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乳腺肿瘤学(第三版)
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徐兵河 主编
定价:
880 元
页数:
1202页
ISBN:
978-7-309-16430-5/R.1971
字数:
2377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230万女性发病。我国虽不是乳腺癌高发国家,但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每年新发病例近40万。以上海市为例,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达到68.4/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为17.8/10万,居第6位,且正在逐年升高,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
       因此,对乳腺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备受关注。每年都有很多基础及临床的科研成果逐步应用于临床,不断在提高防治效果方面发挥作用。
       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方法的应用使得关于乳腺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例如,以往认为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预后较差,然而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其有更多的不同类型,治疗方法也不同,改变了以前认为除化疗外无药可治的观念。此外,很多新药物,如内分泌及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惠及了更多患者。
       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理念近年来也在逐步改变。改良根治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更注重术后乳房外形的完美及功能。在合理、适当的手术切除范围下,保乳手术已在有放疗及综合治疗条件的地区得到普遍推广,术后乳房重建、保乳手术及腔镜下手术正在悄然兴起。目前正以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来决定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以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全身性治疗为主,逐步改变治疗方式,同时结合相关的基础研究,提高患者满意度。放疗在以前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目前在保乳手术中起重要的作用。总之,近年来乳腺癌治疗正在向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综合治疗发展。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基础研究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根据国际、国内的最新资料每2年组织1次乳腺癌诊疗指南的修订,并组织专家进行国内巡讲,目前已更新到第8版,为同道们了解国际、国内乳腺癌诊治研究的进展提供了最新资料。同时,本书将每4~6年修订1次,全面介绍乳腺癌基础研究的进展,供同道们参考,希望能为提高我国乳腺癌的防治,保障女性的健康作出努力。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10月
      

作者简介


      
       邵志敏,博士生导师。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第八届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中国癌症杂志》主编。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
       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致力于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早期筛查和诊疗流程,确立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和精准治疗策略,开展临床试验以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课题、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211”工程Ⅱ期、“985”项目、“973”课题及其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
       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带领团队分别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B类项目、上海市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
       已发表有关乳腺癌研究的论著近500篇,其中SCI收录400余篇,被国际医学文献引用逾6000次。主编专著10部。
      
       沈镇宙,肿瘤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名誉主任、终身教授,上海市乳腺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上海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肉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曾多次应邀在国内外讲学,并担任国际及国内一些重要专业会议的大会主席。现任《中国癌症杂志》主编及10余种国内外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临床医学科技奖、第四届中国医师奖、中国抗癌协会“为中国抗癌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奖及复旦大学校长奖等多项奖励。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及上海市劳动模范。主编专著6部,副主编2部,参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的编写。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160余篇。
      
       徐兵河,肿瘤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教学名师。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务。“晚期乳腺癌治疗共识指南”国际专家团成员、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及“ESMO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执笔专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曾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名誉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肿瘤内科治疗,特别是在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和抗癌新药研发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牵头制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乳腺癌合理用药指南”及行业协会规范、指南和共识30余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奖10余项及国家发明授权专利10项。获“北京市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市师德先锋”等荣誉称号。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教材及专著15部。
      

书摘


       目录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乳腺的解剖、生理及分子生物学调控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结构
       第二节 乳腺的生理
       第三节 乳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
       第四节 展望
      
       第二章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
       第一节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二节 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
      
       第三章 遗传因素与乳腺癌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
       第三节 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和基因突变预测模型
       第四节 遗传性乳腺癌的筛查、预防与治疗
      
       第四章 干细胞与乳腺癌
       第一节 干细胞理论和乳腺干细胞
       第二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及其起源
       第三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鉴定
       第四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
       第五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
       第六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调控分子机制
       第七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可塑性
       第八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
      
       第五章 乳腺癌的组学研究进展
       第一节 乳腺癌与基因组学及表观基因组学
       第二节 乳腺癌与转录组学
       第三节 乳腺癌与蛋白质组学
       第四节 乳腺癌与代谢组学
      
       第六章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
       第一节 趋化因子家族
       第二节 趋化因子受体
       第三节 趋化因子与乳腺肿瘤干细胞
       第四节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的生长、转移
       第五节 靶向趋化因子的乳腺癌治疗
      
       第七章 肿瘤的免疫治疗与乳腺癌
       第一节 肿瘤免疫逃逸
       第二节 肿瘤免疫治疗
       第三节 总结及展望
      
       第八章 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方向和实践
       第一节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及精准治疗
       第二节 乳腺癌研究的展望
      
       第二篇 乳腺肿瘤的筛查与诊断
      
       第九章 乳腺癌的筛查
       第一节 筛查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乳腺癌筛查方法
       第三节 国际乳腺癌筛查指南推荐
       第四节 中国乳腺癌筛查指南推荐
      
       第十章 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史及临床检查
       第一节 病史采集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体格检查
      
       第十一章 乳腺肿瘤的X线检查
       第一节 乳腺病变X线表现
       第二节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第三节 非上皮源性肿瘤
       第四节 良性肿瘤
       第五节 乳腺转移性癌
       第六节 易误诊为肿瘤的炎症性病变
      
       第十二章 乳腺肿瘤的超声检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乳腺非肿瘤性病变
       第三节 乳腺良性肿瘤
       第四节 乳腺恶性肿瘤
      
       第十三章 乳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乳腺良性疾病
       第三节 乳腺恶性疾病
       第四节 乳房整形术后的评估
      
       第十四章 乳腺肿瘤的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第一节 乳腺细胞病理学检查
       第二节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十五章 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病灶定位活检
       第一节 立体定位粗针活检方法
       第二节 立体定位粗针活检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展望
      
       第十六章 核医学影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节 18F-FDG PET/CT显像
       第二节 雌激素受体显像
       第三节 其他正电子分子影像探针的应用
       第四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
       第五节 SPECT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处理
       第一节 乳头溢液的分类
       第二节 乳头溢液的诊断
       第三节 乳头溢液的治疗
      
       第三篇 乳腺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及预后指标
      
       第十八章 乳腺良性病变及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学特征
       第一节 良性上皮增生性病变
       第二节 良性肌上皮性和上皮-肌上皮性病变
       第三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小叶内瘤变
       第四节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第五节 纤维上皮性肿瘤
       第六节 乳头部肿瘤
      
       第十九章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
       第一节 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第二节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
      
       第二十章 激素受体与乳腺癌
       第一节 雌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雌激素受体的分布及表达
       第三节 激素受体的检测
       第四节 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二十一章 HER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HER/ErbB家族及信号转导
       第二节 HER2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 HER2检测前注意事项
       第四节 HER2的检测方法
       第五节 HER2检测的结果判读
       第六节 HER2检测的新问题
      
       第二十二章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乳腺癌分子分型概述
       第二节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三阴性乳腺癌
       第四节 管腔型乳腺癌
       第五节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
      
       第二十三章 乳腺癌的预测和预后指标
       第一节 预测指标和预后指标概念
       第二节 一般病理学指标
       第三节 激素受体
       第四节 肿瘤增殖指数
       第五节 乳腺癌相关基因
       第六节 侵袭和转移相关因子
       第七节 播散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
       第八节 化疗效果预测因子
       第九节 基因预测
       第十节 展望
      
       第二十四章 多基因检测与二代测序
       第一节 多基因检测
       第二节 二代测序
       第四篇 乳腺良性病变及原位癌的处理
      
       第二十五章 良性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一节 可触及乳腺肿块的治疗
       第二节 乳腺感染的处理
       第三节 乳腺疼痛管理
       第四节 男性乳腺发育
      
       第二十六章 乳腺韧带样纤维瘤病
      
       第二十七章 乳腺小叶内瘤变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
       第二节 病理和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自然病程和预后
       第四节 诊断和临床处理
      
       第二十八章 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癌
       第一节 导管原位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第二节 导管原位癌的治疗
       第三节 导管原位癌的预后因子和预测模型
      
       第五篇 乳腺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处理
      
       第二十九章 乳腺叶状肿瘤
       第一节 叶状肿瘤命名
       第二节 病理学特征
       第三节 临床特征
       第四节 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复发和预后
       第七节 总结
      
       第三十章 乳腺肉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管肉瘤
       第三节 脂肪肉瘤
       第四节 横纹肌肉瘤
       第五节 骨肉瘤
       第六节 平滑肌肉瘤
       第七节 总结和建议
      
       第三十一章 乳腺恶性淋巴瘤
       第一节 临床表现
       第二节 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
       第四节 诊断标准与分期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患者预后
       第七节 总结
      
       第三十二章 乳腺癌的术前评估及综合治疗策略
       第一节 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第二节 综合治疗策略
      
       第三十三章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第一节 TNM的定义
       第二节 TNM分期系统介绍
       第三节 TNM分期的确定
       第四节 乳腺癌TNM分期第8版更新要点与难点
       第五节 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
      
       第三十四章 乳腺癌外科治疗发展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不同手术模式的演变
       第三节 发展前景
      
       第三十五章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保乳整形手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乳腺癌保乳手术
       第三节 保乳整形手术
      
       第三十六章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术后放疗
       第一节 导管原位癌的放疗
       第二节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进展
      
       第三十七章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一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研究历程
       第二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指征及技术
       第三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
       第四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实践
       第五节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处理的前沿研究
      
       第三十八章 腔镜与机器人辅助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乳腺腔镜手术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加一期假体植入术
       第三节 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手术
       第四节 腔镜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五节 腔镜下腋淋巴结清扫术
       第六节 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
       第七节 机器人手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
      
       第三十九章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一节 乳腺切除术后并发症
       第二节 保乳术的常见并发症
       第三节 心理康复
      
       第四十章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的辅助放疗
       第一节 全乳切除术后放疗进展
       第二节 照射靶区及其勾画
       第三节 体位与固定
       第四节 剂量分割方案和照射技术
       第五节 全乳切除术后放疗并发症
      
       第六篇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处理
      
       第四十一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第一节 辅助化疗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辅助化疗热点问题
       第三节 复发风险评估体系
       第四节 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
       第五节 化疗药物耐药性
       第六节 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特殊情况的辅助化疗
       第八节 总结
       附录 乳腺癌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
      
       第四十二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分泌治疗药物
       第三节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
       第四节 双膦酸盐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第五节 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管理
      
       第四十三章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第一节 HER2状态对于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 帕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节 恩美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第五节 奈拉替尼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第六节 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探索
       第七节 抗HER2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
      
       第四十四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指南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指南
       第二节 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三节 术后辅助化疗
       第四节 术后辅助抗HER2靶向治疗
       第五节 术后辅助放疗
       第六节 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第七节 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第四十五章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手术时机
       第三节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技术方法
       第四节 乳房重建术后的美学评价
      
       第四十六章 乳房重建术后的放疗
       第一节 不同重建材料和方式与放疗间的影响
       第二节 放疗和重建的时序
       第三节 重建技术对放疗计划及实施的影响
       第四节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切除术中放疗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篇 乳腺癌的术前治疗
      
       第四十七章 可手术乳腺癌的术前处理
       第一节 常规术前处理与准备
       第二节 保乳手术的术前处理
       第三节 重建手术的术前处理
       第四节 新辅助治疗的术前处理
      
       第四十八章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绝经后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三节 绝经前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四节 新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
       第五节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异质性与治疗选择
       第六节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
      
       第四十九章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辅助化疗药物与方案
       第三节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
       第四节 三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第五节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第六节 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相关的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因素
       第七节 新辅助化疗反应的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预测
       第八节 新辅助化疗后的外科治疗
       第九节 新辅助化疗患者手术后的辅助化疗、辅助放疗
      
       第五十章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
      
       第五十一章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及处理
      
       第八篇 特殊人群早期乳腺癌的处理
      
       第五十二章 男性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学及危险因素
       第三节 病理学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节 治疗
       第七节 预后及影响因素
      
       第五十三章 乳房佩吉特病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与诊断
       第四节 治疗与预后
      
       第五十四章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
       第三节 诊断与分期
       第四节 综合治疗
       第五节 预后及患者教育
      
       第五十五章 隐匿性乳腺癌
       第一节 发病情况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预后和随访
      
       第五十六章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节 发病危险因素
       第三节 临床与病理学特征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当前保乳治疗的趋势
       第六节 预后
       第七节 案例分析
      
       第五十七章 副乳腺癌
       第一节 副乳腺
       第二节 副乳腺癌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十八章 年轻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筛查和诊断
       第四节 治疗
       第五节 年轻乳腺癌的特殊问题
       第六节 遗传性乳腺癌和遗传咨询
       第七节 妊娠相关乳腺癌
      
       第五十九章 老年乳腺癌
       第一节 老年人的年龄定义
       第二节 老年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第四节 老年乳腺癌的治疗
       第五节 预防与预后
      
       第六十章 三阴性乳腺癌
       第一节 概述及再分型探索
       第二节 BRCA突变与三阴性乳腺癌
       第三节 临床特征及预后
       第四节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第五节 总结
      
       第九篇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处理
      
       第六十一章 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处理
       第一节 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 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处理
      
       第六十二章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
       第一节 乳腺癌化疗发展简史
       第二节 常用化疗药物
       第三节 晚期乳腺癌化疗
       第四节 总结
      
       第六十三章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第二节 常用的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药物
       第三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推荐
      
       第六十四章 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处理
       第一节 HER2基因和曲妥珠单抗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
       第三节 相关临床试验的发展
       第四节 新的靶向药物
       第五节 治疗原则
       第六节 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
       第七节 耐药机制
       第八节 总结
      
       第六十五章 乳腺癌术后孤立性复发的放疗
       第一节 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的放疗
       第二节 全乳切除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疗
      
       第六十六章 有远处转移乳腺癌的局部处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手术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 前瞻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六十七章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一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科学认识
       第二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病情评估
       第三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
       第四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手段
       第五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维持治疗
       第六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再治愈
       第七节 局部区域复发乳腺癌的治疗
       第八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的姑息治疗
       第九节 乳腺癌骨转移诊治需注意的问题
       第十节 乳腺癌脑转移治疗和脑水肿的处理
       第十一节 复发及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应注意的细节
      
       第十篇 乳腺癌特殊部位复发转移的处理
      
       第六十八章 乳腺癌脑、脑膜、脊膜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脑转移
       第二节 乳腺癌脑膜、脊膜转移
      
       第六十九章 乳腺癌肺、胸膜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乳腺癌肺转移
       第二节 乳腺癌胸膜转移
      
       第七十章 乳腺癌肝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子基础和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
       第七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八节 治疗
       第九节 预后因素
      
       第七十一章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转移的概念与发生率
       第二节 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的局部治疗
       第三节 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转移的全身治疗
       第四节 预防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转移的措施
       第五节 对侧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处理原则
      
       第七十二章 乳腺癌骨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临床表现和疗效评价
       第三节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第四节 骨改良药物的应用
       第五节 镇痛以及辅助用药
      
       第七十三章 乳腺癌其他少见部位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肾上腺转移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转移
       第三节 乳腺癌胃肠道转移
       第四节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第五节 胆囊转移
       第六节 胰腺转移
       第七节 眼及眼眶转移
       第八节 腮腺转移
      
       第十一篇 乳腺癌药物治疗的进展
      
       第七十四章 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的进展
       第一节 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
       第二节 内分泌药物治疗进展
      
       第七十五章 血管生成抑制剂
       第一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
       第二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第七十六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一节 作用于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二节 作用于V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三节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七十七章 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第一节 靶向治疗的概况与机制
       第二节 靶向治疗的典型靶点
       第三节 靶向治疗的主要策略
       第四节 不同分子分型靶向治疗的代表药物
       第五节 展望
      
       第七十八章 卵巢功能抑制剂的应用
       第一节 在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在早期乳腺癌卵巢保护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在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节 卵巢功能抑制剂应用的安全性
      
       第七十九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第一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第二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适应人群探索
       第三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评估
       第四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管理
       第五节 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展望
      
       第十二篇 患者的全程管理
      
       第八十章 乳腺肿瘤的全程管理
       第一节 诊中环节的患者管理
       第二节 诊后环节的患者管理
       第三节 全程管理的意义
      
       第十三篇 乳腺癌术后的护理、康复与随访
      
       第八十一章 乳腺癌术后护理、生命质量及心理疏导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护理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
       第三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疏导
      
       第八十二章 乳腺癌术后随访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随访的定义及目的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内容、模式、方法
      
       第八十三章 乳腺癌术后生育管理
       第一节 乳腺癌患者生育现状和术后妊娠安全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乳腺癌患者生育保障措施
       第四节 乳腺癌患者生育保护计划和策略
      
       第八十四章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护理和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与护理
       第三节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
      
       第十四篇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
      
       第八十五章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的临床实践
       第一节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第二节 乳腺癌的辅助化疗
       第三节 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四节 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鞄向治疗
       第五节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第六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第八十六章 精准医学时代临床决策:随机对照和真实世界数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研究启承互补
       第三节 当前大数据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第四节 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
      
       附录 循证医学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