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以体育人,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孔斌 主编
定价:
68 元
页数:
228页
ISBN:
978-7-309-17540-0/G.2609
字数:
14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在当今时代,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仅是锻炼身体与舞台竞技,更是育人的重要途径,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大学体育教育具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坚韧意志,提升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社交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而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应当与课程思政教学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共进,在更深层次发挥其教育功能。
       本书聚焦于以体育人,深入探究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挖掘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竞技体育特色的诸多体育育人元素,构建系统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之中,以案例的形式生动展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或教学路径,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内容支持以及教学实践指导。
       体育,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发展脉络。从古代的射箭、蹴鞠、龙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到现代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国体育一路走来,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努力。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体育精神,如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这些精神不仅激励着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勇争先,更是能够感染和鼓舞每一个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竞技体育特色同样不可或缺。竞技体育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的特质,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无限的可能性。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员们所展现出的坚韧、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而体育文化作为体育的灵魂所在,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念。它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传递给人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正是要将这些宝贵的体育元素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技能,还能够深刻领悟到体育背后所蕴含的思政内涵。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实践案例,走访了众多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希望通过本书,为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助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详细分析并讨论了高校实施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目的、意义、功能、特点等,为进一步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意义支持。第二章是对体育中蕴含的育人元素进行了深刻挖掘,包括中国传统体育精神、理念、文化内涵以及现代竞技体育中蕴含的理念、精神等内容,进而构建起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第三章从大学体育时间与空间角度系统讨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体育思政育人的路径,拓展大学体育思政教育、教学的模式、路径。第四章是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包括构成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内容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量表。第五章是学校体育思政育人的案例集,由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多以论文、报道的形式进行研究讨论,少有以直观、系统的案例形式进行呈现,所以本书总结了大量优秀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期为高校体育思政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体育育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携手共进,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带来启示与思考,共同开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征程。
      
       编者
       2024年6月
      

作者简介


       孔斌,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上海市精品课程、复旦大学优质课程、课程思政标杆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主持并参与多项上海市市级、复旦大学校级课题,多次荣获上海市及校级教学成果奖。在体育类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高校实施体育课程思政的时代需要
       第一节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目的与意义
       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目的
       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
       第二节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本质
       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与高校体育的本质相同
       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一致
       三、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与高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
       第三节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功能与特点
       一、体育课程思政在高校育人方面的功能
       二、体育课程思政的特点
      
       第二章 高校体育思政教学内容的挖掘
       第一节 高校体育思政教学内容的挖掘思路
       一、高校体育“思政元素”的挖掘原则
       二、体育教学思政育人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三、体育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框架分析
       四、高校体育与思政内容的融合思路
       第二节 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中的育人内容探析
       一、中国传统体育精神内容
       二、传统体育理念内容
       第三节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的育人内容探析
       一、现代竞技体育精神内容
       二、现代竞技体育育人内容
       第四节 体育体制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探析
       一、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改革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二、中国特色体育事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三章 学校体育与思政育人融合模式与实施路径
       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思政育人融合的设计思路
       第二节 体育课堂时间与空间条件中的思政育人路径设计
       一、高校体育课堂时间与空间特征
       二、体育课堂时空特征与思政教学融合路径
       第三节 课外体育时间与空间条件中的思政育人路径设计
       一、课外体育时间与空间特征
       二、课外体育时空特征与思政教学融合路径
       第四节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保障机制
       一、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二、重视高校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三、重视提炼高校体育中的“育人元素”
       四、重视体育教学方法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五、重视高校体育思政教育的评价与改进
      
       第四章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前提
       二、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三、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二节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
       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三节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解读
       一、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评价
       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价
       三、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第四节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量表的使用
      
       第五章 学校体育思政育人优秀案例
       第一节 学校体育思政教学优秀内容案例
       第二节 学校体育教学与思政育人优秀融合路径案例
       第三节 学校体育教学与思政育人优秀融合手段案例
       第四节 学校体育思政育人学期实施案例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