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泥泞足迹深
作者:
朱文华 著
定价:
88 元
页数:
505页
ISBN:
978-7-309-15617-1/I.1274
字数:
41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自序
      
       援引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成例,我也编选了这本论文集,作为退休的纪念。
       常常有学生问起我与复旦大学的“关系”,我总是颇为自豪地回答说,虽然我非“高龄”也不“资深”,但与复旦大学结缘的时间却委实不短——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了,那是因为早在1965年9月,我从当时的上海市南市区嵩山中学考入了市重点中学“复旦大学附中”(高中),从此入住“复旦大学第三宿舍”,而且由于佩戴了“复旦大学附中”的校徽,得以很自由地出入复旦大学的校园: 或者在大礼堂看低价的电影,或者在新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室翻阅附中图书馆所见不到的新旧报刊。这是我与复旦大学结缘的开始,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个阶段。当时本以为一只脚已经踏进复旦大学,谁知风云突变,不到一年后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我们大部分学生随即卷入了“红卫兵”运动。再过几年,我们作为“老三届”中学生又被迫离校而“上山下乡”了。然而世事难料,当我带着一箱图书赴淮北农村“插队”后不久,国内竟然有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于是在1973年秋,我也有幸(?)被推荐,旋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招收,便重返上海求学,正式接上了与复旦大学的中断多年的缘分。
       1976年秋,我在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毕业后被安排留校工作,先后在学校机关(政宣组和校长办公室)任职(干事、秘书),期间还去复旦大学干校(崇明岛)劳动一年。直到1980年春,因我申请,被调入新组建的“鲁迅研究室”(隶属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从此,我就长期服务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任实习研究员、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起又获得担任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另外,根据组织上的安排,这期间我还承担过部分的基层党政社会工作。2013年春,我在年满65周岁时按学校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因有几位由我指导的博士生尚未毕业,于是被中文系返聘,直到今年。如此说来,我为复旦大学(主要是中文系、语文所)服务计有四十余年,这是我所深感欣慰的。当然,我更感激的是复旦大学和中文系(语文所),承蒙他们不弃,也有赖于他们的培养(例如1985年,曾批准我去北京大学的“中国文化书院”短期进修),否则,像我那样头顶“工农兵学员”帽子的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早该被打发了: 如我这般没有一个正式的、像样的学历、学位的人,也很难长期跻身于大学教授队伍的。
       说到“纪念论文集”的编辑,事实上可以有多种角度和方法(由此体现一定的目的意图)。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想约请(因为其实是
       麻烦)我所熟悉的师友和学生写稿说些褒扬性的话,只是希望对个人以往的教学科研工作做一个小结,以此向那些始终关怀我的亲友,以及曾经以各种形式帮助过我的同行师友们做一个汇报。于是决定采用编“自选集”的方法和形式,即选录个人的若干代表性论文(主要涉及广义的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领域的几个课题),另附几份相关的资料。
       记得本人当年在淮北农村“插队”时曾赋诗自励,其中有“泥泞足迹深”之句,颇受友人的称赞。既然如此,不妨以此作为这本纪念集的书名吧。
      
       2017年9月23日
       (农历八月初四,秋分节气,人生也步入秋季了)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辑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
       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曲折发展——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其分期3
       改良主义问题考释——兼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改良主义
       改造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条历史启示
       “再造文明”的必由之路——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再认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偏激”说驳议
       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辑二 中国现代作家研究·
       也来重新审视陈独秀与杜亚泉的论争
       陈独秀与1924年围绕太戈尔访华的文化论战
       鲁迅与人道主义思想
       略论鲁迅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
       关于鲁迅讥评“胡适之法”的几个问题
       关于胡适与辛亥革命的几个问题
       论胡适的“民族反省”思想
       论胡适的文化使命感
       论胡适的思想文化人格
      
       ·辑三 传记学研究·
       论传记作品的本质属性
       把握矛盾,求得统一——传记写作理应把握的几个原则方法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关于传记作品文学色彩的度
       梁启超的传记作品及其理论的文史意义
       胡适与近代中国传记史学
      
       ·辑四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着重研究“五四”前二十年的中国近代文学潮流
       晚清各体文学的走向和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
       简论晚清“新文体”散文
       关于晚清“新文体”的“恶评”问题及其他
       “中国现代小说史先声期”作品的再解读
       我的几个基本观点——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问题的初步思考
       郑振铎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理论贡献——纪念郑振铎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作家
      
       ·附录·
       一、主要著述目录(1979年以来)
       二、历年所指导的研究生及其学位论文一览
       三、历年所讲授的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一)《胡适文存》精读
       (二)现当代人物传记研究
       (三)中国近现代重要作家研究
       (四)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之二)
       (五)近百年中国文学研究纲要(讲授提纲)
       (六)“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讲授纲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