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复旦保险教育百年纪念画册:汉英对照
作者:
徐文虎 许闲 主编
定价:
198 元
页数:
158页
ISBN:
978-7-309-14710-0/G.2047
字数:
15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普天同庆,举国欢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向我们伟大的祖国表达衷心祝福。今天,我身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奋进历程,展望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振奋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新时代中国的豪迈宣言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砥砺奋进70年,艰辛探索70年,我国的保险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走过了70年的奋斗道路。中国现代保险事业的发展以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挂牌开业为标志,风雨如晦,历经坎坷,开拓创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迎来了全新面貌、全新时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启蒙先行,立德树人,伴随着新中国现代保险事业的发展,我国保险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亦日渐成熟。燕梳智者温故知新、初心不改、孜孜不倦,虽历经百年沧桑,但中华民族的保险教育事业得以延续。从先贤们开设保险教育课程,翻译引进保险教材,培育新中国保险人才开始,薪火相传,莘莘学子为实现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复兴、改革、发展而努力奋斗!
       复旦大学是我国诸多高校中最早开展现代保险教育事业的院校之一,其保险教育始于1919年(民国八年)。根据《复旦丙寅年鉴(1926年)》统计,彼时复旦大学聘任了李权时、金问洙、陈望道、周德熙等大学部教员26名。周德熙教授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商学硕士学位,被聘为复旦大学商科专任教授,讲授“保险学”等课程。至1927年(民国十六年),保险教育愈发重要,“保险学原理”成为4学分商科本科生必修课程,并新增设“火险”“水险”“寿险”为选修课程。此外,王效文教授(民国三十六年被聘任为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兼任教授)编撰并于1925年2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保险学》,是我国第一部保险学专著,王效文教授亦被保险界称为“中国保险学理论研究的拓荒者”。周绍濂教授(民国三十五年被聘任为复旦大学理学院数理系专任教授)撰写了数篇保险方面的论文,并编写了《商用数学》《人寿保险计算学》等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复旦大学档案馆收藏的成绩单显示,1949年至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前,复旦大学仍然坚持开设“保险学”“社会保险”“劳动保险”“保险合作”等6门课程。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内保险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复旦大学恢复“保险学”教育,并且承办彼时国内唯一、全国首届金融管理干部专修班,为改革开放后的金融行业培养了大量金融干部。
       复旦大学先贤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之精神代代传承,复旦保险教育事业薪火相传。20世纪90年代后,复旦保险教育发展更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1994年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成立,1996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研究所成立,2002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成立,2013年复旦发展研究院成立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2017年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成立……
       值此全国振奋之时,恰逢复旦保险教育百年纪念之际,受复旦保险教育事业先贤之感召,抚今追昔,深感吾辈所处大变革时代发展机遇之珍贵,继往开来!笃志推动新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赤诚之心尤在,心情为之振奋!由复旦大学许闲教授组织整理复旦保险教育百年历程之照片、纪实等史料,并将其汇编成册,意义重大!兴奋之余,感慨万千,仓促下笔虽难尽本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但有幸为画册作序,便抛砖引玉,以飨保险人。
      
       周延礼
       2019年10月1日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序言
      
       1 教学历程与课程建设
       Curriculum
      
       2 研究机构
       Research Institutes at Fudan University
      
       3 复旦保险教育回顾
       Review of Insurance Education at Fudan University
      
       4 人物
       Figures
      
       5 复旦保险科研回顾
       Review of Insurance Research at Fudan University
      
       6 服务社会与行业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and the Insurance Industry
      
       7 社会各界对复旦保险的寄语
       Word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Fudan Insurance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