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互动认知的视角
作者:
吕洁 著
定价:
39 元
页数:
279页
ISBN:
978-7-309-16279-0/C.426
字数:
197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及产业间高度竞争的趋势下,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其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创新突破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开发出卓越的产品或服务,或是否具备更有效率的工艺流程,以超越其他企业而成为市场领先者。在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个人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复杂任务的需要,知识型团队是企业寻求工作效率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组织创新的核心力量。现代企业普遍依赖于各类知识型团队来制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例如,研发团队、技术团队、咨询团队等。知识型团队具有知识异质性的典型特征,通过整合不同领域专家的独特知识或技能,团队可以获得广泛的问题视角和创造新的知识。企业若能积极有效地激发知识型团队的创造力,不仅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还可以为组织创新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知识型团队创造力对于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而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是当前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外关于团队创造力的研究已获得蓬勃发展。创造力被定义为社会系统中个体有价值的、有用的及新颖的想法的形成。在知识工作环境中,团队创造力表现为知识型团队产生的有价值的且实用的创意结果(如产品、服务、创意、程序或流程等)。它是一个多面向的构念,体现在想法形成、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等各个方面,而且离不开特定的知识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团队认知资源,知识异质性有利于提升个体及团队解决问题或形成新想法的能力。在试图整合跨职能或跨领域的知识时,知识型团队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需要克服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边界。在团队中,这些边界与来自多种学科的不同知识背景有关,会进一步导致沟通问题,需要团队成员参与复杂的认知互动过程。例如,团队成员之间的认知冲突不可避免。而且,在显性或隐性知识共享方面,团队知识协调需要建立在团队成员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基础之上。尽管知识异质性是激发团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它并非所有情况下都能对团队创造力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可能会限制有效的知识共享,以及导致诸多负面结果。因此,有必要揭示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以解释知识异质性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关于团队或群体问题的研究,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本书采用团队互动认知的视角,探讨企业知识型团队的知识异质性特征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不仅借鉴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也采纳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方法。
       一方面,本研究尝试从认知科学的视角,将团队视为集体信息加工者,通过分析团队异质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利用团队互动认知的理论框架阐释其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个体对知识的表征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信息加工整合过程,包含了表征的意识内容,以及“为我”(forme)的意识感受,这个过程是在“大脑身体”的统一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与个体知识表征不同,团队知识涉及团队内在的知识组织及成员彼此间各种任务活动的关联方式。通过思考一个团队成员的知识如何与其他成员的知识发生相互关联,可以将知识表征的概念拓展到团队水平。团队知识表征即团队运作中的重要知识在成员间被拥有、组织与分布的方式。由于团队知识的内容更为复杂,团队成员间架构知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团队互动行为和创造绩效。随着团队互动的潜在模式的增加,团队规模以及团队知识结构的复杂性还可能逐步升级。实际上,团队知识是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长期发展的结果。在执行团队任务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成员需要不断互动以协调彼此间的行为。这不仅要求群体成员对团队所处环境的总体知识形成共同的理解,还要求个体成员结合彼此的专长领域建立综合的知识配置意识。对于知识型团队而言,团队成员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复杂认知分工是其创造绩效的重要前因。认知科学领域中的团队互动认知理论有助于理解高效团队中的内隐协调过程及其在复杂情境中的运作过程,可以借鉴并应用于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基于此,本书关注了“知识异质性如何作用于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问题,并将团队互动认知作为该过程中的一种关键的认知解释机制,以丰富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另一方面,本书所关注的核心议题为“团队创造力”,在分析团队创造力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变量测量等方面也借鉴了一些心理学方法。创造力相关议题主要存在于心理学进路的研究中,且在较长时期都局限于个体创造力的探讨。在组织管理领域中团队创造力的研究相对滞后,大多数研究者是在行为实验室或实地情境中对其进行测量。本书也涉及团队创造力的实验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借鉴诸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发与设计了具体的实验情境和操作过程。因此,本书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特征,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丰富和拓展团队创造力的相关理论,以及能够为企业团队知识决策和创新决策提供支持。
       概括而言,本书立足于知识型团队管理与创造实践,通过关注知识型团队的知识异质性特征、团队创造流程及绩效、团队成员的知识互动方式及过程,以及个体、团队及组织层面的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采用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案例探索和实证检验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团队互动认知的视角揭示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具体而言,全书共包含四个阶段的研究,逐一开展。
       第一个阶段是理论探索,旨在阐释团队创造的认知机制。基于有关团队认知及创造力等大量文献的分析,阐述团队创造相关的一系列认知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与构建、信息检索与收集、创造性想法形成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团队认知的不同理论视角,并指出传统的共享认知视角不适用于知识型团队的分析,它往往会忽略一些关键的团队互动过程,而采用团队互动认知视角有助于阐明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过程。此部分内容主要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张钢和吕洁,2012)、《心理科学进展》(吕洁和张钢,2013)和《上海商学院学报》(吕洁,2015)。
       第二个阶段是实验研究,旨在观察知识异质性、成员创造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知识型团队的创造力受到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异质性以及个体成员创造力的影响。选择同年级大学生为被试,通过编制个体成员创造力及团队创造力的测量任务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个体成员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却并不相关,而知识异质性与个体成员创造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此部分内容主要发表在《应用心理学》(张钢和吕洁,2012)。
       第三个阶段是案例分析,旨在探索知识异质性、认知冲突与成员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型团队的知识网络可以关联团队成员的异质性专长,提高成员创造力。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阿里巴巴诚信安全技术开发团队为分析对象,识别团队中知识互动关系的三个特征,即准确性、互惠性和多重性,并探索这些知识关系特征同认知冲突及团队成员创造力之间的可能关系。此部分内容主要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吕洁,2018)、《清华管理评论》(吕洁和张钢,2017)。
       第四个阶段是跨层次建模,旨在检验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知识型团队的创造力不仅受到团队知识异质性和成员创造力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认知互动过程。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认知冲突、任务知识协调对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认知冲突在知识异质性和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任务知识协调则调节了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的影响。此部分内容主要发表在《心理学报》(吕洁和张钢,2015)。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1)扎根于团队的知识行为现实,阐明了团队创造的认知过程,构建了团队认知涌现的理论模式,并指出互动认知的视角较传统的团队认知理论更有利于解释知识型团队的创造机制。(2)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从多个研究进路扩展团队创造力的理论研究。例如,采用了自主设计测量任务的实验研究、结合网络分析进路的案例研究以及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调查研究等方法,对知识型团队的创造机制提供了多种路径的探索和交叉检验。(3) 从互动认知的视角,构建了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跨层次理论模型。其中,探讨了个体成员创造力对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验证了认知冲突在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检验了任务知识协调对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书的特点在于研究视角新颖独特,研究过程严谨规范,研究数据真实可靠。本书虽为学术专著,但在内容上具有较好的可读性,适合研究者和企业人员阅读。由于受样本、时间及人力等条件限制,以及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几个基本概念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一节 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知识异质性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认知冲突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团队互动认知的分析框架:理论探索
       第一节 团队认知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团队创造的认知过程
       第三节 团队互动认知的观点
      
       第四章 知识异质性、成员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实验研究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实验方法
       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研究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知识异质性、认知冲突与成员创造力: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发现
       第五节 案例讨论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六章 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跨层次作用模型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假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模型与假设检验
       第五节 研究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进展
       第三节 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体创造力实验测量
       附录二 团队创造力实验测量
       附录三 知识网络调研问卷
       附录四 员工创造力调研问卷
       附录五 团队领导调查问卷
       附录六 团队成员调查问卷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