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校史随笔
作者:
张元济 著
定价:
40 元
页数:
248页
ISBN:
978-7-309-17145-7/K.825
字数:
17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景印之始,海宇清宁,未及两年,战氛弥布。中更 闸北之乱,抱书而走。乱定掇拾,昕夕无间,先后七载, 卒底于成。世之读者,犹得于国学衰微之日,获见数百 年久经沉霾之典籍,相与探本而寻源,不至为俗本所眩 瞀,讵不幸欤! 文献学之妙
       ——张元济
      
      
       总序
      
       源远流长之中华文明,其声教文物及典章制度,历数千年而迄未中断,实赖于文献之记载与传承。晚近以来文化转型,传统文献以外,又加入外邦文化,中国文献学之畛域大为拓展。生于今世而身为文献学人,非仅知识储备应加宽加厚,研究能力尤须加精加细,然而盱衡中外,实际现状则未容乐观。现代学制及其课程之设置,培养目标以通用型人材为急务,专业学科人材之造就,则有待分阶段完成。置身科技日新时代,人文学科人材之培养本已不易,而文献学人材之造就尤觉其难。文献学之范畴甚广,昔人治史,素重史料、史学及史识,若以此指代文献学研究之内容、方法及观念,两者之内涵庶几相近。文献学作为人文、社科研究之基础学科,征文考献,乃为其根本宗旨。有志研习文史者,舍文献学训练而欲解读先民遗存之典籍,进而认识古代社会之生活及文化,自不免举步艰难,所视茫然,而郢书燕说,所在多有。因此常闻人言,对母语及故国文化之荒疏,已为今人之通病及软肋。
       文献学研究无所不包,举凡先民创造所遗,莫不可为考释古今文化现象之材料。其内容虽以文字记载为主,亦包含实物文献;其文本以图书典籍为主,亦重视各类非书资料;其取材以本土文献为主,亦关照域外观念及古书。面对林林总总之史料,调查收集,编目整序,研读判断,整理保护,乃至深入揣摩,著书立说,门类既广,专题林立,终生投入,所获依然有限。利用科技信息技术之进步,当代学人虽拥有“穷四海于弹指,缩千里于一屏”之神通,便利远胜于昔人,但传统文献学之基本训练,如前人于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诸学科之实践经验,仍不可不讲求并勤于借鉴。由识字断文、释读文本始,进而遍识群书,分析综合,加以拾遗补缺,考订遗文,又能删除枝蔓,探明本旨,至于体味古人语境,还原历史场景,应为从事文献研究之基本目标。
       文献学训练与研究之主要对象,仍为传承至今之历代典籍。由基本典籍而衍生之各类著述,构成现存古代文献之大海汪洋,其中有关文献研究之专著,所示门径与方法,皆为古人遗惠后世之宝贵遗产。近代以来,文献学前辈董理国故,推陈出新,亦产生大批名家专著,足为今人研修之助。二十世纪至今之文献学名家专著,屡经重版之余,犹未餍读者之求。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同人有鉴于此,发起编辑“文献学基本丛书”,计划由近及远,选刊久已脍炙人口、至今犹可奉为治学圭臬之要籍,重版以飨读者。选本标准,一则立足于名家专著,选择体量适中、授人以渔,既便文献教学参考,又利于各地初学自修者;二则入选诸书,皆从其朔,尽可能择用初期版本,书重初刻,未必非考镜源流之一助焉。
      
       岁甲辰仲夏古乌伤吴格谨识于复旦大学光华西楼
      

作者简介

书摘


       总目
      
       校史随笔
      
       序言 傅增湘
       自序
      
       史记
       三家旧注
       三家注刻本
       三家注覆刻本
       震泽王本之讹夺
       王本正义不全
       殿本正义多遗漏
       监本大删三家注
       谥法解应用两排读法
      
       汉书
       景祐本之由来
       景祐本之递嬗
       景祐本为见存最古善本
       颜师古叙例
       文字增损均胜时本
       钱大昕考异可信
       古今人表
       正文注文错简
       殿本从刘之问刊本出
       宋祁校语各本非捏造
       宋祁校语多可采
      
       后汉书
       绍兴监本
       避宋讳特严
       志不当夹入纪传间
       刘昭注范书纪传不传注司马志独传
       注语入正文附传跳行均误
       刘攽所刊误字不误
       蔡邕石经存毁之数
       三国志
       衢州本为上建本次之
       殿本卷第淆乱
       三志单行本
       殿本考证讹字可信
       时本讹文衍文夺字俗字均可矫正
       古写本之异同
      
       晋书
       宋刊小字本有二
       卢抱经校帝纪与宋本合
       袁甫郑方二传跳行未添题
      
       宋书
       卷末疏语
       少帝纪史臣论犹有遗文
       蜀大字板在南宋时入浙
       武帝名均作讳字
       殿本误注为正文
       阙文不当臆补
      
       南齐书
       治平开板牒文
       眉山重刊本
       卷末疏语
       补阙二叶
       舌中血出
       地名脱误
       荀苟平
      
       梁书
       卷末疏语
       宋本多墨丁空格
       避唐讳诸字
       王伟彭进土囊
       宋本阙文
      
       陈书
       避陈讳及唐讳
       卷末疏语
       大予太子
       哥歌
       钱氏考异可信
       时本误补墨丁
      
       魏书
       宋本久湮
       华阳叶氏藏宋本
       卷末疏语
       宋本阙文较少
       殿本考证有误
       宋本亦有阙误
       司马进司马逊
       九九声
      
       北齐书
       卷末疏语
       汲古本阙叶
       时本多讹字
       因刊误而愈误
       与北史互有异同
       传次互异
       睦眭之辨
       殿本增补字句据北史
      
       周书
       避周讳及唐讳
       卷末疏语
       阙文可补
       大皇后非太皇后
       禆窟禅窟
       龟兹国传讹字
       明补本多讹字
      
       隋书
       元大德九路刊本
       监本讹字
       特勤特勒
       衣
      
       南史
       元刊序
       写刊人名
       袁刘袁邓
       冶为系囚之所
       述职
       太子仆非仆射
       齐武帝非梁武帝
       方等传文字未蚀
      
       北史
       信州路刊本
       集庆路刊本
       多存古字
       金造远与象州逆均沿旧误
       锡衰
       景午景子
       时本多阙文
      
       旧唐书
       宋刻残本
       闻人诠刻本
       宋刻明刻之异同
       殿本无异重修
       殿本阙文
       叛换进旨即目条流
       钱氏考异有异字
       殿本订正错简有小误
      
       唐书
       宋小字本
       南宋闽本
       时本阙文可补
       何诘何止
       放命
       纸
       何国
       霜俭
       趣虎牢者秦王非窦建德
       皇甫政无杀侄事
       新罗王妃非淑氏
       殿本衍文
      
       旧五代史
       薛史遗迹
       湮没之由
       明清之际尚有存本
       歙县汪氏藏金刊本
       四库辑本
       嘉业堂刘氏刊本胜于殿本及四库写本
       长洲章氏藏孔葓谷校邵氏稿本
       清代忌讳字均删改
      
       五代史记
       宋庆元刊本
       宋刊别本
       吴缜纂误所指此不误
       吴兰庭纂误补所指此不误
       钱大昕考异所指此不误
       王鸣盛商榷所指此不误
       时本讹夺多可纠正
      
       宋史
       元至正本
       明成化本
       成化本前后序
       阙叶错简弥缝之谬
       田况传补阙一叶
       张栻传补阙一叶
       宗室世系表可补一叶
      
       辽史
       元刊本疑非初刻
       元刻多讹字
       损阙之字不当臆改
       句中疑字不当轻补
       钩鱼
       汋者
      
       金史
       元刊有三本
       各本残缺可补
       施氏详校所据为后印本
       大小字互易之商榷
       考异所指有误
       乌带传剜改遗迹
      
       元史
       前后开修两次
       宋濂续修后记
       进书表之误改
       殿本衍文
       殿本错简
       殿本阙文
       殿本改译剜刻原书
       改译口语为文言
       重出之传殿本未删尽
      
       明史
       乾隆殿板有修改本
       王氏补辑考证
      
      
       附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