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体力活动减少、慢性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及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体医融合发展”,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十四五”规划座谈会时强调,“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卫融合”。2021年10月,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总工会联合印发《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成立了全国首个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的专项计划。
在我国,运动处方的发展已有多年积累。早在1955年,苏联专家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体育医疗(以下简称体疗)专业人才,这些先驱者对中国运动处方的早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将运动处方以医疗体育或体育疗法的形式应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癌症、便秘、胃肠病、痔疮、前列腺炎、膀胱炎、肢体瘫痪、运动损伤和功能障碍等慢性疾病。改革开放后,我国运动处方发展加速,逐渐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特色。1991年范振华教授主编的全国医学院校统编教材《运动医学》,首次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归纳和统一;1993年运动医学专家刘纪清教授出版《实用运动处方》;1996年北京体育大学杨静宜教授在运动人体科学院开设“运动处方”课程并于2005年主编了体育学院《运动处方》教材。
运动的健康和医学价值在1969年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2018年,WHO发布了《2018—2030年体力活动全球行动计划》(Global Action Plan on Physical Activity 2018-2030),并于2020年更新了体力活动指南《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运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提倡5岁以上的所有人群,无论性别、年龄、身体健康水平、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以及是否为慢性疾病患者、孕妇、产妇或者残疾人等群体,均需积极参与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及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在推动运动处方的理论发展和体系规范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ACSM于1975年开始组织编写专门针对运动处方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指导书籍《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是国际上实施和应用运动处方的重要标准,目前已出版了第十一版。2007年,由ACSM和AMA共同发起了“运动是良医(方)”(EIM)项目,该项目进一步明确了运动处方的医学和社会价值,同时将运动处方推向全世界。
现有ACSM指南书籍的评价体系以“体适能”为主,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价运动强度、运动风险,更适合于向体育爱好者和健康人群开展,对临床虽有参考价值,但大多数患者不能或者没有测量体适能和心肺运动试验的需求。建立以临床疾病为基础的运动干预体系还需要更深入的基于执行的处方和规范的个体化方案的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于2012年6月加入了该项目,组建了由公共卫生、临床医学、运动医学等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EIM中国工作组”。运动处方作为继药物、手术之后的第三大健康促进与医疗手段,在医学方面的临床价值正在得到全世界重视,并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然而,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可供临床医生使用的、针对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专业书籍。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从测量、评估、检查到临床实践,亟须建立一套适合中国人生理特征、运动习惯和疾病特点的医学运动处方,建立和完善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了临床医学专家、运动生理学家、体育科学家,从医学和科学角度,以临床实践案例为基础,共同编写了《临床实用运动处方》,为制定我国临床应用的运动处方奠定基础。本书首次系统撰写了运动处方的发展史、理论基础、风险与防范、临床实施流程和规范,以“科学实用、简单易学、安全有效”12字为编写原则,读者主要为临床医生、医学生、运动康复师和健康师等。
作为我国第一本由政府支持、临床医生为主导编写、专门针对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医师继续教育参考书,本书的出版得到“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项目资助,获得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及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本书的出版将为探索和推动我国运动处方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奠定基础。
感谢参与本书撰写的所有编者,特别感谢本书副主编李云霞教授、学术秘书樊启为和张树蓉博士,感谢各位编委和审阅专家的无私奉献,以及所有参与本书出版的专家朋友们、领导们和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