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陈力丹自选集 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
作者:
陈力丹 著
定价:
36.00元
页数:
448页
ISBN:
ISBN7-309-03998-X/G.529
字数:
359千字
开本:
小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4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迅猛发展的时期。新闻学理论、新闻史、新闻法治、新闻职业道德、广播电视和舆论监督的研究,全面铺开。新闻理论的研究也由纯党报理论的研究,扩展到一般新闻学理论的研究。传播学的研究,则外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相渗透,内与新闻学相融合,也有了很大发展。传播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以及传播舆论学、符号学的研究等,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新传媒的研究、媒介经济的研究,也开始成为热点。新闻传播学已经进入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融、“多角度学术发展的阶段”。
       中国新闻传播学今天的繁荣发展,是几代学人筚路蓝缕辛勤耕耘的结果。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薪火相承,代有传人,各领风骚若干年。他们当中的佼佼者,都堪称名家,都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过贡献。
       纳入这一系列“自选本”的作者们,则是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新一代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名家”。他们大多来自高校或其他教学研究岗位,都是当代新闻传播学界某一个方面的领军人物,都是术业有专攻,腹笥丰硕,蜚声于时的新闻传播学界的佼佼者。和他们的前辈们比较起来,他们这一代的“名家”们具有以下的特点,即:(一)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理论根底;(二)具有较合理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三)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知识;(四)思想活跃,不刻舟求剑,不作茧自缚;(五)接受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接受过中西文化交融的浸润,具有较开阔的学术视野。他们是开拓创新的一代,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
       让新闻传播学的“名家”们出“自选本”,这是一个很好的出版创意。首先,都出自“名家”。既是“名家”,就有了一定的质量上的保证,避免了在数量众多的新出的各类专著中,挑花了眼或挑走了眼。其次,都出自“自选”。既是“自选”,选出来的,必然是个人满意的自认为可以传世的精品。不会灾梨祸枣,不会误人子弟,也可以大大减少读者和学子们的经济负担。这对社会,对学术,对文化的发展,都将会是十分有益的。
       我祝贺这套《新闻传播学名家自选本》的问世,并相信它一定会受到海内外新闻传播学者和学子们的关注和欢迎。
      
       方汉奇
      
       2004年2月19日于北京宜园
      

作者简介


       陈力丹,男,1951年2月生,江苏通州人。1968-1973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团劳动、工作,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76-1978年在《光明日报》编辑部工作,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1985年起为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87年起为副研究员和硕士生导师,1988年起为研究室主任,1993年起为研究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起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在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八所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舆论学、世界新闻史。
       研究成果:1979年以来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700多万字,其中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000多篇、词条1800多条,以及少量内部研究报告和译文;独著10本。独编著4本(120万字),合著、合编的书十几种,主持过9本大型词典中新闻学部分的编辑工作。
       代表作包括:《精神交往论》,45万字,1993年开明出版社版,2002年再版;《舆论学》,22万字,1999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版;《世界新闻传播史》,37万字,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40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统计,2000年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论文引用率居全国第一位,1998- 2000年论文的发表量连续三年排在全国前10名。
       本自选集入选的时间段为 1980- 2003年,由于作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舆论学和世界新闻史方面的论文,其论述已经集中到专著里,因而主要选择了这三方面以外的一些在历史上产生影响的文章,以及个别当时未发表的文章。
      

书摘


      
       主编絮语
      
       这套《新闻传播学名家自选本》有学界巨擘方汉奇教授赐序,不必主编赘言。这里仅就创意初衷、入选条件及编辑原则等说几句话。
       20世纪80年代初,“文革”逝去不久,曾经主张“新闻无学”的代表人物检讨了自己的无知。首都新闻学会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先后问世。在这良好氛围中,中断许久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又得以重新展开。新旧世纪之交时刻,新闻传播学被擢升为一级学科。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出版的新闻传播学著作以百计,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千计。新闻传播学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进入了真正的黄金时期。
       随着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日益深化与二、三级学科不断延伸,一批有全国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应运而生。他们中间有王中、甘惜分、李龙牧、方汉奇、张隆栋、宁树藩、丁淦林、赵玉明等一批学界元老。他们是新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开创者、拓荒者。他们有的提出了崭新的理论体系,有的著作等身,有的向国人较早介绍新的新闻传播学说,有的以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建设……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新的一代脱颖而出。新一代领军人物是在改革开放洪流中诞生的,他们在继承老一代学者理论、学识、方法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本辑自选本的八位作者是其中的首批代表。
       编辑出版新闻传播学名家自选本,有这样几方面的需要。一是检阅新一代新闻传播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研究成果,展示正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业已达到的新水平。二是系统介绍新闻传播学研究新的领军人物的研究领域及其在这些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沟通与互补。三是为新闻传播学年轻学子了解自己导师的学术观点及研究方法提供一个平台。由于各种原因,刊载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的刊物既少又分散,阅读这些论文有相当困难,出一本文集,则可提供一些方便。
       对于被邀入选自选本的名家,总体上有这样几方面的考虑。他们一是新闻传播学研究某一专业或某一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二是有一定的全国影响,三是在岗博士生导师,四是他们有着较为广泛的读者群体。鉴于符合这几条的学者全国有几十位之多,我们编辑此类自选本又无经验,计划先出第一辑,首邀8位名家入选。
       既然是自选本,当然应尽显个人风格。但作为丛书,又需要有相近或相同之处。经八位作者商定,作为组成丛书的各自选本共同遵循这样几个要求:一是尊重历史原貌,对入选文章原则上不作更动,仅限改正错别字等一些技术处理。二是内容安排上每本有一帧作者照片,一段学术档案,一篇访谈录一类的文字,作者谈自己治学的经验、心得、体会。三是每本掌握在30万至35万字左右。
       最后,作为主编,我要代表入选的八位作者,向我们的导师表示敬意,没有他们的栽培,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向我们的学生表示问候,正是他们的勤奋努力,成长成才,才显示出我们劳动的价值。向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编表示感谢,由于他们所提供的园地和机遇,我们这群书生才得以出版自选本,对自己走过的路程进行一番检视和反思。
       我们静静地等待着读者对于这套丛书的批评。我们将根据读者的意见使这套丛书的未来几辑更臻完善。
      
       童 兵
      
       2004年春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目 录
      
       序 方汉奇
      
       主编絮语 童兵
      
       访问记
       我的学术经历
      
       谈谈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1980年)
       马克思的新闻思想与市场经济(1993年)
      
       也谈“本质的真实”(1981年)
       新闻的客观性(1999年)
       ——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
       谈谈新闻真实性的问题(1999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82年)
       ——谈谈新闻的定义种种
       用事实说话是宣传方法而不是新闻写作规律(2002年)
       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2003年)
      
       研究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几点体会(1984年)
       谈谈新闻学研究生形成良好学风问题(1998年)
       ——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的谈话
      
       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新闻事业(1984年)
       谈谈印刷和电子数字媒体冲突引发的人文危机(2002年)
      
       谈谈“绝对的出版自由”问题(1986年)
       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1999年)
       新闻自由·社会责任·传媒操守(2001年)
      
       淡化典型报道观念(1986年)
       再谈淡化典型报道观念(1988年)
       深度报道的钥匙(1989年)
       ——记者的新思维
       我国需要“媒介扫盲”(1994年)
       关于《光明日报》的两则评报意见(2001年和2003年)
      
       我国新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987年)
       深化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2002年)
       最近几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2003年)
      
       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和创立(1989年)
       论孔子的传播思想(1994年)
       ——读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
      
       符号学:通往巴别塔之路(1995年)
       ——读三本国人的符号学著作
       从庞贝看古罗马的公共信息传播 (1998年)
       关于经济新闻的几个问题(2000年)
       ——读尼尔·加文主编《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一书
       西部大开发(2001年)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报道主题
      
       关于新闻商品性讨论的几点意见(1994年)
       “服务”是商品的一种表现形式(1998年)
       ——与喻权域同志商榷
       谈谈服务作为商品理论的历史和现实(2000年)
       ——答喻权域同志
      
       马克思的非生产劳动观和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标准的几点意见(2002年)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1998年)
       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1998年)
       关于平衡大众传播因特网宣传的几点意见(1999年)
      
       关于舆论监督的访谈(2000年)
       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2003年)
      
       附录一 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附录二 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附录三 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