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浮士德
作者:
歌德
定价:
30.00元
页数:
716页
ISBN:
ISBN7-309-02876-7/I.201
字数:
569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01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译序
      
       (一)作者的生平和著作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德国的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叶,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和发展时期,而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正是为这种上升和发展,为向封建阶级夺取政权、逐步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思想上作好准备。歌德的文学活动是紧密结合这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变的。特别是他的《浮士德悲剧》就是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在德国民族形式中加以艺术概括,并根据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展望人类社会的将来。
       他出生在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1765—1768年在莱比锡大学,1770-1771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旁及科学和艺术。在哲学上以及文学理论上,他深受斯宾诺莎、狄德罗、卢梭、赫尔德尔等人的影响。青年时期,他是所谓“狂飙运动”即德国资产阶级早期文学运动的旗手。重要剧本有《葛兹·封·伯利欣根》,表现一个没落骑士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悲剧性反抗。书简体小说有《少年维特的烦恼》,反映一个市民阶层的知识青年对等级偏见、封建习俗等鄙陋状态的不满,走上自杀的道路,成了所谓叛逆的受害者。
       1775年,歌德应魏玛公国的邀请,担任枢密顾问。他在这小小的疆域内,原想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于是裁减军队,整理财政,恢复矿山,修筑道路等,然而结果失败。1786—1788年,他游历意大利,对古典艺术发生兴趣,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他完成的重要剧本有《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妮》和《艾格蒙特》。前者宣扬古典的人道主义思想,后者反映了尼德兰市民对异族统治的憎恨,但美化了剧中的主角——实际上是一位机会主义者。自1794年起,他与席勒合作,两人互相而砺,取长补短,英立了德国资产阶级古典文学的基础。他们合力写批判当时社会的《警句》,写《叙事谣曲》,并各自完成了重要作品。1829年3月24日,歌德对他的秘书艾克曼说:“我和席勒订交,好像鬼使神差似的,本来可以早一些或晚一些被引在一起,但是我们正巧聚合在这个时候,我是从意大利旅行回来,他也开始倦于哲学的思考,这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两人都有极大的好处。”(艾克曼著《歌德对话录》,柏林建设出版社德文版)
       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是歌德从中年时期转入晚年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主要描写一个市民阶级的知识青年个人奋斗的道路,有重视实践的教育意义。
       晚期的重要作品有自传《诗与真实》,《西东诗集》,《威廉·麦斯特的游历年代》等。歌德的抒情诗、叙事诗及哲理诗在德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贯串歌德一生的代表作,则是他的诗剧《浮土德》,直到1832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当时德国处在封建割据和分裂状态,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与封建势力相比,还非常薄弱。歌德受到时代、环境和阶级的局限,所以在世界观上产生一些矛盾。然而他的进步、伟大和天才横溢,实占居主导方面。歌德原与席勒并称,但自席勒早逝以后,歌德即代表德国资产阶级古典文学的高峰,因为他得享高龄,所以贡献特大。
       费朗茨·梅林(Franz Mehring)曾高度评价歌德。他认为别的国家固然有伟大的文学家,但歌德对于德国文化,好比太阳对于大地。尽管天狼星具有比太阳更多的光和热,然而照熟大地上的葡萄的是太阳,而不是天狼星。
      
       (二)写作经过和剧情概要
      
       《浮士德(Faust)悲剧》是歌德毕生的代表作。1832年,歌德写给威廉·封·洪堡的信里说:“我对《浮士德》的构思已超过60年之久。青年时期已了然于胸,不过对于情节先后秩序的安排未详予规定。”现在先概括这一剧作的经过历史于下:
       初稿浮士德( Urfaust) 1768-1775年。
       浮士德片断( Fragment) 1788-1790年。
       浮士德悲剧第一部( Faust I) 1797-1808年。
       浮士德悲剧第二部( Faust II)1825-1832年。
       由此看来,“初稿浮士德”是歌德25岁时的作品;“浮士德片断”的发表在他40岁左右;“浮士德第一部”的完成在他50岁左右;而“浮士德第二部”则是在他75到82岁之间最后完稿的。
       浮士德是德国16世纪民间传说中一个神秘性人物。据说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订约,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世间的权利、知识和享受。歌德童年时候就通过傀儡戏接触到浮士德的故事。1587年,施皮斯(J.Spiess)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约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Historia D.Johann Fausten),而作者的姓名不传。1599年,维德曼(G.Widmann)在汉堡出版浮士德的故事书。1674年,普非策尔(N.Pfitzer)将这本书加以改编。歌德在写“天上序幕”时,曾在魏玛图书馆借阅过。英国剧作家马洛( Christopher Marlowe)以德国民间故事为蓝本,于1588年写出《浮士德博土的悲剧故事》(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这是第一部浮士德剧本,剧中已承认浮士德为“阿波罗的骄傲的参天桂树”。德国启蒙作家莱辛(G.E.Lessing)试图把浮士德传说改写为市民阶级的戏剧。剧本草稿中的浮士德是个深思而孤独的、全心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青年。最后天使向魔鬼申斥:“你们别高唱凯歌,你们并没有战胜人类和科学;神明赋给人以最高贵的本能,不是为了使他永远遭受不幸;你们所看见而现在认为据为己有的不过是一个幻影。”马洛的剧本可能为歌德所知悉,莱辛的草稿如何则不得而知。德国狂飙运动的一位知名的作家克令格尔(F.M.Klinger),于1791年写有“浮士德的生平、事业及下地狱”的长篇小说。书中的浮士德同魔鬼订约,是为了借助超人的魔力以控制或铲除世界上不公平的现象。
       歌德经过60余年的惨淡经营,而最后完成《浮士德悲剧》,不仅有历史资料的依据,有先驱作家的启发,并经过种种过渡阶段,更重要的是他总结了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事变以及他个人长期的经验和体会,而把这艺术地集中和概括在作品中。
       《浮士德悲剧》是用多种诗体的韵文写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共12111行。全书通过浮士德这个人物的发展,表现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以来的基本思想和一贯精神。照歌德自己的说法,在第一部中,浮士德还处在“小世界”中,追求“官能的”或“感性的”个人生活享受;在第二部中,则浮士德进入“大世界”,追求“事业的享受”。
       第一部中的“天上序幕”可视作全剧的一个总纲。这里采用《旧约》中《约伯记》的旧形式,但注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新内容。天帝是代表“善”本身,魔鬼则代表“恶”本身。他们谈到世人——浮士德,魔鬼和天帝打赌:他认为浮士德无限追求,永不满足,他可以引诱浮士德走上魔路。天帝认为人在努力追求的时候总是难免迷误,但好人在黑暗中终会找到光明大道。天帝接受魔鬼的打赌:他认为人的精神容易萎靡,贪求安逸,魔鬼能起刺激作用,而这一赌赛,魔鬼终会失败服输。
       悲剧第一部开始时、年逾半百的浮士德困坐在中世纪的书斋里,他对旧的书本知识十分厌倦,同时感到大自然和人生在向他召唤。他怀疑,他绝望,企图自杀未果。魔鬼靡非斯陀匪勒司乘虚而入,他和浮士德订约:他充任浮士德的仆人,尽量满足后者的一切需要,但是,在浮士德表示满足的一瞬间,奴役便解除,浮士德的灵魂便永为魔鬼所有。
       订约以后,浮士德被引入地下酒店,一度参与无聊的吃喝;接着在巫厨里喝了返老还童的药汁,恢复青春。浮士德在街头遇见一个小市民家的少女葛丽卿,由于魔鬼的帮助,获得了她的爱情。结果使得这个天真而美丽的少女,因用安眠药过重毒害了自己的母亲。他的哥哥为了阻止幽会而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她神经错乱,溺毙了自己的婴儿,而被关进死囚牢。浮士德虽然偷进狱去想劫走她,但她拒绝,甘愿领受死刑。狱中对话,在作者笔下,确是回肠荡气之作。悲剧第一部到此结束。
       悲剧第二部共分五幕。第一幕开始时,浮士德卧倒在风景幽美之巨。落花缤纷,精灵载歌载舞,使他忘记过去的罪恶。一觉醒来,获得新生,目睹瀑布的虹彩,领悟出“人生就在于体现出虹彩缤纷”。魔鬼把他带到一个皇帝的宫廷里,这时封建朝廷正感到财政困难,惶惶不安,浮士德和靡非斯陀建议发行纸币,暂时渡过难关。皇帝知道浮士德擅长魔术,要他召唤希腊美人海伦出现,供大家欣赏。浮士德借助魔法召来巴黎斯和海伦的灵魂,当这对美男美女相互爱恋时,浮士德情不自禁,用魔术钥匙触到巴黎斯身上,于是精灵爆炸,化为烟雾,浮士德也晕倒在地。
       第二幕转回浮士德从前的书斋。靡非斯陀把他背了回来。浮士德从前的助教瓦格纳制造出一个人造人“霍蒙苦鲁斯”。这个装在玻璃瓶里的小人儿,看出浮士德在昏迷中所梦想的是希腊美女,于是带领浮士德和魔鬼飞到古希腊的神话世界。浮士德得巫女曼陀之助,感动地狱女主人,使海伦复回阳世。
       第三幕是浮士德已成为一个城堡主人,海伦惧为其夫梅纳劳斯所伤害而去投奔他。于是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子欧福良。欧福良生下不久,就无限制地去追求和高飞而陨逝。随着儿子的消失,母亲海伦也回到阴司。她只留下衣裳,化为云气,托着浮士德回到北方。
       第四幕是浮士德立在高山之顶,俯瞰海滨潮汐涨落,顿起雄图,想围海砌堤,填平海滩荒地,为千百万人开疆辟土。这时正值封建帝国发生内战,浮士德借助魔鬼的魔术打败对方,赢得战争,获得海边封地。
       第五幕是浮士德填海有了成就,想在这儿建立乌托邦式的人间乐园。因一对老夫妇的小屋妨碍浮士德的视线,他想用新的田产和他们交换,他们不愿,结果被迫致死。魔鬼又利用战争、海盗和贸易三位一体的方法,也即是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方法发财致富,浮士德对此却悄然不乐。这时浮士德已活到100岁的高龄,忧愁袭来,双目失明。为了实现他的宏规巨划,他吩咐靡非斯陀多多招募工人,用各种方法,如“报酬、引诱甚而强迫”。他听到铁锹和铁铲的声音,以为在开挖壕沟,实际上是魔鬼在为他掘墓。他领悟到智慧的最后结论是:“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懂憬着“自由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怀着幸福的预感,对这一瞬间不禁失声叫道:“你真美呀,请你停留!”于是他倒地而死,靡非斯陀根据契约,正要攫取浮士德的灵魂,但天界仙使飞来,撒下玫瑰花,化为火焰,驱走魔鬼,而将浮士德的灵魂拯救上天。
      
       (三)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进步作用首先表现在反封建反教会方面。德国当时分裂为300多个封建国家,连年内战,民不聊生,关税重重,暴政累累,大大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浮士德》第二部第一幕“皇城”那一场中,首相、陆军大臣、财政大臣、宫内大臣都在向皇帝诉苦,正暴露出当时德国的实况。陆军大臣说:
       “现在世界扰扰纷纷!
       不是你死我活,便是我夺你争,
       对于命令是充耳不闻。
       市民躲进城濠,
       骑上盘踞碉堡,
       誓要抗拒官军,
       把自己的势力保牢。
       佣兵急不可待,
       闹着要求发饷,
       你若是扫数发清,
       他们就逃得不知去向。
       你若是把众人要求禁掉,
       就好比去捅蜂巢;
       他们本应当保卫帝国,
       却任其受到抢劫骚扰。
       ………………………”
      
       教会贪得无厌,愚弄人民,而且上层教士往往掌握大权,是宗教贵族,与世俗贵族竞相压迫和剥削人民。《浮士德》第一部“散步”那场中,靡非斯陀讽刺教士诈骗财物的丑态:
       “………………
       母亲请来一位教士,
       教士还没有把话听毕,
       一见宝物便满心欢喜。
       他说:这种想法真是不错!
       谁能克制,才能收获,
       教堂的胃口很强,
       虽然吃遍了十方,
       从不曾因过量而患食伤;
       信女们功德无量,
       能消化不义之财的只有教堂。”
      
       《浮土德》第二部第四幕“敌方皇帝的帐幕”那场,描写大主教兼任首相,用宗教作烟幕以达到物质贪欲。当皇帝在“论功行赏”时他一再要求,勒索,得到的封赠最多。
       歌德是非常全才、非常积极的性格,而且是完全人世的。他不像席勒那样逃到康德的理想中去躲避鄙陋的现状。他特别重视现实,具有唯物的思想因素。在悲剧第二部中,浮士德在临死以前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其中说:
       “我已经熟悉这攘攘人寰,
       要离尘弃俗决无办法;
       是痴人才把眼望着上天,
       幻想云雾中有自己的同伴。
       人要立定脚跟,向四周环顾,
       这世界对于有为者并非默然无语。”
      
       歌德于 1805年译了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Rameaus Neffe),尤其是通过他自己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辩证的思想因素。他在1805年10月2日一篇物理学讲稿中,把现象的二元性看做对立( Dualitaet der Erscheinung als GegensatZ):
       我们与对象,
       光明与黑暗,
       肉体与灵魂,
       两个灵魂,
       精神与世界,
       思想与范围,
       理想的与现实的,
       感性与理智,
       存在与憧憬……
      
       全部《浮士德》贯穿着辩证的精神。浮士德与靡非斯陀是贯串全剧的两个主要形象。在作者的的心目中,实际上这是人的一分为二,所以两者是二而一,浮士德是人的积极的或肯定的一面,靡非斯陀是人的消极的和否定的一面。这一人一魔,一主一仆,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如影随形,如呼如吸,如问与答。靡非斯陀说:
       “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
       原本合理;一切事物有成
       就终归有毁;
       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
       因此你们叫做罪孽,毁灭,
       简单说来,这个“恶”字
       便是我的本质。”
      
       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代表浮士德,具有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现状的精神,正与上升和发展时期资本主义要求生产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扩张是相适应的。浮士德和魔鬼打赌时说:
       “倘使我悠然地躺在逍遥榻上偷安,
       那我的一切便已算完!
       你可用种种巧语花言,
       使我欣然自满,
       你可用享乐将我欺骗,
       那就是我最后的一天!
       我敢和你打赌这点!”
      
       下面又说:
      
       “假使我对某一瞬间说:
       请停留一下,你真美呀!
       那你尽可以将我枷锁,
       我甘愿自己销毁!”
      
       浮士德敢于和魔鬼打赌,因为生活经验告诉他,每种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每种希求达成之后,又会唤起新的希求。浮士德也看透生活享受的辩证法,有快乐就必有痛苦,即使在感性快输的陶醉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痛苦。剧情的发展逐步证实了这一点。在靡非斯陀的引诱和帮助下,浮士德经历了不同的感性享受和事业享受的阶段,均未得到满足。他和葛丽卿的爱情,结果造成了惨 痛的悲剧;他为腐败的宫廷服务,并未有积极的建设,只被封建皇帝当做可供玩弄的魔术师;他神游古典艺术世界,与海伦结合,结果海伦母子消逝,他只得到海伦留下的一套衣裳;最后,他在海滨砌堤,想从海水中夺取耕地,这是一种幻想的、在当时不可能实现的计划。浮士德双目已盲,看不见真实情景,他在幻想的预感中第一次得到满足,但是誓言应验,他倒地死了。眼看浮士德失败,靡非斯陀胜利了,但是天使飞来,超度了浮士德的灵魂,靡非斯陀转为失败,而浮士德又转为胜利了。引诱与反引诱,快乐与痛苦,胜利与失败,互相转化,互相移位,是“浮士德悲剧”的辩证法。
      
       ( 四)剧中的人道主义问题
      
       启蒙运动的主要问题是人道主义。它有很大的进步性,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继承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或称人文主义)思想,给以更多的科学根据。歌德研究了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变化,发现人有颚间骨。达尔文承认歌德是他的先驱者。歌德认为人是自然的最高发展,即由动物发展而来,从低级到高级,人愈是向前发展,就愈进步。他特别重视实践教育,并肯定文艺的教育作用。
       在艺术形象上,歌德的浮士德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发展,两者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浮士德在人道主义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哈姆雷特,但时间经过了200多年!哈姆雷特只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7页)。但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的作用,只是用怀疑哲学的方式,提出“存在与不存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未予以解决。
       浮士德则肯定人的作用,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所以浮士德开始就明白说出“原始有为”(Im Anfang war die Tat),“为”即是实践,通过实践而不断追求真理,最后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或如剧中所说“智慧的最后结论”是:“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浮士德悲剧中的人道主义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性,是摆脱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的思想,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但是它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西方启蒙时期的人道主义是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不可分的。浮士德虽然反对封建压迫和束缚,不信神,反对教会的虚伪和禁欲主义,不断追求享受,从“感性的享受”到“事业的享受”,从所谓“小世界”进入“大世界”,尽量探索宇宙的奥秘,体验人生的广度和深度,以至于驰骋幻想,上天入地,然而究极说来,不过是自我的扩张。如果走到极端,就容易导致利己的权利思想。
       其次,剧中特别强调“爱”,包括两性之爱、泛爱及人神之爱。在作者笔下,爱的力量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如万有引力在宇宙中的作用。这是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的问题。
       由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迟缓,决定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软弱,使它不得不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屈服。所以浮士德在帝国内战中,不是投身到人民起义中去,只是帮助皇帝打败对方,削平内乱,说明他本身不是个革命者。至于他沿海砌提,开辟荒地,幻想将来有“自由的人民住在自由的土地上”,是类似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这计划没有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这说明天才焕发、目光犀利的诗人如歌德,也不能超越时代、环境和阶级的局限。
      
       (五)艺术形式的特点
      
       资产阶级的古典文学也有其继承和发展。在《浮士德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乐府》,以及弥尔顿的《失乐园》等,都给予了深刻的影响。
       歌德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了当时德国内外的重大事变及本身的经验和体会。他在1824年2月25日对艾克曼说:“我有巨大的优点:因为我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些极其重大的世界事变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而且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中断过,比如七年战争(普鲁土对奥地利和俄国),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此外还有法国革命,以及整个的拿破仑时代,直到这位英雄之死和接踵而来的事件,我都是活生生的证人。所以我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和观点,这是现在出生而必须从书本上去了解那些巨大事变的人所办不到的。”(《对话录》德文版)《浮士德悲剧》第一部与第二部的完成相隔了24年,这并非偶然。在第一部中还表现出青年歌德狂飙运动的精神,在第二部中则注入中年和晚年歌德的体会和经验,例如他在魏玛宫廷服务,游历意大利,研究古典艺术和自然科学,注意威尼斯和荷兰填海的努力及美国开凿运河的计划等。所以有人说,浮士德从传说中的形象逐渐成为歌德式的形象。当然,这只有在一定限度内的正确性,即作者的艺术概括和典型塑造,难免不渗入本身的成分进去。
       由于歌德的思想具有辩证的和唯物的因素,这就形成他的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基础。歌德区别科学为“概念真理”(Wahrheit im Begriff),艺术为“形象真理”(Wahrheit im Bild)。因此,形象思维(Denken im Bild)这个美学原则和方法实来源于歌德。这在《浮士德悲剧》中得到充分的实现。歌德运用其文学、哲学、神话、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惨淡经营,匠心独运,背景从天上地下到人间,场面变幻莫测,形象光怪陆离,象征和比喻层见叠出,使人有迷离惝恍,目不暇接之感。剧中的语言,也各尽其妙。有颂扬,也有批判;有明喻,也有影射;有辛辣的嘲笑,也有无情的揭露;有感情真挚的民歌,也有义理精微的格言。令人击节叹赏,抚掌称快不置。我国唐代杜牧评李贺的诗歌有几句赞词,可以移用到这儿: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园陊陈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浮士德悲剧》是一部诗剧,它运用了各种诗体。开头是自由韵体,后来逐渐转到牧歌体和抑扬格。作者应用韵律的变换来配合情节的进展和反映情绪的变化。例如海伦出场时,使用古希腊悲剧的三音格诗,随从人员使用古典的合唱。浮士德使用北欧古典的长短格五脚无韵诗。到了两人接近,海伦改用德国有韵诗。随着欧福良的出现,运用浪漫主义式的短行诗。到海伦消逝,又还用三音格诗,宫女侍从们都在八行诗中烟消雾散。歌德还努力使本剧成为音乐剧。第一部天上序幕,要用圣乐开始。第二部精灵的歌唱,要用竖琴伴奏。从欧福良诞生起,要用全体乐队伴奏,到挽歌以后,音乐才随着歌唱而完全停止。但在埋葬浮士德的一场中,又要有相应的音乐来伴奏天人之群的歌唱的声音。
       歌德是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这个口号的人。他要求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互相了解。他说:“固然谈不上要各个民族都思想一致,只是要他们互相知道,互相理解,纵然他们彼此不愿互爱,至少他们要学会互相容忍。”他的《浮士德悲剧》正是世界文学中一部具有永恒魁力的作品。
       《浮士德》在各国均有多种译本。这部译本是根据德国魏玛出版社(Volkverlag Weimar 1959)出版的《歌德十卷集》中第十卷及汉堡版(Hamburger Ausgabe 1976)《歌德十四卷集》中第三卷《浮士德》(Faust)译出的;同时也参考了前辈郭沫若的译本。译者加了题解和注,仅供参考。译文有错误和遗漏之处,希望读者不吝指正为幸!
       程十发同志在百忙中分出时间,为译本封面作画。译者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董问樵
       1981年于上海
      
      
      

作者简介

书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