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毒理学基础
作者:
金泰廙 主编
定价:
28.00元
页数:
280页
ISBN:
ISBN7-309-03383-3/R.761
字数:
293千字
开本:
小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3年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毒理学基础》是一本为公共卫生硕士编写的教材,同样也适合于从事预防医学工作,需要一些毒理学基本知识的读者。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毒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产生的各种毒效应和影响这些效应的宿主和环境因素;毒物在体内过程的研究方法及毒物动力学参数;毒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表现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常见毒物对不同靶器官损伤的基本特征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详细说明了发现非靶器官损害(即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过程。详细介绍了毒性测量的过程、安全性评价及危险度评定的概念和过程。最后在附录中介绍了国内农药、工业品、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安全性评价的要求等。
      

作者简介


       金泰廙,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毒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分会副主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196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1982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WHO奖学金,在瑞典Umea大学环境医学系学习。1987年在瑞典Umea大学环境医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1987年在遵义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任副教授、主任。1989年起任瑞典Umea大学环境医学系客座教授。曾获欧洲毒理学基金会奖学金,在比利时Louvain大学研读毒理学。1994年回国工作,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多名。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描述性毒理学
       第二节 机制毒理学
       第三节 管理毒理学
      
       第二章 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第一节 外来化学物与生物膜
       第二节 外来化学物的吸收
       第三节 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
       第四节 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排泄
      
       第三章 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第一节 生物转化过程
       第二节 生物转化酶
       第三节 生物活化
       第四节 影响生物转化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毒物动力学
       第一节 毒物动力学参数和常数
       第二节 毒物动力学过程
       第三节 生理基础药物动力学模型
      
       第五章 外来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作用及其机制
       第一节 化学物的毒作用
       第二节 毒作用类型
       第三节 毒作用机制
       第四节 细胞修复失控
      
       第六章肝脏毒理学
       第一节 化学物所致肝损害的形态学改变
       第二节 化学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与肝损伤有关的因素
       第四节 典型肝性毒物
      
       第七章 肾脏毒理学
       第一节 肾脏生理
       第二节 肾性毒物
       第三节 肾脏对毒物的易感性
       第四节 肾性毒物作用的选择性
       第五节 作用机制
       第六节 几种常见的肾性毒物
      
       第八章 心血管毒理学
       第一节 心血管生理
       第二节 心血管毒物
       第三节 毒物对心血管的毒作用及其机制
      
       第九章 呼吸系统毒理学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毒物及其毒效应
       第三节 常见非吸入性呼吸系统毒物
       第四节 呼吸系统毒性的研究方法
      
       第十章 血液毒理学
       第一节 造血器官的解剖和功能
       第二节 造血的调节
       第三节 外源性化学物对于细胞与微环境及对血细胞的毒作用
       第四节 血液毒理学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皮肤毒理学
       第一节 组织结构
       第二节 毒性作用类型及皮肤毒物
       第三节 测试步骤
       第四节 评价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毒理学
       第一节 生理结构
       第二节 神经毒作用与神经毒物
       第三节 神经毒性研究方法
       第四节 行为研究
       第五节 评价
      
       第十三章 眼毒理学
       第一节 组织结构
       第二节 毒物及其作用部位
       第三节 测试步骤与评价
      
       第十四章 免疫毒理学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第二节 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第三节 免疫毒性检测
      
       第十五章 化学物的生殖毒性
       第一节 生殖过程和生殖器官
       第二节 毒物动力学
       第三节 毒物及其毒作用
       第四节 常规测试
      
       第十六章 发育毒理学
       第一节 胚胎学
       第二节 致畸原及其作用效应
       第三节 测试程序
       第四节 致畸作用的评判
       第五节 体外测试
      
       第十七章 化学物的遗传毒性
       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遗传毒理学
       第三节 诱发突变的类型
       第四节 化学诱变剂对DNA的损伤
       第五节 DNA损伤的修复
       第六节 化学物遗传毒性的危害
       第七节 遗传物质损伤的测试及评价
      
       第十八章 化学致癌
       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
       第二节 化学致癌作用机制
       第三节 人类化学致癌
      
       第十九章 毒性的影响因素及毒理学实验设计
       第一节 影响毒性的因素
       第二节 毒理学实验设计原则和内容
      
       第二十章 常规毒性研究与毒性描述参数
       第一节 常用毒性描述参数
       第二节 常规毒性研究
      
       第二十一章 化学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与健康危险度评定
       第一节 化学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第二节 健康危险度评定
      
       附录一 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附录三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附录四 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
      
       附录五 工业化学品毒性鉴定规范
      
       附录六 工业化学品毒性鉴定实验窒条件及工作准则(GLP)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