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作者:
陈英耀 魏艳 明坚 著
定价:
98 元
页数:
205页
ISBN:
978-7-309-15844-1/R.1899
字数:
235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3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聚焦于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实现理论探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明确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识别可能影响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内外部因素,系统构建基于医生与患者使用行为的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模型,为医学新技术的监管提供相应的循证依据。
      

作者简介


       陈英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技术评估与管理合作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以卫生技术评估和医院管理为主,负责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资助的多项课题研究。作为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8本。
      
       魏艳,博士,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卫生技术评估、医院管理、卫生服务评价及卫生政策研究等。近几年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主持课题8项,发表论文66篇,参编学术著作及教材5部。
      
       明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卫生技术评估、卫生经济学研究与评估、医疗保障政策分析、基于价值的市场准入研究等。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从事卫生技术评估相关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面临的机遇
       (二)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面临的挑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新兴卫生技术的管理
       (二)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总结
       四、研究契机
       (一)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界定
       (二)知识转化与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相结合研究的必要性
       (三)临床医师与患者新技术使用行为作为重要节点研究的必要性
       (四)卫生技术评估的理念与新技术转化应用相结合的必要性
       五、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相关理论分析
       (二)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概念模型构建
       (三)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筛选
       (四)医学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验证
       (五)提出促进医学新技术合理使用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框架
       (一)社会生态理论
       (二)渥太华研究利用理论模型
       四、研究方法
       (一)定性研究
       (二)定量研究
       (三)社会网络研究
       五、技术路线
       六、研究实施方案
       (一)设计调查问卷和调研方案
       (二)预调查与调查工具的完善
       (三)开展正式调查
      
       第三章 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相关理论及因素分析
       一、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知识转化理论
       (二)技术接纳理论
       (三)技术扩散理论
       (四)层次理论
       (五)组织层面因素对于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理论分析
       二、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利益相关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二)医院相关因素
       (三)医师因素
       (四)技术特性与卫生技术评估证据因素
       (五)社会网络因素
       (六)利益相关者推动因素
       (七)患者因素
       三、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概念模型构建
       (一)基于医师使用行为的新技术转化应用概念模型
       (二)基于患者使用行为的新技术转化应用概念模型
      
       第四章 样本省(直辖市)及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现有资料来源
       (二)数据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样本省市的基本情况概况
       (二)样本市(区)的基本情况概况
       (三)样本医疗机构基本概况
       (四)样本医疗机构医学新技术的使用情况分析
       (五)样本医疗机构药物涂层支架、高通量基因测序的开展情况
       (六)影响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宏观因素分析
       五、讨论
       (一)三级医院的资源配置优于二级医院
       (二)三级医院新设备配置数量高于二级医院,两者在新器械的配置方面无明显差异
       (三)近年来,不同级别医院的新药引进并无明显差异
       (四)国产药物涂层支架的使用量及使用金额均优于进口支架
       (五)宏观层面影响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医院层面的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社会网络介绍
       (二)医院组织社会网络调查
       (三)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医院管理者人口学特征
       (二)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引进新技术的认知、态度分析
       (三)医院管理者视角下影响医院引进医学新技术的因素分析
       (四)医院管理者视角下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五)医学新技术引进过程中的医院支持
       (六)医院组织社会网络分析
       (七)医院层面的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五、讨论
       (一)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引进新技术的态度积极
       (二)医院引进医学新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三)医院对医学新技术的相关支持
       (四)医院组织社会网络在新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探究
       (五)其他组织社会网络对新技术引进的影响
       (六)医药企业及行业协会/学会在新技术的医院接纳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 临床医师层面的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调查工具
       (三)资料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样本医师人口学特征
       (二)样本医师对于医学新技术的认知、态度及使用意愿
       (三)样本医师对于新技术的使用情况
       (四)医师视角下医学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外部相关因素分析
       (五)医学新技术的使用为临床医师带来的益处
       (六)医学新技术使用过程中医师社会网络的影响
       (七)医师层面影响医师新技术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五、讨论
       (一)临床医师对于处于不同成长周期阶段技术的认知与态度
       (二)医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技术的使用行为不同
       (三)不同成长周期的新技术其受到的外部相关因素影响不同
       (四)社会网络因素对医师新技术使用作用的解读
      
       第七章 患者层面的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调查工具
       (三)资料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样本患者人口学特征
       (二)患者对医学新技术的认知、态度与使用意愿
       (三)患者参与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决策
       (四)患者对新技术的使用行为
       (五)患者对新技术使用后的感知
       (六)患者层面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相关因素
       五、讨论
       (一)本研究的特点与研究框架
       (二)SDM量表在我国新技术使用的医患共同决策测量中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三)患者视角下医患共同决策的模式应用较为广泛
       (四)医患共同决策促进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新技术的使用
       (五)本研究检验并改进了相关研究框架
      
       第八章 技术层面的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现场调查资料收集方法
       (二)文献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资料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临床医师对于循证依据的获取来源
       (二)临床医师对技术特性的感知
       (三)卫生技术评估在医学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的作用
       (四)技术层面影响医师对新技术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五、讨论
       (一)本研究的特点
       (二)医师在新技术使用过程中首先考虑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三)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证据与医师对新技术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第九章 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定量模型构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理论模型
       四、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方法
       (二)数据分析方法
       (三)指标纳入情况
       五、研究结果
       (一)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模型构建
       (二)药物涂层支架转化应用模型构建——基于医师使用行为
       (三)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转化应用模型构建——基于医师使用行为
       六、讨论
       (一)本研究的特点
       (二)多水平分析在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模型构建中的适用性
       (三)基于医师使用行为及基于患者使用行为分析的适用性
       (四)影响医师及患者使用新技术行为因素的差异性
       (五)医院的组织社会网络对医师使用新技术的行为具有影响,而医师个人中心网对医师行为未有影响
      
       第十章 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定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工具完善
       (三)现场定性访谈
       (四)资料整理与分析
       (五)转录文本分析与编码
       (六)质量控制
       四、研究结果
       (一)新技术的引进
       (二)新技术的使用与管理
       (三)新技术使用后评估
       (四)新技术引进及使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人员
       五、讨论
       (一)定性研究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
       (二)二、三级医院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新技术的引进及管理反馈机制
       (三)政策因素在医院新技术引进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医院新技术引进的因素分析
      
       第十一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一)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模式
       (二)影响医学技术转化应用的因素
       (三)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不同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策建议
       (一)促进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与技术转化应用研究的融合
       (二)加强各部门合作,完善相关政策机制,保证政策指向的一致性
       (三)建立医学新技术的技术评估机制,促进其常态化发展
       (四)建立并强化“由上而下”一整套的医学新技术“事中”与“事后”监管机制
       (五)完善医院对于职工的奖惩机制,确保具有成本-效果,安全有效的新技术的临床使用
       (六)强化医患沟通交流,保证患者在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促进患者参与医疗决策
       三、主要创新点
       (一)从系统及转化的视角下,建立了基于组织及个人层面的多水平模型
       (二)医师与患者关联,探究了患者参与在新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作用
       (三)将“行动者”的社会网络特征引入多水平的模型构建
       (四)在我国首次探究了卫生技术评估证据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四、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1 医生调查表
       附表2 患者调查表
       附表3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