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田野调查技术手册(修订版)
作者: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 编 何国强 译
定价:
58 元
页数:
346页
ISBN:
978-7-309-14596-0/C.382
字数:
36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修订版译序
      
       《田野调查技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一本精英荟萃、弥久常新的工具书。撰稿人是名噪一时的英国人类学家,笔调触及天涯海角的文化事象。他们根据自己或同行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经历,按照科学观察和准确记录的要求,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把田野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经过一百多年的检验,反复磨砺,不断修订,《手册》出到第六版,内容更加丰富,体裁更加合理。至今未因时间流逝而变得陈腐,反因社会需要更显活力,成为许多人背包里的必读物。
       综观全书,在下认为《手册》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的特点:
       第一,风格上不卖弄理论绕弯说事,而是惜字如金地阐发实际,直陈观察的要点。
       作为科学的田野工作的开创人,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调查员首先是资料收集者,此时他临场,待他离开现场回到研究室,把材料和理论两相对照,才是陈述者或解释者。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调查员要在观念上将两个步骤分开,不能混淆起来两步并作一步。《手册》是宣讲第一步工作的著作,从不侈谈离开现场之事,如整理田野笔记、写调查报告等。
       《手册》的许多撰稿人堪称鸿儒。他们恪守“知行合一”的信条,提出不少理论范式,率先付诸实践,但在《手册》中则宁愿不讲理论,而要贯彻“事实胜过逻辑,不去搜集事实就谈不上科学”的常理。故将《手册》定位于“行”字,而非“知”字。这条界限挡住了故弄玄虚、猜谜覆射的言辞。若说牺牲了理论,那只是显性的理论,隐性的理论仍然没有舍弃,如整体观仍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伏线,整体观便是一个隐性的理论。此外,撰稿人年逾不惑,颇有城府,无意中应验了一句格言:“老年人和饱经风霜的成年人说出来的话,跟年青人和孩子说出(尽管意思正确)的含义不同。” 所以,即使只讲实际操作仍然不输于严密的逻辑推论。
       第二,体裁上表现了英国社会人类学与美国文化人类学的聚汇合一。
       英国的人类学产生较早,美国人类学紧随其后。前者以服务殖民政策为己任,社会研究一枝独秀。后者产生于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赶尽杀绝之后的文化挽救行动。美国人类学偏重于文化,英国人类学偏重于社会结构。美国人类学在博厄斯的带领下于二战前后业已成熟。博厄斯主张研究一个民族就要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因为每个民族的社会结构自成体系,每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完整的研究需要不同的分支学科分担文化体系的不同部分,所以人类学是“一总三分”的集合学科,总学科之下综合了生物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含语言学)和考古人类学。分门别类就能较好地承担研究世界各民族的自然属性、物质生活、社会结构、语言交流、精神文化等活态文化以及消逝的文化(死文化)的任务。第六版编纂期间,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都在美国的大学任访问教授,利于《手册》吸取分支学科一炉共冶的优点,世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通过《手册》的体裁与调查技术的实用性而珠联璧合。
       第三,内容上坚持实证调查是撰写科学民族志的基础。
       马林诺夫斯基的名字虽未出现在“三个机构与部分成员名单”中,但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他的思想和经验通过埃文斯―普里查德等学生广为传播,如方才说“先调查,后写作”的两步法。
       在评价民族志的科学价值时,马氏提出一条判断准绳:能够分辨出两种材料的民族志才是好的。哪两种材料呢?一是由观察与询问得来的材料,这正是《手册》指向的目标;一是调查员基于他的常识与心理领悟得来的材料,主要指在研究室用理论过滤材料的解读过程。怎么获得第一种材料呢?从《手册》的叙述中可以抽象出五点认识:
       (1)材料源于意识指向的存在,无须中介来传送,因此要贴近对象观察,而了解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员的态度。
       (2)人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要求调查员收集材料时保持中立,不要忘记本来的身份,而去做分外(公务员、商人、慈善家等)的工作,更不要臆测对象。
       (3)田野调查有两个层次:一是具体的观察与询问,在把握文化事象的关键点的过程中占有材料;一是抽象的方法论,通过调整调查者的思想意识适应主客(调查前提、角色扮演)关系的变化,指明观察与询问的方向,支持调查员更好地运用技术。
       (4)在场的田野调查和离场的模型建构及材料解释,还有两步工作的时空分离,这些因素避免了调查员陷入自相矛盾而不能自拔的状态,即理论预设与经验事实的不一致。
       (5)客位解释和主位解释不能等量齐观。前者关注文化共性,便于抽象比较,后者凸显文化个性,以便具体比较。具体比较属于表层,难以抓住文化本质,深层次的抽象比较才能假设出包容在文化差异中的人类共享信息,并用数字、图表、公式来呈现,经过通约、换算,这就是更高级的跨文化比较。
       《手册》表明田野调查的两个层次和在场观察询问及离场解释陈述,前两个层次、后两者(在场与离场)各自都是循环往复、多次来回的过程。所以,田野调查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近20年来,国内出版了一些通论性质的田野调查书籍,多数是译著、个别为专著,也有编著(包含某些带有田野调查的人类学教材)。这里以随机方式列举5本书,即《田野研究中的成员角色》《人类学家在田野:参与观察中的案例分析》《田野工作的艺术》《如何做田野笔记》和《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前3本的内容波及第一步的两个层次(上述第3点)。第4本的内容徘徊于第二步的工作。第5本的内容囊括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工作,它是一本厚书,体系庞大,以三篇十八章(49.8万字)的规模广涉民族学、史学、哲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唯有上篇(5章,计90页、10.2万字)讲田野调查,以下乡进驻为始,撰写报告为终,无奈欠缺具体技术的铺垫,调查特点与功能、调查形成与发展、调查原则与类型等倒是讲得十分投入,然而因未对文化作结构分析,也就未给调查技术与文化种类创造良好的结合点。作者虽然殚精竭虑,读者未必感到满意。
       以上只是粗浅的比较,反观《手册》当之无愧地成为埋首第一步第一层次,即“先调查”,“在调查中立足于具体的观察与询问”的专著,环顾他著,难以企及。这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局面究竟好还是不好,奉劝大家都来考虑。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部分 体质人类学
       第一章 体质人类学的方法
       一、人种的差异
       二、人体的测量
       第二章 人类的血型
       一、血型
       二、验血
      
       第二部分 社会人类学
       第三章 导引
       一、调查员的自我意识
       二、两种社会的资料获取
       第四章 方法论概说
       一、眼界与目标
       二、再谈调查员的自我意识
       三、掌握田野文本的结构
       第五章 社会结构
       一、基本观察点
       二、性别与年龄
       三、家庭
       四、亲属
       五、宗族(世系)与氏族
       六、社会分层
       第六章 个人的社会生活
       一、日常礼仪
       二、训练和教育
       三、生命周期
       四、婚姻
       五、衰老、死亡及尸体的处置
       第七章 政治组织
       一、政治制度
       二、法律与正义
       三、财产的体现:从经济、法律、土地所有制和遗产的视角
       第八章 经济
       一、引子
       二、生产
       三、分配、交换与消费
       第九章 仪式和信仰
       一、引子
       二、宗教信仰与实践
       三、巫术信仰与实践
       四、魔法与妖术
       五、医学与治疗中的仪式
       第十章 知识和传统
       一、引子
       二、数字知识
       三、天文地理
       四、植物与动物知识
       五、医药知识
       六、历史、神话、故事、传说
       第十一章 语言
       一、手势、手语和信号
       二、口头语言
      
       第三部分 物质文化
       第十二章 身体的维护
       一、个人外表
       二、个人形象
       第十三章 生存的维持
       一、衣着
       二、食物
       三、居住
       四、交通
       第十四章 谋生的装具
       一、工具
       二、兵器
       三、盛食品的容器
       四、陶器与玻璃
       五、石木与金属制品
       第十五章 开物的天工
       一、用火
       二、觅食
       三、编篮技艺
       四、采矿、打石、制盐
       五、无纺布系统
       六、纺布系统
       第十六章 闲暇的消遣
       一、塑像、雕刻和绘画艺术
       二、音乐
       三、舞蹈与戏剧
       四、游戏和娱乐
      
       第四部分 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第十七章 野外文物工作
       一、必备的知识与技术
       二、可移动的实物
       三、不可移动的实物
       第十八章 文物保护技术
       一、摄影技术
       二、拍片技术
       三、采集与包装
       四、骨头的保存
       五、拓片和压纹
      
       参考书目
       初版译后记
       修订版跋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