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书法与太极拳
作者:
荣敦国 著
定价:
60 元
页数:
142页
ISBN:
978-7-309-17009-2/J.494
字数:
124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华夏民族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的精神母体,它孕育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当今是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科技时代,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借鉴前人智慧,努力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积极宣传中国文化,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立足世界文化高地,积极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书法在中国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均产生过巨大影响,华夏民族对书法情有独钟,怀有特殊感情和认知。书法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具有世界性影响。自古以来,书法在中国一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影响,正如唐朝的虞世南所说:“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时代,中国书法不仅是可供修身养性的手段,也是精美的艺术品。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武术先师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武术文化的记忆与符号,它以我国古代导引术、吐纳气功术、中医经络学说、《易》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为哲学基础,文化底蕴丰厚。太极拳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传统哲学思想的优秀代表,是文化精粹。
       中国书法和太极拳反映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内涵,拥有共同的哲学基础,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具有极高的美学与修身价值。本书以书法和太极拳教学的体悟为据,以大学生的书法和太极拳修养需求供给为撰写动机,本着提升大学生习练书法与太极拳的思想境界、实操本领、习惯养成为目的,把书法和太极拳的一些应知、尽知的要点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归纳。由于水平所限,时间仓促,不当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方家予以批评指正,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霍欣桐和赵爽两女士的支持和大力协助,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荣敦国
       2023年4月于申城
      

作者简介


       荣敦国,山东淄博人。上海体育大学博士。现为上海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委局级等体育研究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教授过《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太极拳》《田径》等体育专业课程。论文多次入选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并做专题报告或口头报告等。
      

书摘


       目录
      
       一、书法与太极拳简介
       (一)书法简介
       (二)太极拳简介
      
       二、书法与太极拳的相通之“美”
       (一)书法与太极拳都反映生命运动并呈现形象美
       (二)书法与太极拳都追求均衡美
       (三)书法与太极拳都体现对称美
       (四)书法与太极拳都追求和谐之美
       (五)书法与太极拳都追求节奏美
       (六)书法与太极拳都具难美性
       (七)书法与太极拳技能本质具有一致性
       (八)书法与太极拳都是美的情感的流露
       (九)书法与太极拳都追求连贯之美
       (十)书法与太极拳体现创造之美
       (十一)书法与太极拳都重“意在先”
       (十二)书法与太极拳都追求整体美
       结语与启迪
      
       三、“永”字八法和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释义
       (一)“永”字八法释义
       (二)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释义
      
       四、经典二十四式陈氏和杨氏养生太极拳
       (一)太极拳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二)24式陈氏养生太极拳的动作方法与要求
       (三)24式杨氏养生太极拳的动作方法与要求
      
       五、书法与太极拳的常见问题
       (一)书法的常见问题
       (二)太极拳的常见问题
      
       六、书法与太极拳的欣赏要点
       (一)书法的欣赏要点
       (二)太极拳的欣赏要点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