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畸变的媒体
作者:
李希光 著
定价:
26.00元
页数:
468页
ISBN:
ISBN7-309-03709-X/G.502
字数:
36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3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大学、四川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员、新华社高级记者、 《华盛顿邮报》访问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近著有《新闻学核心》、 《媒体的力量》、《找故事的艺术》等。

书摘

目 录
      
       新闻不等于传媒(代序) 李欧梵
      
       上编 专 文
      
       第一章 激变的媒体与畸变的媒体——市场经济中新闻的运作与功能
       一、 回避重大新闻
       二、 商业利益取代公共利益
       三、 窥视新闻学与新闻退化
       四、 公司新闻学取代公正新闻学
       五、 好新闻与新闻的未来
      
       第二章 新闻不是另一个星球上的故事
       一、 新闻不是宣传
       1. 僵硬的宣传模板
       2. 令人麻木和窒息的宣传语言
       二、 新闻不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故事
       1. 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没有直接引语
       2. 重大新闻不提供背景,百害而无一利
       3. 客观报道的大忌:时刻不忘记者“我”
       4. 解剖一篇宣传式新闻作品
       三、 新闻不是谣言
      
       第三章 好记者要超越一夜风流
       一、 宁要没有电视的报纸,不要没有报纸的电视
       二、 罗素的风格:讲述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三、 斯诺的风格:讲述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故事
       四、 超越倒金字塔
       五、 高情感场景与案例
      
       第四章 谁是现代媒体的核心人才?
       一、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理解
       二、 对待丑闻的不同态度
       三、 对新闻策划的不同态度
       四、 新闻记者面向公众,传媒人才面向受众
       五、 现代媒体解决方案之一:平衡与公正原则
       六、 现代媒体解决方案之二:突出新闻人才的作用
      
       第五章 下一代记者的课堂
       一、 把新闻课堂搬到雪山草地上
       二、 在真实的世界里培养下一代记者
       三、 在普通人身上找故事
       四、 谁有资格记录真实的故事?
      
       第六章 不做新媒体的奴隶
       一、 坚持网络新闻学是传统新闻学的一个分支
       二、 坚持人文精神第一、媒体技术第二
       三、 如何进行网络新闻学教育?
      
       第七章 一个敢说皇帝没穿衣裳的记者
       一、 CBS资深记者泄露了美国新闻媒体的秘密
       二、 媒体的偏见来自哪里?
       1. 报道不平衡,不能充分反映冲突双方的意见
       2. “政治上正确性原则”
       3. 游说和利益集团的压力
       4. 媒体的偏见来自大公司的控制
       5. 传媒大腕们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三、 你是否存在误导受众的偏见?
      
       第八章 利益多元时代记者意见的表达
       一、 如何巧妙地运用客观手法
       二、 获得新闻“客观性”的方法
       1. 引用双方信源
       2. 巧妙地加入记者的意见、立场
       3. 通过专家学者的口说出记者想说的话
       4. 尽量使用中性、平衡的动词
      
       第九章 借用数学家的头脑观察新闻
       一、 长而短的电视、短而深的报纸
       二、 锚地、光环与概率论
       三、 学会用数字观察新闻
       四、 线性、混沌、蝴蝶效应
       五、 复杂性理论、说谎者悖论
       六、 “瓶子里的妖精”
       七、 呈指数增长的新闻价值、倒金字塔
      
       第十章 什么样的报道是“好科学新闻”?——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报道断想
       一、 谁来监督科学家?
       二、 新闻界是否在与科学界联手制造“媒体明星”?
       三、 科学家与新闻记者有分歧吗?
       四、 记者与科学家有共同点吗?
      
       第十一章 “9·11”后的全球传播
       一、 画面、直播与倍增的传播效果
       案例一:“9·11”画面和CNN的影片《记住9月11日》
       二、 恐怖牢笼与失去思考的媒体
       案例二:中国媒体对“9·11”的报道
       三、 感情宣泄与一边倒的舆论
       案例三:美国媒体的复仇言论
       四、 从一种声音到新闻自由的被侵蚀
       案例四:CNN——“9·11”后的爱国主义
       案例五:好莱坞——爱国主义题材电影
       案例六:美联社——中美撞机后美国的爱国主义
       案例七:阿富汗战争报道
       案例八:巴以冲突
       案例九:核查伊拉克与准备伊拉克战争
       案例十:CNN主持人:总统的话就是证据!
       五、 全球新闻传播的结构与议程设置
       六、 全球传播的战略与技巧:形象、情绪、政策
       案例十一: CNN报道中国驻南使馆被炸
       案例十二: CNN报道南海中美撞机事件
       案例十三: 美国报纸有关北京申奥成功的报道
      
       第十二章 全球传播意味着什么?——推介Kamalipour教授的观点和其新著
       
       第十三章 谁在设置中国媒体重大国际报道的议程?
       一、 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 中国媒体是如何确定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
       三、 美国媒体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报道
       四、 美国媒体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
       五、 美国媒体努力重塑国家正面形象
      
       第十四章 恐惧来自病毒,还是媒体?——有关非典报道的透视观察
       一、 观察点一:符号学
       二、 观察点二:风险传播
       三、 观察点三:数字方法
      
       第十五章 新新闻:中国新闻变革趋势
       一、 “换一下思维方式”
       二、 “美女就是坏女人”
       三、 正面宣传
       四、 一面新镜子
       五、 关注底线
       六、 增加透明度
       七、 调查性新闻
      
       第十六章 网络解放了中国媒体
      
       第十七章 后网络时代的传媒产业
       一、 中国媒体市场的总体评价
       二、 未来全球媒体的发展方向
       
       下编访谈录
      
       第十八章 中国媒体未来的改革之路——与半岛电视台对话实录
       一、 关于西方媒体的主导地位
       二、 半岛电视台成功的原因
       三、 西方主流媒体与西方以外的媒体的冲突核心在哪里?
       四、 国际舆论中中国媒体的地位
      
       第十九章 媒介新环境与中国的新闻改革——作客新浪实录
        一、 中国会不会出现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
       二、 商业报纸兴起对中国传媒业的冲击如何?
       三、 谁是中国媒体新环境中的意见领袖?
       四、 中国还有没有代表弱势群体的媒体?
       五、 如何看待妖魔化与解妖魔化这两种力量?
       六、 美国在“9·11”后采取的媒体策略是什么?
       七、 什么样的记者是你理想中最合格的记者?
       八、 如果您要办一张报纸,会设定什么样的版面?
       九、 你怎么看待WTO后的中国媒体市场开放?
       十、 你是如何严格要求你的学生的?
       十一、 你怎么评价京派、海派和南派不同的特点?
       十二、 你怎么看待十六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
       十三、 普利策新闻奖对中国有什么启示意义?
      
       第二十章 媒体娱乐化、商业化与知情权——访李希光教授
      
       第二十一章 讲真话、报真情与中国的稳定
      
       第二十二章 李希光谈新闻改革——2002年春天接受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节目采访
      
       第二十三章 24小时新闻频道:新闻媒体的进步?倒退?
       一、 是“新闻频道”,还是“宣传频道”?
       二、 “新闻频道正在成为真相埋葬者”
       三、 “新闻频道”与制造公众情绪
       四、 是“新闻频道”,还是“娱乐频道”?
      
       第二十四章 公正、平衡是好记者的第一标准——中央电视台评论员杨君访李希光
       一、 最简单的东西是最美的
       二、 新闻是不停地在路上寻找美丽的故事
       三、 最重大的新闻是那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故事
       四、 新闻的力量来自报道的视觉化
       五、 国际化视角来自哪里?
       六、 如何解释中国海外媒体面临的困境?
       七、 再谈“妖魔化”
       八、 为什么媒体人不等于记者?
       九、 做记者型教授,不做学者型记者
       十、 媒体危险的敌人:不懂新闻学基本原理
      
       第二十五章 在战争中学习新闻与传播学——谈伊拉克战争中的传播艺术
       一、 伊拉克战争中双方的新闻传播和宣传战
       二、 策划新闻用语和设置议程
       三、 真实的报道来自:描写!描写!再描写!
       四、 中国新闻记者何去何从?
      
       第二十六章 如何认识全球传播时代的美国媒体?——与清华大学“西方媒体涉华报道课题组”谈话录
      
       附录:煤矿顽童李希光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