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尤侗年谱
作者:
徐坤 著
定价:
88 元
页数:
256页
ISBN:
978-7-309-15737-6/K.760
字数:
261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谭帆
      
       徐坤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现在是华东师大传播学院的副教授。她的博士论文选择明末清初一位重要的作家尤侗为研究对象,完成了两部著作,一部是《尤侗研究》,另一部就是这本《尤侗年谱》。《尤侗研究》已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而这本年谱也曾由台湾花木兰出版社出版繁体字版,此次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再出简体版,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徐坤《尤侗年谱》以尤侗一生为线索,勾勒出一幅清前期的士人图景,再现了清初江南文人的政治、生活与社交的生动画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特色和价值至少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虑。
       其一,作为清初文坛的“真才子”(顺治帝语)和艺苑“老名士”(康熙帝语),尤侗性格敦厚,名重一时,在诗、文、词、曲等多个领域皆有成就,现存《西堂全集》《西堂馀集》以及《鹤栖堂稿》等共一百四十二卷,“著书之多,同时毛奇龄外,甚罕其匹”(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关于尤侗的年谱,迄今主要是其自撰的《悔庵年谱》,惜内容过于简略,且撰写时年事已高,细节之处难免错讹;尤其在关涉其与友人结社、聚会等活动事迹时,须旁证其相关材料,加以比照、分析与说明。故而就尤侗个体的研究而言,重新编撰一部尤侗年谱颇有必要。
       其二,尤侗由明入清,以八十七岁高龄辞世,一生几乎贯穿自万历至康熙的六个年号。同时,他生平交游广泛,上至达官权贵,下至市井平民,三教九流几乎皆有过从,可谓明清之际朝代更迭、社会变迁,尤其是江南一带民心士风演化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就历史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角度而言,以尤侗的生平事迹为坐标切入历史现场,观照和还原当时江南文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文化氛围、政治气候与官场生态,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其三,近些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清代文学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尤侗的诸多师友同好如陈维崧、曹尔堪、毛奇龄、杜濬等,皆在不同程度上吸引了学界关注。尤侗年谱之编撰既有抛砖引玉之效,亦可谓这一学术研究链条中不可或缺之一环。
       当然,清代历史文献之浩繁与琐碎众所周知,整理修订年谱是一项考验个体意志的精神劳动,需翻阅大量尚未被点校整理之著作文献与方志史料,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潜心爬梳。徐坤《尤侗年谱》之编撰,便以爬梳历史文献得来的原始材料为凭据,在考察核断材料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文史互证的考证方法,以原始资料本身为叙述对象,通过对来自不同史料之大量信息的充分汇集、仔细梳理与悉心对比来陈述事实、剖析问题,这种学术研究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时至今日,关于清朝名人年谱的整理与出版仍然是一项有待深耕的工作。任何宏观的学术研究都应建立于对个体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对重要个案的悉心整理与深入探究,清代文学史、清代历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将缺少可靠、生动的历史细节。徐坤《尤侗年谱》之编撰价值除了梳理尤侗一生之遭际,还在于勾勒了清前期诸多的士人面貌,不仅可为今后的尤侗研究作参考,也可推进清前期的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
       徐坤聪颖好学,在古代戏曲、尤侗研究等领域已有不俗的成绩,已出版多种论著,发表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因工作所需,徐坤在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入职后,把研究领域扩展到现代影视,尤其以美国动漫研究为主要方向,也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这样,徐坤的研究和教学形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传播”和“影视批评”两个既相对独立也有所关涉的研究领域。相信徐坤能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出好的成绩。
      
       2021年4月25日
      

作者简介

书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