蒂领导力(GLI)基金支持,两次获得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2018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所负责部门获2018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馆校合作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馆校合作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中西方馆校合作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节 西方博物馆教育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西方场馆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
       第三节 影响场馆教育的相关因素综述
       第四节 国内相关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馆校合作的脉络、现状及启示
       第一节 西方馆校合作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欧洲馆校合作的案例与分析
       第三节 西方馆校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馆校合作的脉络及宏观背景
       第一节 中国馆校合作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中国馆校合作的宏观背景
       第三节 中国馆校合作的政策供给及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馆校合作的现状及探究
       第一节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数据收集和样本描述
       第三节 中国馆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梳理
       第四节 中国馆校合作现状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馆校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关系类型
       第一节 馆校合作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馆校合作中的基本主体关系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行为演化分析
       第一节 合作行为演化的基本假设和模型
       第二节 馆校合作组织内部管理者与执行者的行为演化分析
       第三节 博物馆与学校组织间的行为演化分析
       第四节 馆校合作组织和政府间的行为演化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馆校合作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投入机制
       第二节 馆校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评估监控机制
       第四节 馆校合作的激励机制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馆校合作课程的创建与设计
       第一节 创建合作框架
       第二节 准备具体的合作计划
       第三节 馆校合作课程总体框架的组成
       第四节 开发馆校合作课程
       第五节 馆校合作课程的评估
      
       结语
      
       附录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