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区域成人高校完善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东平 主编
定价:
40 元
页数:
247页
ISBN:
978-7-309-14790-2/G.2058
字数:
26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长期以来,教育更多意味着传统学校教育,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全民受教育的渴望,教育延伸至传统学校以外的社会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此,国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出台相关教育政策,推进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等更加开放多元教育的发展。
       区域成人高校是由区县政府主办、市政府批准,经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能够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进行学习型城区建设与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于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终身教育机构。上海区域成人高校是指由上海中心城区政府主办、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从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市民终身学习指导工作的教育机构,也叫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已建校60多年,其最初应成人教育发展需要而设立,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政策调整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变化,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准确锚定国家教育发展方向积极转型。2014年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开发社会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资源开放共享是当前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成人、社区教育机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作用,使之成为区域职业教育与培训、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和社会生活教育的开放平台,健全遍布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在此背景下,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紧跟国家教育政策,结合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积极转型为以学历教育、教育服务与培训、社区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大平台。换言之,目前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已进入多元发展阶段,已由最初的成人教育实践场,转变为以学历教育、教育服务与培训、社区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大平台。
       终身教育大平台是以区域成人高校为主体构建的终身教育综合性服务平台,该平台集终身教育的各种资源、手段以及相关支持服务于一体,通过引导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旨在实现平台终身教育功能的最大化。终身教育大平台在终身教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可归结为“大网络”“大枢纽”和“大载体”。“大网络”强调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关联性,即终身教育大平台将原先闲置的、分散的教育资源关联起来为终身教育所利用。资源的关联既丰富了终身教育资源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大枢纽”意在强调终身教育大平台的主体性。终身教育大平台并非随意地关联与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而是需要终身教育大平台按着一定的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需求,严格筛选之后,将相关资源进行关联与整合,使教育资源发挥更大效能。“大载体”强调了终身教育大平台的服务性。区域成人高校的这一转型是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建设的新定位,是对社会责任的肩负,是对服务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
       终身教育大平台建设初期也遇到一些难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有限与分散、教育技术相对落后、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支持服务系统有待完善等,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终身教育大平台“大”功能的发挥。因此,为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建设,使大平台覆盖面更广、开放性更强,资源共享性更高,从而更好地服务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上海长宁区业余大学(社区学校)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并于2016 年成立了“区域成人高校完善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实践研究”课题,该课题2016年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2017 年立项为市教育一般课题,课题编号为C17111 。总课题下设八个子课题,其中“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子课题通过文献梳理,系统研究终身教育大平台的理论基础——终身教育体系——的相关理论,为总课题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知识分享理论的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研究”“终身教育大平台下区域成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区域成人高校学历教育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区域成人高校整合域内民非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建设的支持服务研究”“云视课堂应用与推广的实践研究”“区域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七个子课题则从教育教学、教育培训、社区教育、支持服务、思想保障等视角开展完善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实践研究。该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与成果,为完善终身教育大平台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策略。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它在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学校发展、帮助教师成长、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我校一直秉持“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孕育转型、实践转型到深化转型的过程中,一直将科研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理性翅膀”。多年来,我校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多次被评为上海开放大学科研先进集体和区级科研先进集体。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申报了十多项区级、市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全校教职工公开出版专著共8 部,发表论文140 余篇。
       新时期,学校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办学道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张东平
       2019年11月28日
      

作者简介


       张东平,1963年9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校长,上海市长宁区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长宁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人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先后主编《区域成人高校“一训三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区域成人高校多元发展研究》《区域成人高校服务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践研究》等著作,发表十多篇终身教育研究论文,获得上海市育才奖、“长宁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并被评为2015年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终身教育大平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概述
       第二节 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 新时期党建引领终身教育大平台建设
       第一节 成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概述
       第二节 党建引领终身教育大平台建设的途径
       第三节 党建引领终身教育大平台建设的实践
       第四节 党建引领终身教育大平台建设的思考
      
       第三章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
       第一节 学生职业能力的概述
       第二节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第三节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行动研究
       第四节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建议
      
       第四章 开放教育资源共享途径的探索
       第一节 知识分享与开放教育资源理论研究
       第二节 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第三节 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研究
      
       第五章 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的支持服务
       第一节 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支持服务概述
       第二节 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支持服务现状
       第三节 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支持服务案例
      
       第六章 域内民办非学历教育资源的整合
       第一节 民办非学历教育资源整合概述
       第二节 民办非学历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
       第三节 民办非学历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
      
       第七章 终身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探究
       第一节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第二节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
       第三节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框架
       第四节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第八章 云视课堂应用的技术支持服务
       第一节 云视课堂应用的技术支持服务概述
       第二节 云视课堂应用技术的分析
       第三节 云视课堂应用技术支持服务的实践
       第四节 云视课堂技术支持服务案例
      
       第九章 新时期区域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节 区域成人高校校园文化
       第二节 区域成人高校校园建设的现状
       第三节 区域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第四节 区域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