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美丽古典
作者:
骆玉明 编著
定价:
10.80元
页数:
144页
ISBN:
ISBN7-309-03435-X/I.227
字数:
97千字
开本:
小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3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选录了70篇人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并对之进行了精到别致的赏析。和众多唐诗鉴赏类普通读物不同的是,本书的赏析文字并非琐碎木拙的解释和滥情夸张的引申,而更多关注着诗歌取意情境的内在美质及诗人如何用语言来表现的诗性特征,使人们亲切体会到古典诗歌内通达现代当下的鲜活之气,从而激发起人们阅读古诗的兴趣,从中领会出如何读古诗的发现者的乐趣。
      
      
      
      

作者简介

书摘


       写在前面
      
       在这本小册子中选录了约70篇大抵是久来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唐诗,加上简短的文字解说。用“美丽古典”来冠名,内容也许嫌单薄一些,但应该是还相称。这些诗篇都是很美的。至于选录作品几乎全是短篇,除了考虑长篇阅读起来过于劳神,不符合这本小册子编撰的初衷,也是因为唐诗中实以短篇最为精美。
       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他母亲的故事:老太太很多年里每逢中秋都要独自在庭园里焚香拜月,后来美国人跑到月球上去了,她叹了口气,从此不再奉行这古旧的仪式。现代科技不断驱散人心中遥远的幻梦,而商业文明则培养了精明实在的计较来填充它。尤其是中国的这十数年,社会在摇晃中重新分出穷富等级,人心愈发显得慌张而急迫。是的,古典的飘逸散淡作为生活态度大概是再也不可能了。
       我无意夸张古典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也素不以守卫传统文化为己任,只是从个人的经验来说,觉得在焦虑烦躁的时分,偶尔能回到诗意的心情也还是好的。生命很古老,它有可能与各种生存样态相通,并借此丰富自己。在一首古诗的意境里,你可以徜徉于草木,流连在云水,或者聆听边城苍凉的笛声,那一刻生命享有丰美的意趣,并且知道任何一种生存都只是与时空的偶然相遇。
       唐诗鉴赏一类书已出过很多,不过我写的文字大约不会和别人雷同。并非我有特别高明的见解,而且诗也并不依赖于解说。只是我对诗的意境以及语言如何去呈现它有更多的关注,而尽量避免琐碎、木拙的解释,和夸张、滥情的引申,希望这些文字令人更容易体会到古诗固有的鲜活之气。这可以算与读者作一种读诗体会的交流,而对不怎么熟悉古诗表现手段的读者,或者也提供一些经验吧。
       这本小册子的来由也是偶然。几年来因人情难却,应一些杂志、出版社之约断断续续写了些短浅的关于读诗的文字,渐积渐多。记得有些篇章发表于一家中学生杂志的时候,曾有读者来信告诫我要注意承担更为重大的文化责任,意思大概是作这等浅而琐小的文字不怎么合身份吧。
       这么说是因为对我的误解。不过写出的东西要让自己觉得还有点意思,让读者觉得还好看,也是费力气的。喜欢读的人也有一些。复旦出版社的朋友认为可以汇编成册,于是在旧有的之外又增添若干,大致梳理一下,形成了现在的模样。需要声明的是:这里面有些是与他人合作发表过的(如顾伊君),此番略作修改收入,在此谨谢合作者的大度。责任编辑宋文涛为将此书做得好看些,花了许多心思,也在此谢过。
      
      
       骆玉明
      
       2002年夏日
      
      
      
      
      
       目 录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春晓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出塞 王昌龄
       送别 王 维
       渭川田家 王 维
       山居秋暝 王 维
       鹿柴 王 维
       听蜀僧 弹琴 李 白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玉阶怨 李 白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月下独酌 李 白
       凉州词 王 翰
       黄鹤楼 崔 颢
       长干曲二首 崔 颢
       弹琴 刘长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蜀相 杜 甫
       江村 杜 甫
       旅夜抒怀 杜 甫
       枫桥夜泊 张 继
       江村即事 司空曙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鸣筝 李 端
       苏溪亭 戴叔伦
       滁州西涧 韦应物
       逢病军人 卢 纶
       游子吟 孟 郊
       城东早春 杨巨源
       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江馆 王 建
       题都城南庄 崔 护
       晚春 韩 愈
       雉带箭 韩 愈
       竹枝词 刘禹锡
       踏歌词 刘禹锡
       乌衣巷 刘禹锡
       江雪 柳宗元
       夜筝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行宫 元 稹
       遣悲怀 元 稹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赠内人 张 祜
       采莲子 皇甫松
       马诗 李 贺
       石城晓 李 贺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赤壁 杜 牧
       南陵道中 杜 牧
       塞下曲 许 浑
       赠少年 温庭筠
       登乐游原 李商隐
       龙池 李商隐
       吴宫 李商隐
       蝉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焚书坑 章 碣
       河湟旧卒 张 乔
       寄人 张 泌
       题玉泉溪 无名氏
       水调歌 无名氏
      

书评       

美丽的古典

李欣

       唐诗鉴赏一类的选本不可谓不多,而能使人耳目一新者却不多,要在严谨性和趣味性之间达到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骆玉明编著的《美丽古典》前不久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的从容、优雅、隽永且时有妙趣的行文和对生命、心灵的深刻独到的洞察,着实使人惊喜。
       喜爱古典诗歌的人很多,许多诗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但对于古诗美质的精妙,却不一定都能够领会到。骆玉明对唐诗的解读并不拘泥于就具体字词句的烦琐的释义,而专注于以一颗体察入微的文心和简洁优美的文笔,深入揭示诗的意境如何经语言而呈现。在他笔下,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唐诗犹如一个失落的梦幻花园,经由他的导引,风景渐渐显现;那些语词的微妙的携手共舞,那些高超的阵法和布局,带着它最初的墨汁淋漓、生气贯注,穿越岁月的风尘,重新散发出鲜活的生息。例如书中对于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节奏,以及《蜀相》的对句艺术——各联间疏松与紧凑的语感的分析,都使人对杜诗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的领会。至如韩愈的名作《雉带箭》,则深契创作中的心理变化,它一步步演绎出力的冲突如何在前六句中慢慢蓄积,直至最后的瞬间砰然爆发的过程,并独具慧眼地揭示出在诗人以及读者的内心深处对杀戮快感的渴望。在对《雁门太守行》和《石城晓》的分析上,他极为精当地拈出李贺诗作所独具的强烈的画面感和“蒙太奇”式的结构手法,类似的手法同样出现在《塞下曲》一诗的画面中:“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借助着现代视角和电影术语,骆玉明以极富感觉的艺术构思和经济精萃的笔墨示范了古典诗歌的意象如何形成,又如何跳接和切换,精彩之处贴切新颖,很富有启发意义。
       正如魔鬼辞典的解释所说,经典就是人人都说好可是人人都不去读的书,这虽系一句戏言,却可代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对古典所易怀有的成见。而读骆先生的《美丽古典》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我戏称这种阅读是“开心古典一日游”。不怕说句掉底子的话,从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那个似乎“过时”的文学常识,“一切文学都是人学”,写唐诗的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书中通过对诗语的分析而达到的对文心人心的深刻体察,在我看来是本书最令人动容的部分。事实上对文心的洞幽烛微同时也是贴近语言背后的意味的过程。还是用骆玉明自己的话来说吧:“生命很古老,它有可能与各种生存形态相通,并借此丰富自己。在一首古诗的意境里,你可以徜徉于草木,流连在云水,或者聆听边城苍凉的笛声,那一刻生命享有丰美的意趣,并且知道任何一种生存都只是与时空的偶然相遇。”金戈铁马、儿女情长,妩媚青山,千载之下,我们仍以相同的心情领受着生命中的种种风景,种种遭际,种种馈赠。在赏析中,编著者往往解以极为含蓄隽永的文字,点到为止,却将人的思绪引至无限深远处。如通过《鹿柴》对光与声的瞬间描绘而生发出对有与无、生与灭的玄思;以两个世界——“凡俗的世界”和“隐者世界”——“交接处”的对话来阐释《寻隐者不遇》,都使人过目难忘,久久回想。
       自古人心与文心相视莫逆,作者借文以表心,读者借文心以体人心。诗歌是一座桥梁,后世的阅读者和作者,乃至异代的作者和阅读者,会在这座桥上相遇,更会不断来此处共鸣、议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借诗歌一代代人留下生命的印迹,借诗歌穿越时空生命得以相遇,种种风景如万花筒般得以展开、变幻,而且永无止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品永远都没完成,不同的阅读者以其不同的理解和想像不断地重写着作品。作为解读之一种,这本《美丽古典》亦是如此,用想像和体验,编著者为我们重新讲述了一些被省略掉的故事:“这一回,李白要离开金陵。暮春时节,柳絮飘飞。送别的是一群年轻人,他们应该是有钱、热爱文学而崇拜李白的,会把场面吵嚷得很热闹。而酒家的女招待也是识趣的人,她不断劝酒,使人醉得渐渐忘形。”猜出来了吗,这是“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也许他将这花钿插到自己喜欢的小女孩头上,看他亮晶晶亮晶晶地闪烁,心里很开心。”这孩子是不是比郝绍文好多了?这是“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的骆版续篇啊。我想骆玉明在写这些文字时应该是很开心的,因为创造本来就像孩童的单纯的游戏。而编著者自身对世态人情的领悟和感慨又自然会渗入他对诗作的解读中去,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诗作和编著者由是便常常混作一处发出了暧昧难辨的声音,有时候编著者更是忍不住要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对偶然相逢在《南陵道中》的游子与“红袖”,骆玉明不由得感叹:“世间有无数等待和被等待的人,他们的孤独是相同的。在彼此无语相望的一刻,心灵忽然有了沟通。这一刻因而美丽动人。”此类文字不仅拓展了读者对诗作意味的理解,而且也可从中窥到编著者本人鲜活的性灵,读来不由人会心一笑。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0月24日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