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基于美好生活的视域
作者:
魏燕玲 著
定价:
68 元
页数:
257页
ISBN:
978-7-309-17573-8/D.1199
字数:
19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美好生活作为古往今来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理应是做好当代大学生价值教育的理性诉求和价值期许。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从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历史演进、价值意蕴入手,围绕美好生活所包含的基本结构关系,探查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现状,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境遇、大学的教育现实以及青年成长特点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并从基本原则、核心议题、展开维度以及平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美好生活视域下科学开展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魏燕玲,上海戏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毕业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曾于《思想理论教育》《理论导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实境遇、理性反思与应对策略》《流量文化境遇下大学生精神生活图景及其引导策略》《流量文化环境下青年主体性的偏失与匡正》等学术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一项。
      

书摘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思路与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需要概念的学理辨析
       一、需要与欲望
       二、三种代表性的需要理论
       三、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第二节 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核
       一、美好生活是一种自主的生活
       二、美好生活是一种进步的生活
       三、美好生活是一种平衡的生活
       第三节 美好生活的结构关系
       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二、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
       三、学习生活与闲暇生活
       四、数字生活与线下生活
      
       第二章 美好生活思想的历史演进与价值意蕴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度及实现路径
       一、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度
       二、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西方思想史上美好生活思想的历史演进与视域交融
       一、西方美好生活思想的历史演进
       二、美好生活的两种研究传统
       第三节 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美好生活思想
       一、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为生活的主体
       二、美好生活的现实展开:以“感性的活动”为核心
       三、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人的自由与解放
       第四节 新时代美好生活思想的价值意蕴
       一、美好生活的逻辑理路
       二、美好生活的价值实现
       第五节 美好生活与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内在关联
       一、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基本遵循
       二、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价值导向的逻辑蕴含
       三、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实现进路
      
       第三章 美好生活的偏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探查
       第一节 自我认同与生活的呈现
       一、自我认同:生活的核心议题
       二、多重结构关系下的生活
       第二节 生活结构性失衡的现象探查
       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
       二、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失衡
       三、学习生活与闲暇生活的失衡
       四、数字生活与线下生活的失衡
       第三节 结构性失衡背后的价值隐忧
       一、物质的丰裕与精神的虚无
       二、主体价值的张扬与公共关怀的失落
       三、学习目标的偏离与闲暇本质的遮蔽
       四、现实秩序的解构与虚拟自由的幻象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生活失衡与价值失落的根源
       第一节 复杂的现代性与个体化进程
       一、社会的变迁与个体价值观念的转变
       二、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联结
       第二节 数字生活方式的兴起
       一、数字时间下“漫游”的生活策略
       二、数字联结下疏离的身心状态
       第三节 教育精神的转变与竞争逻辑的蔓延
       一、教育精神的古今之变
       二、竞争文化在教育生活的蔓延
       第四节 自我认同的实践困境与生活变迁的精神表征
       一、自我认同的实践困境
       二、生活变迁的精神表征
      
       第五章 为了美好生活: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实现
       第一节 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基本原则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根基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
       四、以习近平青年奋斗观为时代内容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导向的核心议题
       一、自我伦理的建构
       二、进步观念的重建
       三、关系理性的培养
       第三节 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展开维度
       一、国家维度
       二、社会维度
       三、个人维度
       第四节 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平衡机制
       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机制
       二、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平衡机制
       三、学习生活与闲暇生活的平衡机制
       四、数字生活与线下生活的平衡机制
       结语 美好生活:价值导向的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