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编
定价:
28.00元
页数:
484页
ISBN:
ISBN7-309-03796-0/B.206
字数:
377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3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担负起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责任——代 序
      
       桑玉成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更是新形势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作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门队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教学工作,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研究中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研究来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本书收录的论文,正是复旦大学社科部和全国部分高校从事“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部分成果。
       纵观这些初步的研究成果,我们注意到,复旦大学社科部教师在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集中了以下一些基本
       问题。一、抓住一个主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很清晰的主线就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其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在《共产党宣言》面世二十五周年之际,恩格斯在重新发表该著作的两个序言中都特别提及,说“二十五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用发展着的情况来理解“宣言”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结论。而现在,《共产党宣言》已经问世了一百五十多年,即六个二十五年过去了,其中的变化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显然是无法预料的。因此,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要求。
       二、确定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实现全国不同地区的普遍平衡发展,一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就成了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六大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战略,正是反映了这样的要求。
       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也是社科部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一些角度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首先,政治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是人类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现代社会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一个所谓现代化的社会,毫无疑问地应该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在当代世界,尽管一些国家的人均GDP很高,但是由于其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的相对滞后,所以一般并不被称之为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政治文明本质上解决的是社会的组织基础及其社会人群关系方面的问题,用一位著名思想家的话说,就是解决集体生活难题的艺术。因而可以说,在政治上如何解决人群之间的组织难题,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社会的公共资源,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最为重要的标志。
       其次,政治文明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尽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文明的状况可以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表明,在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每次重大的政治发展都能够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的发展以及政治文明的程度,可以决定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性,可以决定政府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可以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从而影响社会成员的认同意识和积极性,当然也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
       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遇到障碍。
       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原来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日益开始暴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① 可以注意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性已经开始发生作用,因此,改革政治体制,推进政治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
       再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推进政治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
       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借鉴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应该说,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政治文明成果,这些文明成果在解决人类的政治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或者说,正是其在解决人类的政治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才能够成为政治文明的成果。因此,如何处理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形态与吸收人类共同政治文明成果的关系,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三、围绕一个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生命之所在。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最为崇高的理想,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
       关于执政为谁的问题,历来是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之关注的重要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在论述政体分类的问题时,将执政的目的作为区分不同性质政体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为人民、为大众、为社会执政的政体是所谓“正宗政体”,而如果执政者仅仅是为了自己(个体或团体)执政的话,无论其执政主体是多少人或是什么样的人,那都可以称之为是“变态政体”。可见,执政者为谁执政的问题,从来就是说明政治性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先进性和代表性决定了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建党原则和执政体制,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前提。
       四、领会一个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行为之中、落实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强调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问题,提出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行为之中、落实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这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认为,我们现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要研究我们党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各种原则的落实问题,着力解决我们在政治实践中的“只说不做”的问题,大力提倡“做重于说”的作风。这是取信于民、树立党的良好形象的关键之所在。要通过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党的执政能力及其执政的业绩、党及其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来提高党执政的合法性。
       五、把握一个关键: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及由十六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十六大对党的性质进行的新的概括,明确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具体举措,以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系列原则和办法,这些方面构成了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内容,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只是复旦大学社科部教师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初步成果;更何况,其中的很多问题还不一定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我们想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和宣传工作。目前,社科部正在研究进一步推进“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步骤和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本校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以切实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此为序。
      
       2003年10月15日
      
      
      

作者简介

书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