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新闻话语中的社会心理研究
作者:
杨击 等著
定价:
46 元
页数:
202页
ISBN:
978-7-309-14781-0/G.2056
字数:
17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杨击,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副教授,从事媒体话语与影视叙事研究与教学。出版专著《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著《大众传媒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年)、《世界电影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叶柳,1983年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硕士。2009—2011年任浙江广播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记者、编辑,目前就职于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舆情和应急管理处。
      
       吴桐,1990年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硕士。2011年赴香港城市大学交换,学习新媒体专业;2012年获“复旦大学望道学者”称号;2013年参与“中美杰出青年项目”,同年赴美国乔治城大学交换,学习国际关系专业;2013—2014年两度获国家奖学金;2015年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目前就职于《解放日报》文化频道。
      
       张雯宜,1989年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硕士。参与出版《影像都市:视觉、空间与日常生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目前担任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品牌总监。
      

书摘


       目录
      
       绪论 研究缘起、理论资源和基本假设
       一、本书所涉研究的基本边界和假设
       二、理论和方法论资源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
       四、框架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五、媒体话语的特性
       六、民间表述的特性
      
       第一部分 新时代媒体富人叙事的文本分析
      
       第一章 “胡润百富榜”媒体报道十二年(2000年至2011年):富人主题的建立
       一、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
       二、报道主题的内容分布
       三、报道写作的态度立场
       四、富人阶层的形象呈现
       五、框架装置的元素分析
       六、推理装置的元素分析
       七、文化共鸣的作用
       八、本章小结
      
       第二章 《感动中国》十年(2002年至2011年):价值添加与英雄建构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二、人物角色和功能分析
       三、符号矩阵中的角色意义
       四、本章小结
       附录2-1:《感动中国》获奖者编码表和事迹简介
       附录2-2:《感动中国》角色功能分析表
       附录2-3:《感动中国》十年人物表
      
       第三章 “宝马撞人案”十年(2003年至2012年):母题制造的尝试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二、作为叙事母题的“宝马撞人案”
       三、“宝马撞人案”报道的四种主要框架
       四、贫富差距议题建构中的主题和相反主题
       五、本章小结
       附录3-1:“宝马撞人案”分析引用报道列表
       附录3-2:“宝马撞人案”主题矩阵表
      
       第二部分 新时代媒体富人叙事的受众心理影响调查
      
       导言 调研设计的基本方式和目标
       附录:调研设计框架
      
       第四章 富人形象在受众中的总体认可度调查
       一、问卷设计原则、方法和目标
       二、“胡润百富榜”相关报道:距离感上的贫富差距
       三、《感动中国》:淡化消融的贫富差距
       四、“宝马撞人案”相关报道:激化加剧的贫富差距
       五、符合政策导向的形象得到认同
       六、本章小结
       附录4-1:“富人形象在受众中的总体认可度”调研问卷
       附录4-2:“富人形象在受众中的总体认可度”调研受访者背景资料
      
       第五章 “宝马撞人案”中的价值添加与受众对新闻价值认同的影响调查
       一、问卷设计原则、方法和目标
       二、受众与媒体对主要报道要素的关注度存在差异
       三、不同框架装置和受众群体对价值添加的影响
       四、解释/推测/评判是推理装置提高新闻价值的核心元素
       五、图片是框架装置五元素中提升新闻价值的核心元素
       六、虚题比实题更吸引受众
       七、本章小结
       附录5-1:“‘宝马撞人案’叙事价值添加与受众对新闻价值认同的影响”测试文章
       附录5-2:“‘宝马撞人案’叙事价值添加与受众对新闻价值认同的影响”调研问卷
       附录5-3:“‘宝马撞人案’叙事价值添加与受众对新闻价值认同的影响”调研受访者背景资料
      
       第六章 “宝马撞人案”受众复述性写作的话语分析
       一、“写新闻”设计原则、方法和目标
       二、“框架装置”与“推理装置”
       三、“富人身份”主题叙事
       四、“道德拷问”主题叙事
       五、“司法公正”主题叙事
       六、“情感倾向”主题叙事
       七、本章小结
      
       结语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