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沈从文精读(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
作者:
陈思和 汪涌豪 主编
定价:
27.00元
页数:
276页
ISBN:
ISBN7-309-04664-1/I.328
字数:
26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一方面把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发掘和探讨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却并不孤立地看待作品;而是在写作活动的接续和变化中。勾勒出沈从文一生三个阶段的三种形象:“得其自”的文学家、痛苦的思想者和处在时代边缘却进入历史深处的实践者。并且通过作品的分析,揭示出这三种形象之间的过渡、转换和内在关联。
       作者立意不在重复和固化已有的关于沈从文的叙述模式,而试图拓展阐释的空间,重新认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实践,重新认识沈从文和二十世纪中国。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导论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一、三个阶段,三种形象
       二、重新认识他的文学
       三、从文学到痛苦的思想
       四、偏离时代却走入历史文化深处的个人实践
      
       第一讲 《从文自传》:得其“自”而为将来准备好一个自我
       一、为什么要写自传
       二、地方性
       三、小孩读大书
       四、看杀人
       五、无量快乐
       六、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
       七、自传面向将来
       【附录】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怀化镇
      
       第二讲 《湘行书简》:一条河与一个人
       一、奇特的写作情景
       二、没有定见、定位、定向、定范围的“看”
       三、水手们:沈从文作品里的人,与启蒙的新文学里的人不同
       四、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五、在这条河上的过往生命经验和他的文学
       六、私人信件和公开文本
       【附录】
       夜泊鸭窠围
       鸭窠围清晨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第三讲 《边城》: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却在困难中微笑
       一、哪些因素酝酿了《边城》
       二、翠翠和翠翠生活的世界
       三、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
       四、用文字包裹伤痕,在困难中微笑
       【附录】
       《边城》题记
       《边城》新题记
       习作选集代序
      
       第四讲 《长河》:“常”与“变”
       一、写作的缘起和出版的周折
       二、“常”与“变”,生活的完整性与“迷信”及习俗
       三、“来了”
       四、“无边的恐怖”
       五、“在素朴自然景物下衬托简单信仰蕴蓄了多少抒情诗气分”
       六、与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知心的书
       【附录】
       《长河》题记
       社戏
      
       第五讲 《黑魇》:精神迷失的踪迹和文学理解的庄严
       一、一个勾连紧密的小整体
       二、“人类生命取予形式的多方”
       三、精神迷失的踪迹
       四、沈从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
       五、“美不常住,物有成毁”与“信仰”
       【附录】
       黑魇
      
       第六讲 “呓语狂言”:一九四九年
       一、各种文字材料及其复杂性
       二、神经已经发展到“最高点”上
       三、“悲剧转入谧静”,“大悲”
       四、“把一只大而且旧的船作调头努力”
       五、“疯狂”与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缘由
       六、文学
       七、恢复,新生
       【附录】
       张兆和致沈从文暨 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
       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致丁玲
       致张兆和
      
       第七讲 土改家书:从个人困境体认历史传统中的“有情”
       一、简单的引言
       二、声声入耳
       三、对新兴文学的意见
       四、“有情”与“事功”
       五、作者生命的“分量”、“成熟”、“痛苦忧患”
       六、简单的结论
       【附录】
       致张兆和
       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
      
       第八讲 文物研究:后半生与历史文化的长河
       一、另一条长河
       二、“他不写,他胡写”,都“完了”
       三、“认识其他生命,实由美术而起”
       四、“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五、一部著作,十七年“离奇”经历
       六、他爱这条长河,爱得深沉
       【附录】
       抽象的抒情
       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曲折十七年
      
       简要参考书(篇)目
      

书评       

为生命的庄严作一个脚注:《沈从文精读》

周南焱

       张新颖在其新著《沈从文精读》中,将沈从文的创作和人生视为三个阶段,即文学家、思想者和实践者三种形象。沈从文的这三种形象的转化过程既是明显的,又是不能割裂的。
       重新认识沈从文的文学,这是张新颖提出来的一个重点。他首先从沈从文三十岁那年写的自传说起,三十岁作自传未免太早,张新颖则认为,沈从文写自传,是借以从过去的经验中重新发现使自我区别于他人的因素,确立这样的一个自我,去应对未来道路上的挫折、苦难和挑战。
       张新颖重点剖析了《湘行书简》和《边城》。不少评论家觉得沈从文擅长写景,且清朗明澈,但是缺少深度。张新颖则说好就好在没有深度,因为没有深度的“看”风景,其实就不为一般的社会价值所局限,这样也就抛弃了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置身事外的位置,而是在宇宙万汇的动静之中“看”。以此眼光看风景万物,多了一份包涵和宽容,看到的历史也就不是战争、王朝更替之类的东西,而是千百年来凡夫俗子们的哀乐、努力和命运。他们代表了更为现实逼真的生存和价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沈从文开始写作了一批抽象思索的散文,而小说写不下去了。张新颖分析道,面对复杂的现实困境,沈从文觉得使用固有的文字表达显得异常无力,对个人处境和重建民族的精神根底进行了极致的思索。沈从文的后半生转向从事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决不是明哲保身的庸俗哲学所理解的人生取舍,这种庸俗哲学,看不到极端痛苦的精神崩毁,看不到从崩毁中极端艰难的新生,更看不到这个新生自我平凡朴素下的安定、丰富和辉煌。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日期:2005.12.16 版次:6
      
 
细读沈从文

芳菲

       前年冬天一个阴冷的午后,意外碰到张新颖,问他最近忙什么,他自嘲地说:“唉,我现在就一天到晚赶那本沈从文。”我惊奇地睃他一眼,说:“沈从文,挺好的。”没想到他立刻抬起头,眼睛里放出光来:“沈从文——是最好的!”
       一年后读到他的《沈从文精读》,读着读着,心里慢慢被感动的细浪扑打,似乎懂得了当时他眼睛里的热情,知道他用怎样的力把他认为的“最好”表达清楚,还有,在这“表达”中,他又让自己获得了一个怎样的发展。
       好在哪里?请允许我当一回文抄公吧:
       比如讲大家熟知的《边城》: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比“人的世界”大的世界……
       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这个世界自来就带着悲哀的气质在体会、默认和领受……
       由自然美、人性美和人情美构成的沈从文小说世界的“微笑”面容,担当了什么?
       如果不看到这一点,单说沈从文的景物如何如何美,人情风俗又如何如何淳朴,就把沈从文小说和人情看得太简单了。“微笑”背后不仅有一个人连续性的生活史,而且有一个人借助自然和人性、人情的力量来救助自己、纠正自己、发展自己的顽强的生命意志……
       比人的世界大的那个世界。在人的世界中成长的人,是不大容易体会到这一点的;而有这样的经历,有这样的体会的人,又有多少能够不流失这一点心性,能够像沈、张一样从容地阐释,顽强地承担呢?
       接下来看张新颖怎么谈人们不那么熟悉,或者熟悉但理解起来也并不容易的《从文自传》:
       五四以来都有一个“启蒙-觉醒”的过程,觉醒之后他发现了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从哪里来的?是先有一个新理论,然后才产生出来。他这个自我建立的基础很难说是在自己身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理论的基础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如果把这样一个普遍的情况和沈从文去比的话,沈从文这个发现自我就非常有意思。张文江老师讲《庄子·寓言篇》讲到人要“得其自”,也就是发现自我——但这个自我不是事先预设好的,那个方式是要“沿路追溯自己生命的来历”,我觉得“沿路”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从文自传》就是讲的一个“得其自”的过程,叙述自己生命来路,由这样的来路找到和确立一个这样的自我。
       “沿路得其自”。这是相当要紧的指出。意谓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世界观能够在对本原性的追寻中达成与世界的和解和信任。张新颖在书中两个地方说到这个“得其自”。在我看来,这其中也可见他“沿路寻找”的真实痕迹,有特别的意义。
       再看他讲沈从文50年代后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这一段:
       可以把这说成是一个学者的阶段,我不愿意这么说,我觉得是一个知识分子实践的阶段,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安身立命。他要找到这个位置,要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安身立命,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这个代价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受很多苦啊等等,那只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精神的严酷磨砺过程中去追求意义和价值,苦难和整个创造事业的主动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知识分子的意义与价值,不是先天存在的,它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这三段,我认为是张新颖对沈从文三个最重要的理解。
       为什么他会说沈从文是最好的?首先是因为他在其中发现了人世以外的生机,他的本性能在那个世界中获得安宁,他的热情又能被那生机所鼓舞;不仅仅是这样,他顽强地强调沈从文为我们打开的那朝向天地的窗门,是我们的文明走出封闭的焦虑可能借助的生机。同时,他理清了沈从文这个从“那个世界”中来的人,进入“人的世界”后的精神路径:如何寻找前世和将来,怎么尽力在当下立足、怎么为当下舍身,在尽完自己应尽的责任后,最后再清清白白地回去。沈从文对人世是认真深情的,但又是不属于的,他忠诚于生命,而这生命又不仅仅是人的生命。《沈从文精读》实际上是一部关于沈从文的启示录,它接触到了沈从文那本原性的哀痛,整本书有一种心灵洞开的光芒,又有一种清晰的光泽。“他死过一回。有意思的是,他死了才能活过来,而很多没有死的人就那么半死半活着了……”
       抄下来,就似乎已可说足够。足以让人在不同层面奔腾不息去起许多联想……我也想了许多,一时讲不清。却有两点浅近的联想。
       沈从文的作品,写到家乡,写到辰河,态度常常是涵养性的。那种谦抑温厚的态度,仿佛让人看到真实的存在,不由自主发生的感情。沈从文常常提到的那条河,那条让他心里“软得很”的河,让我想起了一条路,那是胡适小时候从安徽老家到上海的路,从安徽南部经过浙江到上海,走了七天七夜,到了杭州,第一次看到警察;“以前走了七天七夜并没有看到一个警察或士兵,路上一样很太平。”那种太平,安详,用李敖的话说,就是没有任何的naked power。安徽绩溪的山水是很美的,进入浙江后是新安江,后来流淌为富春江,再到杭州的钱塘江。在这样的路上走七天七夜,人不由自主都会受到熏染。这一点天地的光影,透到沈从文心里,可以成为《湘行散记》《边城》,透到胡适心里,成就了他的《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点看法》,“汉朝的四百二十年,可说是规定了以后二千多年政治的规模,就是无为而治这个观念。这可说是两千多年前祖先留下来的无穷恩惠。这个大帝国,没有军备,没有治安警察,也没有特务,租税很轻。”这样的地方不是没有苦难,苦难往往深得很,但是也有气节和涵养的盼头,有自然生发出来,因此也深厚得很的品德:正直与热情,一种自尊自立的人的“神气”。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乡村到底应该怎么对待,除了好的权力与坏的权力轮番介入,我们文化里还应该准备一些什么更基本的东西?
       另外,还想起了张新颖的一些往事。回复旦大学读博及留校前,他曾有几年报馆的工作经历。离开报馆一段时间后,他在一本文集的前言里说了一段话,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对报馆的那段生活是“感恩”的。看完《沈从文精读》这本书后,我有个朦胧的感觉,觉得他已经放弃了“感恩”这个念头所包含的那一点安稳自喜的味道,因为《沈从文精读》通篇所给予人的启示,就是,说一切都为时尚早,除了承担,还是只有承担。
       本来想写书评,写着写着,倒像是笔记、随想或书信什么的了。就到这里吧。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4月7日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