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儿童文学史略(一九一六~一九七七)
作者:
刘绪源 著
定价:
45 元
页数:
241页
ISBN:
978-7-309-14338-6/I.1155
字数:
24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中国儿童文学从1916年到1977年的梳理,精心挑选出几十个典型的个案,通过对这些代表当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最高水准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评析,梳理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轨迹史。作者评述结合,个性化的文字有见地有深度,张扬了中国式的纯文学传统,也彰显了作者关于文学史写作的思考:“文学史写作是要研究这一段历史中所特有的文学问题和与文学相关的问题,找出此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性的东西来。”
      

作者简介


       刘绪源,作家,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編。主要学术兴趣在儿童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及中国思想史。已出版著作近二十种,有现代文学专著《解读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专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与评论集《文心雕虎》《儿童文学思辨录》,书评书话集《隐秘的快乐》《冬夜小札》《桥畔杂记》《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翻书偶记》。近年出版的几本新书一一现代散文史论《今文渊源》、与李泽厚对话《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及续编《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编选笺注的《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在学界与读者中引起反响。
      

书摘


       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卷一
      
       一、白话文与《尝试集》
       中国儿童文学是和“五四”新文学同时诞生的。现代白话文学最早的成果——胡适的《尝试集》,其中有一多半就是儿童诗。胡适的其他文字也用近乎儿童的语言写成,也是充满童趣的,他的一些题材重大的论文也如此。
      
       二、陈衡哲的《小雨点》
       《一日》和《小雨点》是中国最早的儿童小说与童话。中国儿童文学正是由胡适、陈衡哲、任鸿隽、鲁迅、周作人、郑振铎、叶圣陶、赵元任等大文化人共同开创的,其起点之高不容小觑,纯文学传统也其来有自。
      
       三、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
       叶圣陶的童话是自觉的儿童文学,自叶圣陶始,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分开,这在中国自古至今的文学发展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童话集《稻草人》中,真正失败的恰恰就是这篇以堆砌黑暗达到控诉目的的《稻草人》,它的价值被一再拔高,给后来的儿童文学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四、周作人的理论与冰心的《寄小读者》
       周作人在“五四”时有巨大影响,新文学运动两大口号——“白话文学”与“人的文学”,就由胡适和他分别提出。周氏也是首屈一指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可惜其理论在当时难以付诸创作实践。冰心的《寄小读者》尽可能发掘童心童趣,并坚持“说自己的话”,这都合于周氏理论。
      
       五、凌叔华的《小哥儿俩》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到《小哥儿俩》等作品问世,才真正出现了艺术成熟的标记。它是“自觉的儿童文学”,是“为儿童”的,同时也是充满艺术个性“说自己的话”的,它是成人与儿童都能接受的,而且,今天读来仍没有时代隔阂。它的魅力很可能是永恒的。
      
       六、沈从文、陈伯吹与老舍的“阿丽思”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大开了中国作家的眼界,沈从文与陈伯吹都曾“仿作”,但都不成功。当时的中国社会很难容忍“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创作,作家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小坡的生日》中有“阿丽思”式的精彩片断,但总体看它仍是不成功的。
      
       七、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可以使孩子从头笑到尾,其喜剧性根基在童趣。但很少有研究者指出:此中的“坏人”竟也是儿童,也有“孩子气”,这与它的阶级斗争主题不合,却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游戏性。这与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美学理念有相似之妙。但这部天才童话也开创了“图解政治”的传统,给以后的儿童文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巴金的《长生塔》等也有此类倾向。
      
       八、从“政治童话”到“教育童话”
       四十年代末的“政治童话”是时代的产物,虽有进步意义,但未能表现丰富多样的儿童生活,未写出儿童不同于成人的苦恼和欢欣,离“儿童本位论”已愈来愈远。五十年代初“教育童话”大兴,正是在此基础上转化与延伸的结果。
      
       卷二
      
       九、鲁兵与柯岩:童诗从哪里出发
       低幼教育者常常分外注意“儿童性”,鲁兵等人的向着“清浅”的努力,应成为今天和未来创作者的财富;但鲁兵的诗常有“思想大于形象”之病,原因在于它们多是从“教育”出发的。柯岩的诗从儿童生活出发,从童趣出发,文学性上高出一筹。她的有些诗已深入到儿童潜意识领域,故让人百读不厌。
      
       十、任溶溶:把童趣推到极致
       任溶溶的儿童诗,大多单纯、巧妙、好玩,读来异常轻松,写作时却动足了脑筋。但这不是“苦吟”的产物,作者的愉快、调皮、兴奋全在字里行间隐藏着。这是“教育”大旗下的游戏快餐,形象大于思想,趣味大于教育,好玩和快乐远远超过了其他。
      
       十一、儿童小说的两种范式
       任大星的《吕小钢和他的妹妹》与《刚满十四岁》等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儿童生活,有新生活的气息,也找到了新的文学范式。这时的儿童已生活在“组织”之中,小说已不再是“私人生活场景”而近于“社会生活场景”了——这是实际生活变化的文学反映。但萧平《海滨的孩子》等少量小说仍按传统范式写私人生活。萧平的文学实践中藏有大可探究的秘密。
      
       十二、“战争中的孩子”和“孩子的战争”
       为什么那么多战争小说都要写孩子给敌人带路?因为战争不是孩子的事,孩子在战争中没有别的能做的事,除非胡编。正是对于儿童小说的不当要求,导致了战争小说的雷同。刘真的《长长的流水》与萧平的《玉姑山下的故事》打破模式,致力于描写战争中的孩子的真实生活,突出了具体的人的丰富情感。
      
       十三、胡万春·沈虎根·高玉宝
       写旧社会生活的作家中,胡万春影响较大,他的《路》好于《骨肉》,因不只突出外在遭遇的“惨”而更注重心理变化之“深”。沈虎根的《小师弟》也因着力刻画人物心理,高于同时代的忆苦思甜之作。浙江籍作家的笔下常有一种“高雅的土气”。这几位作家的成长与高玉宝的文学道路形成了鲜明对照。
      
       十四、诗的散文与小说的散文
       郭风描写动植物的小散文是五十年代十分异类的存在。别人都在走向强烈高亢,他却依然雅淡小巧,作品中找不出教育意义和思想性,却有童心与诗意存焉。任大霖巧妙地发展了这一风格,将动物与人放到一起写,突破了表现旧社会生活只能写痛苦遭遇的模式。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充满童趣,意味隽永,使儿童文学回归于文学。
      
       十五、“早春天气”与《宝葫芦的秘密》
       大量儿童文学名作产生于1956年前后,其原因不在自上而下的重视或号召——真正的好作品是号召不出来的——而在于百花齐放相对自由的开放状态。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的成功奥秘是写出了孩子由爱童话阶段到正视现实阶段的痛苦转换;《五彩路》的成功在于写出藏区儿童的寂寞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这是与全世界儿童心理普遍相通的;《“下次开船”港》则因“思想大于形象”影响了艺术质量。
      
       十六、1960年的批判及此后的创作界
       对陈伯吹与“童心论”的批判加剧了儿童文学界的萧条。茅盾的《六〇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石破天惊,理应视为后世文论的典范。但六十年代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已不可遏止,唯《小布头奇遇记》等少量佳作脱颖而出。“小布头”虽被不时用来歌颂“大好形势”,但童趣满满,并未成为“小大人”,正是作家充沛的童心让这则先天不足的童话奇迹般地走入了一代代儿童的心灵。
      
       十七、《小兵张嘎》与《羊舍一夕》
       六十年代有三部较优秀的中长篇,均为战争题材,其中《强盗的女儿》因宣扬“人性论”遭到批判。另一部《小兵张嘎》作者为“右派”,但他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注重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这使小说前半精彩异常;后半则又与当时流行的战争故事相仿。如何让儿童“走出战争”,是此类作品一大遗留问题。除战争小说外,汪曾祺的短篇小说《羊舍一夕》显露了极高的文学性,为“十七年”中难得的佳作——作者也是“摘帽右派”。本章另回顾了童书奇缺年代被当做儿童书读的几本成人文学作品。
      
       十八、林海音、朱氏姐妹与林焕彰
       此间儿童文学走下坡路之际,台湾的作家们却在开创新的格局。《城南旧事》的问世对儿童文学而言是个不小的突破,朱天文、朱天心姐妹的早期创作继续并发展着林海音开创的小说路数;诗人林焕彰的作品也值得特别关注。在林海音与朱氏姐妹笔下,能看到相对完整的世界;在林焕彰童诗中,则能看到相对完整的儿童。
      
       十九、“文革”中的儿童小说
       自叶圣陶写《稻草人》以来,政治凌驾于文学之上的倾向时隐时现,一直有人将此说得美妙非凡,但到“文革”之际,总算真相毕现。事情往往要走到顶点才看得清。为此,本章对《红雨》《闪闪的红星》《春歌集》《向阳院的故事》《新来的小石柱》等一一作出分析。“文革”后,刘心武《班主任》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到来。本章对“时代精神”的含义作了进一层的分析。
      
       附:“建构论”与“本质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