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病理学
作者:
许祖德 陈增良 主编
定价:
20.00元
页数:
192页
ISBN:
ISBN7-309-03470-8/R.763
字数:
29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3年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各种版本的病理学教材层出不穷,但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层次教育的教材甚为少见。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适应我国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医学高职高专层次人才的普及。本书编写过程中强调了实用和简洁,各章节内容与本科和专科病理学教材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特点有:编写时以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为主,发病机制从略;文字简洁,全书仅20余万字,但内容的覆盖面较广,并尽量采用已获公认的近年来的新概念和新分类。考虑到目前国内高职学校的师资现状,编排时打破了本科及专科病理学教学中流行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的隔阂,以使本书能更广泛地适应高等教育医药技术类各专业病理学教学的需要,在使用时可根据各专业的要求,有选择地讲授其中部分内容。
       全书共分为14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和疾病概论,第二章到第八章为病理学总论,第九章到第十四章为病理学各论,书末附有中英文病理学名词。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参编单位各级领导、广大同仁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致以衷心感谢。
       医学高职教学是一个新的层次,对其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如何使编写的教材能适应其教学的要求,尚缺乏经验,真切希望能获得使用单位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主 编 许祖德 陈增良
      
       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建中(复旦大学医药技术学院预防医学分院)
       王旗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许祖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李明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张艺文(江西井冈山医学专科学校)
       张海娥(江西井冈山医学专科学校)
       张慧萍(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陈增良(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钱睿哲(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徐 玲(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程 玲(江西九江学院医学院)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和疾病概论
       第一节 病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如何学好病理学
       第四节 疾病概论
       第五节 病因
       第六节 疾病经过及转归
      
       第二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一、萎缩
       二、肥大
       三、增生
       四、化生
       第二节 细胞变性
       一、细胞肿胀
       二、脂肪变性
       第三节 细胞坏死
       一、坏死的形态学改变
       二、坏死的类型
       三、坏死的结局
       四、细胞凋亡
       第四节 玻璃样变性
       第五节 病理性色素沉着
       第六节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肉芽组织
       三、创伤愈合
      
       第三章 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一、动脉性充血
       二、静脉性充血
       第二节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二、血栓形成过程及其类型
       三、血栓的结局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栓塞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
       第四节 梗死
       一、梗死的原因
       二、梗死的类型与病变
       三、梗死的影响和结局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与发展的因素
       三、DIC的分期及分型
       四、DIC肘机体功能与代谢变化
       五、防治原则
       第四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一、变质
       二、渗出
       三、增生
       第二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一、炎症的经过
       二、炎症的结局
       第三节 炎症的常见组织类型及其特征
       一、变质性炎
       二、渗出性炎
       三、增生性炎
       第四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二、全身反应
      
       第五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脱水
       二、水中毒
       三、水肿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二、高钾血症
      
       第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和类型
       二、酸碱平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第二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代谢性碱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五、酸碱平衡紊乱防治原则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一、酸碱一致型
       二、酸碱混合型
      
       第七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一、肿瘤的概念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第二节 肿瘤的良、恶性
       第三节 肿瘤的异型性和分级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二、肿瘤的扩散
       三、肿瘤的分期
       第五节 肿瘤与宿主
       一、肿瘤对宿主的影响
       二、宿主对肿瘤的作用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二、肿瘤的分类
       第七节 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
       一、癌前病变
       二、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
       三、早期浸润癌
       第八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
       一、细胞学检查
       二、活体组织检查
       第九节 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外界致癌因素
       二、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
       三、肿瘤的发病机制
       第十节 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三、常见器官肿瘤
      
       第八章 休克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与分类
       一、按休克原因分类
       二、按休克发生始动环节分类
       三、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分类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一、休克早期
       二、休克期
       三、休克晚期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一、细胞代谢改变
       二、细胞损伤
       三、器官功能障碍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一、提高脏器微循环灌流量
       二、纠正酸中毒
       三、改善细胞代谢
       四、防止器官功能衰竭
       五、其他综合性措施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风湿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及转归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节 心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主动脉瓣狭窄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变
       三、主要动脉的病变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心绞痛
       二、心肌梗死
       三、心肌硬化
       四、冠状动脉性猝死
       第六节 高血压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第七节 心力衰竭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二、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功能
       三、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四、心力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五、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肺气肿
       三、支气管扩张症
       第二节 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
       二、小叶性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第三节 硅沉着病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五节 缺氧
       一、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二、缺氧的类型和原因
       三、缺氧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四、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五、氧疗和氧中毒
       第六节 呼吸衰竭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机体的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
       三、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胃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
       三、转归和并发症
       四、临床病理联系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类型
       第四节 肝硬化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发病机制
       三、肝硬化的类型
       四、病理变化
       五、临床病理联系
       六、转归与并发症
       第五节 肝性脑病
       一、发病机制
       二、决定和影响肝性脑病发生与发展的因素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四、肾炎的类型
       第二节 肾盂肾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急性肾盂肾炎
       三、慢性肾孟肾炎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三、尿毒症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一、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二节 糖尿病
      
       第十四章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一节 结核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变
       三、病变的转归
       四、肺结核病
       五、肺外结核病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病因
       二、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二、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四、结局和并发症
       第四节 伤寒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三、结局及并发症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六节 性传播疾病
       一、梅毒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七节 血吸虫病
       一、病因和感染途径
       二、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
       三、主要器官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附 录 病理学名词英汉对照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