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与案例共读
作者:
戴王磊 著
定价:
65 元
页数:
322页
ISBN:
978-7-309-17354-3/R.2091
字数:
209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为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婚姻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家庭治疗师、社工人员和其他为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而写;给相关专业的学生带来帮助;供正在学习助人技术并准备进入这一职业但尚未充分了解这一职业的人参考。希望那些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对本书的观点感兴趣。
      

作者简介


       戴王磊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有30余年的教学、医疗经验,是医科大学的心理学教师和三级甲等医院的心理医生。曾在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做为心理专家,主持过“心路历程”“十点夜未眠”“为你点盏心灯”等心理健康栏目,受邀在《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广播电视周报》上开设心理健康科普专栏;多次为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教育、医疗、劳教、司法、银行、企事业等单位和机构做过专题讲座。担任过浙江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温州市心理卫生协会首任理事长等职。已有著作《社交技能与自信训练》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社交技能与自信训练》第二版。
      

书摘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
      
       第一章 职业生涯与人格生活
       第一节 准备好做咨询师了吗
       第二节 新手心理咨询师的困惑
       第三节 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相互影响
       第四节 亲朋好友是来访者吗
       第五节 咨询师的人格影响力
       第六节 做受欢迎的心理咨询师
       第七节 做心理咨询师的动机
       第八节 对文化差异保持敏感
       第九节 生活经历造就工作特色
       第十节 咨询师的包装与掩饰
      
       第二章 理想的咨询师模式
       第一节 平衡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 容纳不同的价值观
       第三节 不急于定位理论体系
       第四节 不当救世者
       第五节 做优秀的咨询师
       第六节 医者先医己
       第七节 拥有爱与同情心
       第八节 心理咨询师要有艺术、把戏
       第九节 使来访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十节 解码来访者的阻抗
      
       第三章 咨访关系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咨访间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普通人也能做心理咨询师
       第三节 来访者的极端行为带来心理冲击
       第四节 如何面对冲突型的咨访关系
       第五节 不要寻找喜欢的咨询对象
       第六节 对来访者保持恰当的态度
       第七节 尊重来访者的自我成长
       第八节 接纳爽约的来访者
       第九节 敬畏退行机制的力量
      
       第四章 咨询师的艰辛
       第一节 职业的辛酸
       第二节 学会保密和忍受隔离
       第三节 难以应对的来访者
       第四节 面质与抚慰的平衡
       第五节 不急于消除迷惑
      
       第五章 职业的倦怠
       第一节 定心与淡定
       第二节 保持平静的能力
       第三节 咨询师需要谎言
       第四节 阻抗是“反常的不情愿”
       第五节 道歉产生治疗的效果
       第六节 避免自以为是
       第七节 心理咨询的价值体现
       第八节 自我暴露技术
      
       第六章 创造性的个人成长
       第一节 读懂非语言行为
       第二节 允许自己无知
       第三节 掌握咨询的要素与灵魂
       第四节 重视投射与移情的作用
       第五节 咨询师要适当沉默
       第六节 与来访者共情
       第七节 领悟能力强于教诲
       第八节 心理咨询的价值与收费
       第九节 自我察觉能力和被督导
       第十节 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第二篇 常见案例督导分析
      
       第七章 职场冲突
       第一节 选择适合个性的职业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心理之殇
       第三节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第四节 融资难的心理困惑
       第五节 有些个性不适合炒股
       第六节 职场心理疾病也是职业病
       第七节 心理医生的情绪突围
       第八节 高考的心理调适
       第九节 从被包养到杀人
      
       第八章 心理危机化解
       第一节 车祸后的应激障碍
       第二节 震后余生的小女孩
       第三节 我有末日恐惧症吗
       第四节 在突发灾难后心理干预能做些什么
       第五节 我怎么会有死的想法
       第六节 要和老公一起死
       第七节 我会猝死吗
       第八节 过分依恋孩子酿悲剧
      
       第九章 健康心理调适
       第一节 半夜阅读诗歌的人
       第二节 为什么害怕上幼儿园
       第三节 屡次离家为哪般
       第四节 怕传染病的张先生
       第五节 为什么总觉得心神不宁
       第六节 阅读成瘾也是心理障碍
       第七节 我怎会做这么可怕的事
       第八节 为何偷家长的钱
       第九节 莫名下跪的女大学生
       第十节 少年恋物癖
      
       第十章 社会心理适应
       第一节 如何克服长假综合征
       第二节 为什么喜欢窥探名人的隐私
       第三节 永远站在孩子身后
       第四节 坚守底线
       第五节 我不快乐,我只剩下钱了
       第六节 过分整容是心理疾病
       第七节 情绪型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八节 狂热与迷失
      
       第三篇 咨询个案共读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
       案例一 儿童抽动障碍能治疗吗
       案例二 儿童为何频繁夹腿
       案例三 早恋不可取
       案例四 儿童为何撒谎
       案例五 厌食缘于心病
       案例六 智商测验
       案例七 矫治口吃不难
       案例八 儿童早期教育要适宜
       案例九 不要怕走神
       案例十 青少年闭锁心理
       案例十一 孩子得了学校恐怖症吗
      
       第十二章 家庭心理
       案例一 亲子鉴定之我见
       案例二 夫妻感情相融
       案例三 丈夫需要欣赏
       案例四 复婚亦可筑爱屋
       案例五 他爱的是自己
       案例六 逢场作戏,可否宽恕
       案例七 学会放下
       案例八 儿童虐待动物是什么心理
       案例九 藏起乡愁
       案例十 婚姻性格测验靠谱吗
       案例十一 爱美能增加爱的分量
       案例十二 争吵不完全是坏事
      
       第十三章 亲子心理
       案例一 令人不解的偷窃
       案例二 成功,非智力因素很重要
       案例三 什么时候我才能恋爱
       案例四 谨防电子游戏成瘾
       案例五 人只有特点
       案例六 梦游需要治疗吗
       案例七 离婚后如何与孩子相处
       案例八 同性恋者的心理纠结
       案例九 走出去,便是春天
      
       第十四章 身心健康
       案例一 心因性排尿困难
       案例二 心病也要药物帮助
       案例三 做梦对健康有影响吗
       案例四 疑病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案例五 告别恐人症
       案例六 疑心还是别的
       案例七 多梦影响睡眠吗
       案例八 顺其自然消心病
       案例九 抑郁让人成长
       案例十 是什么让他不敢出远门
       案例十一 情绪怎会走极端
      
       第十五章 社交自信心
       案例一 取名贵在自然
       案例二 拒绝要明确
       案例三 列出被伤感情的清单
       案例四 只有交往才能发现爱
       案例五 内向不等于自卑
       案例六 走出悲伤便是蓝天
       案例七 自尊支撑着爱
       案例八 正视自己
       案例九 换种认知可改变心情
       案例十 挫折是成长的动力
       案例十一 比着乐
       案例十二 学会拒绝
      
       第十六章 恋爱与婚姻
       案例一 可否情归网恋
       案例二 择偶如购物吗
       案例三 撒个谎也无妨
       案例四 别戏感情
       案例五 坦然面对失恋
       案例六 恋爱方式有多种选择
       案例七 做朋友还是情人
       案例八 相恋不能用恨表达
       案例九 冲动有因
       案例十 伊人旧情不再
       案例十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案例十二 过分关心伤恋爱
       案例十三 受伤的多为女性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