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英语测试指导——高考英语上海卷试题汇析》自1995年问世以来,每年修订出版一册,至今已度过了十个春秋。本书以高考英语上海卷试题汇析为鲜明特色,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价值,十年来受到广大高中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也受到英语教学专家和考试研究者的重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高考英语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推测考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为高校招生提供决策依据。这种综合语言素养不仅包括由语音、语法、词汇、词义和修辞等构成的语言知识,而且最终体现在由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使用能力上。推测的依据就是考生考试的成绩。考生的考试成绩主要取决于考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但也受到试卷设计、测试方法(或题型)、评分、临场发挥以及与综合语言素养无关的其他个人特质的影响。因此,考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和准备英语语言测试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语言知识,切切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语言使用能力,还要了解高考英语测试试卷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的测试项目(题型)对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的要求以及考试的评分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他因素对测试中自身能力表现的影响。本书作者正是本着这一宗旨,向广大的高中教师和考生展示高考英语语言测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涵;同时,对高考中考生的答题表现进行分析,并为每个测试项目编制了练习。考生可以从本书中了解每个测试项目的能力要求,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应答策略,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更加有效的训练。
今天,上海高中课堂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非昔日可比,高考英语上海卷的命题理念、试卷内容以及选材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明显的,如2000年高考增加了听力测试; 2001年听力测试成绩记入总分,增加了考查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试题;2003年高考英语听力部分出现新的题型。而有些则是悄然的,这就是命题者正力图采用真实情景和真实材料来编制试题,使对考生的语言使用能力的推测更加有效。这些明显的和悄然的变化,在本书中的单项练习和自测材料的题型设计和选材方面均有体现。
作者注意到,2003年高考考生在听力长对话上的答题表现不是十分理想。这一结果反映了试题的应答形式对考生表现的影响。希望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和考生在平时教和学的过程中,注意对不同应答形式进行适当的训练,以切实降低应答形式对考生展示语言能力的影响。
作者考虑到目前上海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以及学生综合英语语言素养,编制了若干篇新的自测材料,旨在帮助考生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自测,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self-monitorillg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llg),同时,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克服由于考试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争取在高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本书由复旦大学黄关福教授担任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主要有复旦大学黄关福,华东师大洪邦裕和舒运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雷新勇和徐欣幸,以及上海市中学资深特级和高级教师何亚男、吴小英、魏孟勋、马福康、张婷、刘德平、邵土洄、李竹荣和徐志江等。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的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唐敏和计美娟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很多工作,谨致谢意。
由于时间匆促,书中难免差错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